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化上人:把贪瞋痴三毒心,烧成戒定慧
如何烧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什么叫金刚?就是不坏的意思。什么叫海?就是大觉海。其实比海还深,比海还远。这种是无边际的,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人人修金刚的法,把自性修成金刚般的光明,把真心修成金刚般的坚固,把身体修成金刚般的不坏。...
如何烧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什么叫金刚?就是不坏的意思。什么叫海?就是大觉海。其实比海还深,比海还远。这种是无边际的,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人人修金刚的法,把自性修成金刚般的光明,把真心修成金刚般的坚固,把身体修成金刚般的不坏。...
“羼提波罗蜜音”:佛法里的万行,前面已经讲了两度了,还有四度,第三就是羼提,这也是梵语,中文译作忍辱,忍辱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无生法忍非常的奥妙,有一种法喜充满。若你这无生法忍,那你才是真正嗜到法的滋味,真正明白佛法的奥妙,不可思议...
问:念观音菩萨,大悲咒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吗?宣化上人答:可以。《普贤行愿品》就是归向极乐的。 问:有一位法师告诉他的徒众,不能持楞严咒,大悲咒。因为持咒会使天魔外道起恐怖心,这就是违背了慈悲心,所以这位法师教导他的信徒...
「释迦牟尼佛」是梵语,「释迦」是姓,「牟尼」是名,「释迦牟尼」是别名,「佛」是通名。所有的佛都叫「佛」,但是每一尊佛都有他特别的名字,这叫别名。 现在这一尊佛的别名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印度话,翻成中文,释迦是「能仁」,牟尼是「寂...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不依戒:说那是不要受戒了?不要依照戒来了吧?这个“不依”,和那个“不取”是一样的,就是叫你“不执着”。你不要自以为持了戒了,就有了修行,都懂了佛法了!不要有这种执着;你要“不持而持,持而未持”,这叫不依...
无论修禅、念佛、诵经,或者持咒,修哪一门都要认真去,丝毫不马虎;假使一秒钟也不放过,专心一致地精进,这样一定会成功。 我们为什么没有成就呢?就因为没有像大菩萨、大祖师、大圣人那样用功修行。修行人,如果偷工减料的话,那是自己欺骗自己。...
四十二手眼法人人都可以修 四十二手眼法出自唐三藏不空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经中讲诉四十一个真言和手图,到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刻本又增加一手眼,总摄千臂手眼。总摄千臂手眼是根据唐天竺三藏流志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姆陀罗尼身经〉...
认假作真 人对真实的东西都认识不清楚,反而对假的东西疯狂追求。 ◎一九八三年四月三十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那时候就已经感叹,爱好道德者,不如爱好美色的人那么专心,所以他这么样叹息,说:“我从来没有见过爱好...
金刚波罗蜜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 “尔时...
问道宿命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沙门问佛。以何。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第十三章是说人怎么样能得知宿命。佛告诉我们怎么样得宿命呢?就是要会道,会道就是明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