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耶舍成为比丘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他朋友的圈子。他最要好的朋友——维摩吉、善多、奔纳吉和加范培帝——决定一起到鹿野苑探访他。途中,善多说:“既然耶舍决意出家为僧,他跟随的大师必定非泛泛之辈,而且他学的道也肯定高超。耶舍是个非常拣择的人。” 维摩...
耶舍成为比丘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他朋友的圈子。他最要好的朋友——维摩吉、善多、奔纳吉和加范培帝——决定一起到鹿野苑探访他。途中,善多说:“既然耶舍决意出家为僧,他跟随的大师必定非泛泛之辈,而且他学的道也肯定高超。耶舍是个非常拣择的人。” 维摩...
佛陀习惯一早起来坐禅,之后再到林树间行禅。一天清早,正当佛陀行禅的时候,他看见一个样貌俊朗、衣着高雅的二十来岁青年,在晨雾里徘徊。于是,佛陀坐在一块大石上。那人走近大石时,未发觉佛陀,但却自言自语地说:“讨厌!反感!” 佛陀开口说话了:“没...
马胜正在鹿野苑修习苦行。一天,他坐禅之后,看到远处有个沙门朝他而来。当这人走近时,他才发觉原来是悉达多,于是便立即跑去告诉其他四人。 跋提说:“悉达多半途弃道。他吃饭、喝乳,又和村童共聚。他实在令我们失望。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与他招呼。”他们...
村童回家后,佛陀便开始行禅。他把道袍卷起至腰间,涉水过河,然后沿着一条夹在两块稻田间的小径,来到他最喜欢的莲花池。就在这里,他坐下来观想美丽的莲花。 当他看着莲茎、莲叶和莲花时,他便想起一棵莲生长的不同阶段。它的根藏在泥里。一些枝茎未能生出...
佛陀每天都在尼连禅河里沐浴。他会在河旁两岸或森林里他行出来的小径上行禅。他又会在河边或百鸟争鸣的菩提树下坐禅。他已证得他的大愿。他知道他应该回到迦毗罗卫国,去见所有期待着他得道消息的人。他又想起在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他对这位年轻的国王有一分...
那天中午,当善生带食物来给悉达多时,发觉他正坐在毕钵罗树下,如晨曦一般美丽。他的脸孔和身体都散发着安详、喜悦和平静。她曾见过悉达多威严地坐在毕钵罗树下不下百次,但他今天显然与以往有些不同。望着悉达多,善生感觉到她自己的苦恼全消,心里充满如沐...
通过念念留心专注的觉察,悉达多的心、身和呼吸都达至完满的合一。他在念力上的修习,使他培养出很大的定力。而他就是用这种定力,帮助他观照他的身和心。进入甚深禅定之后,他可以辨察到当时他身体内存在着的无数众生。这包括了有机或无机的,矿物、草苔、昆...
毕钵罗树下,隐士乔达摩把甚深的定力集中在深入观察自己的身体。他看见每个细胞都像是出生、存在和死亡这永无止息的川流里的一滴水。他无法在身体中找到任何一物是永恒不变和有独立个体的。融汇在他身体之流的有感受之流,而每一个感受就是一滴水。这无数的点...
乌陀迦大师已经七十五岁了。众人视他犹如活神,对他十分敬仰。因为乌陀迦要他所有的弟子从最基本学起,所以悉达多也只好恢复到最简单的禅修。但不到数星期,他已再次达到“无所有处”的境界,因而令乌陀迦大师非常惊喜。他知道这个仪表非凡的年轻人有继承道业...
悉达多渡过了有名的恒河,进入摩揭陀王国,来到一个因有多位伟大精神导师而著称的地带。他决意要在此地找到一位可以教他了生脱死的导师。这些大师大都住在深山峻岭。悉达多不厌其烦地到处访寻这些名师的所在;无论要攀过多少座山岭,跋涉多少个幽谷,他都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