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二障

次第与证悟-佛教文化网
中国佛教

次第与证悟

学佛网阅读(1.11K)评论(0)

成佛就是了悟实相。因为那只是了悟与否的问题,所以程度从很少的证悟到完全的证悟都有——也就是说,证悟有等级的差别。 完全证悟之前,部分证悟的阶段由情绪和其他干扰净化的程度来决定,而净化的程度也决定了成就的程度。事实上,净化与成就是同一件事。净...

自我及自我的见地是错误的概念-佛教文化网
中国佛教

自我及自我的见地是错误的概念

学佛网阅读(705)评论(0)

“自我”是根本无明,它是被误认为真实的一种幻觉。因此,凡是从“自我”生起的一切,一定都是无明与觉。“自我”永远都在设法确定它自己的存在,这显示出它基本的不稳定。虽然充满了骄傲,但自我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永远都害怕失去它的本身、领域、所有物和关...

见地-佛教文化网
中国佛教

见地

学佛网阅读(867)评论(0)

“见地”永远要依靠持有见地的人。见地是你所立足的那个平面,见地是你决定如何看待事物的标准。广义上来说,见地可分为两种:传统性的见地与理论性的见地。 在讨论正确或错误的见地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叫作“见地”,以及为什么任何哲学、宗教或意识形态都...

我们都误解了佛教徒-佛教文化网
佛教故事

我们都误解了佛教徒

学佛网阅读(953)评论(0)

曾经一直认为佛教就是禁欲的,也不懂为什么要禁欲。从我曾经的认知来看,出家人的禁欲平淡生活就是一种制度,一种身份的象征。从本周的法义中学习到什么是欲,欲望的分类,欲望的属性,欲望带来的好处和坏处。都让我有了充分的认识,平日我对欲望的定义也只是...

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心得四-佛教文化网
佛教故事

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心得四

学佛网阅读(2.10K)评论(0)

通过第3课《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学习了信仰与人生,正信迷信与邪信、信仰与理性科学、宗教与社会进步、信仰现象的分析、五大方面阐述了本章法义,通过学习对信仰有了正确的认识,明白了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的需求,清晰了解了什么是迷信、什么思邪信如...

佛教在当代社会心得三-佛教文化网
佛教智慧

佛教在当代社会心得三

学佛网阅读(1.41K)评论(0)

本节课的内容,一方面是继续上节课的内容,阐述了一些教界存在存在的问题,帮助我辨别一些教界现象的原因及解决之道;另一方面是阐述了,面对纷繁复杂、矛盾重重的现代社会及人心,两千五百年前的的佛教是否还能管用。 我对后一方面比较有感触:对于我来说尚...

佛教的环保思想心得七-佛教文化网
佛教文化

佛教的环保思想心得七

学佛网阅读(1.20K)评论(0)

这一课学习的是《佛教的环保思想》。之前觉得环保离我很远,觉得那是政府的事。通过这一课学习,我才知道我能做的事有很多。 说来惭愧,我就很习惯一次性消费品,心里确实想着我又不是花不起。导师的话点醒了我,是啊,我们有了支持这种消费的财力,但我们是...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五-佛教文化网
佛教文化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五

学佛网阅读(2.16K)评论(0)

佛教所说的空,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智慧,我们对空的理解,还要和因果结合起来,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代表存在的一切,他们是因缘(条件)决定的。 佛教所说的空是缘起性空,否定有独存不变的事物存在,一切都是条件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的,任何...

社会发展离不开佛教道德-佛教文化网
佛教文化

社会发展离不开佛教道德

学佛网阅读(882)评论(0)

《佛教道德覌》,导師从五个方面给我们作了开示。首先是何为道德:让我们认识了道德的属性,明了儒家和佛教对道德的定义。在儒家,孔孟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德行,更是千百年来国人熟知并遵循的。并以此区分君子和小人。 在佛...

浅谈佛教契理契机-佛教文化网
佛教智慧

浅谈佛教契理契机

学佛网阅读(1.85K)评论(0)

众所周知,农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庄稼的播种和收割;医生最关心的,莫过于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教师最关心的,莫过于学生的的成长和教育。然而,做为僧人的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佛教健康发展的问题。 读了《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这课,使我对人生佛教的思想理...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