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道:三士道心得三

通过学习《三士道的建立》,导师告诉我:上等人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活,中等人为个人解脱生死而活着,下等人为未来获得良好处境而活着,末等人只为了眼前利益而活着,还有动物乘,追求和动物没有区别,只是为了生存。佛说学佛网

想想自己的生命状态,人生一路走来,从孩童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也就是一个由动物乘到末等人到中等人再到上等人的这样一个生命过程,虽然我现在还是一个充满贪嗔痴的凡夫,可我已经在接受智慧文化的洗礼,三恶道的苦、轮回的苦,都让我胆颤心惊,现在能幸运地遇到一个这么殊胜的修学方法,我就要说起来、用起来、做起来、修起来。导师告诉我要“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学佛法”,那我就要去发这样的愿,我依止导师,是导师的弟子,“师喜悉当作,不喜者悉止”,如教修行,按照三级修学的模式,真诚、认真、老实地闻思法义。

对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理解,上士道必须要有中士道和下士道为基础,而中士道必须要有下士道的修行为基础,就如同博士的身份,需要有硕士和学士的学位作基础,而硕士又必须有学士的学位作基础一样。下士道通过五戒十善修得人天乐果,如果五戒十善都没有修行到位,又如何修到戒定慧三无漏学?没有中士道的修行成道,又如何修到上士道的果位呢?

宗大师特别强调了下士道的修行不是以现世的利益和快乐为目的,而是以获得来世的人天果报、暇满人身为重点。前几天学习了这一段还有点模糊,觉得下士道修行既得到了今世的现前安乐,也能得到未来的人天果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我认为获得现前的安乐是能有效接引修学佛法的好因缘。很早以前,我认识的一位同修告诉我,她学佛就是为了她的孩子学习好,听话懂事。我常让我的发小来参加修学,她的外孙子的学习是她最大的担忧,我就劝她,你参加修学了,就天天在家学习,你的孙子看你学习,就会跟着学,有了好的学习氛围,你就不会担心你孙子了。

而周围不少同修,原来焦虑不安、压力很大,修学后,心态都变好了,解除了压力,有的人的忧郁症都治好了,获得了现前的安乐,而我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可是为什么要舍弃现前的安乐呢?反复思惟后,知道祖师大德和导师告诫我,现前的安乐是让自己产生贪嗔痴的根源,如果只粘著现世安乐,又忘了来世可能再回三恶道中, 解脱就会成为一纸空谈,所有的努力又会白费了。

所以下士道的修行不以今生的现前安乐为目的,静心观察思惟,我自己在修学佛法后,发现得到了现前的利益,有些事情很顺利地得到了解决,深信三宝在加持我,善知识、祖师大德都在加持,让我安心修学。而得到的快乐幸福反而让自己懈怠了,沉浸在快乐中的我吃吃喝喝玩玩,提不起劲来修学,老是想给自己放假,为不想修学找出种种借口,能拖则拖。幸好今天修学到了这一课,让我知道了不要贪著于这些快乐,如果不能智慧地观照到这些快乐,很快就会成为烦恼的助伴、贪嗔痴的助伴,所谓“乐极生悲”。保持头脑清醒冷静,不要被眼前的安乐假相迷惑,要看透、明白,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每天跟着导师学习五戒十善、发心、忏悔、供养,《道次第》中的祖师大德和导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把我带到了他们的那个高度,看清生命的真相,而自己就不要再去做一只井中的青蛙,要突破自己,拥有大格局、大胸怀,得到最上等的皈依体,去做最上等的人,发菩提心,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感恩三宝!感恩导师!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道:三士道心得三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