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儒家的孝道

儒家的孝道

儒家论孝,不徒乎能养。论语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以孝顺之道,除了孝养父母,使之衣食无忧外,还要敬之爱之,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孔子斥之为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孔子斥之为悖礼。故在论语中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是孔子教人依礼尽孝和爱亲尽孝。为人子者,不独要爱亲,依礼尽孝,还要善体亲心。“父母之所爱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礼记)

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有病,为人子女者,自应保重自己,守身尽孝。父母不愿意的,是儿女远离膝下,旅游他方。为人子女者,诚应侍奉左右。冬温夏凉,晨昏定省,及时行孝。父母最喜欢的,是子女能建业立功,名播遐迩。所以孝经第一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基于此,我们不但要守身尽孝,还要利用此先人之遗体,去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先人的事业。务使自己“名声昭于时,利泽施于人”,光宗耀祖,垂芳百世,始不负于先灵。故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继人之事者也。”(中庸)

综上,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孝道为本。做人之道,除了敬爱双亲,供养奉侍外,还要洁身自爱,力争上游。上则尽忠报国,下则爱人以德,否则,是名不孝。曾子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读此,孝顺之道明矣!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儒家的孝道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