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大安法师

手机学佛网,弘扬大安法师正信佛教智慧,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佛教,感受佛法无边,南无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学佛网阅读(12)评论(0)

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如是修已,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菩萨闻已,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大安法师:每天拜佛的重要性-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学佛网阅读(14)评论(0)

  我们每天,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从世间的身心来看,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整个的全身都在运动,血液可以传输到大脑神经。   我们宋代有位大居士,叫王龙舒,他每天是要礼佛一千拜的,最后他往生的时候是站着...

大安法师:怎么理解“第三世怨”-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怎么理解“第三世怨”

学佛网阅读(19)评论(0)

  净土宗祖师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没有对产生正信,不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他是泛泛悠悠修其他的法门,其结果就叫第三世怨。   “第三世怨”怎么理解?就是今生的一个恶人造作五逆十恶,他当生下地狱;那么一个泛泛悠悠修行佛法的人,他是下一辈子得...

大安法师:老实念佛,不念佛很难得佛力加持.-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老实念佛,不念佛很难得佛力加持.

学佛网阅读(15)评论(0)

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之后,我们怎么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啦!你建立这样坚定的信念之后,剩下来的就是老实念佛啊!是不是?但我们往往就老实不了。这个“老实”两个字很容易讲啊!但是很难做啊!我们念念都不老实,念念都想与众不同啊!人...

大安法师:为破三轮故说净土-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学佛网阅读(13)评论(0)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 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有情无情皆是无常,令生,舍无常故。二为破不净轮。有情无情皆是不净故,生皈净土,莲华化生,舍胎胞血肉之身,破有情不净也。所居净土,无诸秽恶,破器世间不净也。为破不净轮...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七大愿-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七大愿

学佛网阅读(15)评论(0)

第七皆得天耳彻听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净土中的天人,都能得到天耳通,最低限度也能听闻到百千亿亿诸佛所说的法音,悉皆能信受奉行,如果此愿不成就,...

大安法师:有虚伪心,修行永远得不到利益-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有虚伪心,修行永远得不到利益

学佛网阅读(15)评论(0)

我们这个世间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真诚,虚伪。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观经》讲发三种心,就能往生,首先就讲至诚心的问题。善导大师对至诚心有一个很详细的诠释:就是一切众生修行,一定要身、口、意三业所修的,无论是读诵经...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宜受持菩萨戒-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宜受持菩萨戒

学佛网阅读(14)评论(0)

一切有心者皆应受佛戒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梵网经》 众生受持菩萨戒,说明他当下发了,有菩萨的种性,跟成佛结了。《梵网经》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戒,最主要是把前面的十重戒受持好,四十八轻戒尽量受持,受持越多,越多,争取四十八条轻戒都守得清静。...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佛教文化网
佛教大师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学佛网阅读(13)评论(0)

  问: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净土是顿超?一些喇嘛都预知自己将投生在哪一家,父母是谁,时间地点都知道,为什么不投身佛净土,而要再做人转世?   大安法师答:你问得很有,确实从来看是非常不赞成...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