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只是为了遣除烦恼吗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供养、布施的功德,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大。但如果通过闻思修行,对无我的真理生起定解,功德更是不可思议。
大家都知道,如果自己的心不清净,表面上布施行善不一定有很大功德,但是通过闻思修行,哪怕观修一刹那的空性,对无生法(无我空性)生起不退转的定解,其功德也无可言喻。
以前我和有些居士聊天时,他们讲:“现在不要说居士不能了达佛法真理,就算出家人也不一定明白。”我觉得他们说的有点道理。如今这个社会,很多人都认为佛法是迷信,或把佛法和气功、外道混为一谈,就算有人学佛,也只是为了遣除烦恼痛苦,根本不懂佛法的真理——无生法门。
曾有一次,外面一个居士给我打电话:“堪布在吗?”
我逗他说:“胜义当中不在。”
居士问:“到哪里去了?”
我说:“他到法界宫去了。”
居士接着问:“他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
我说:“无离无合地在工作,可能是无来无去的时候再回家里吧。”
居士还是没有听懂:“那你叫他回来时给我打个电话,好不好?”
可见,有些学佛的人对般若空性还是比较陌生。我很希望大家慢慢能明白这个道理,懂得一切法在实相中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若能证悟这种境界,哪怕只安住于此一刹那,也超过了相似的布施。
修福积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六祖坛经》说:“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从名言现相上说,积累福德资粮,能现前佛陀色身,此因果关系真实不虚;但就胜义实相而言,这也是一种戏论,因为菩萨没有可得的福德。《心经》云:“无智亦无得。”
菩萨修积福德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最终获得不执著任何相的境界,此乃最究竟的法性。要知道,贪执佛法也是一种所知障,实相中没有能得所得,《维摩诘经》也说:“诸法究竟无所有。”既然诸法无所有,同样,福德也不存在,它只是修道中暂时的所摄之法,以究竟法身来衡量,菩萨根本没有所得的福德。
总之,空性是诸法的实相,大家应当经常观修。没有学过中观和大圆满的人,光是闭着眼睛观想什么都没有,先这样修也可以。不过,《定解宝灯论》中讲了,这只适合于初学者,虽可以暂时对治实执,但并非最究竟的修法。许多人一直认为,放下会让自己一无所有,但现实生活中常常上演相反的结局——放下可以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