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智慧的选择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防不胜防的疫情席卷全球。这个真相会不断冲击我们的设定,让人体会到世间一切都要经历成住坏空。这些变化是正常的。体会到这些后,更能让末学安下心来修学。

导师说,佛教的出家制度,让很多人觉得佛教是厌世的,否则为什么要放弃世俗的享乐和追求?

听了导师的开示,认识到出家,是基于对轮回真相的认识,以智慧看到生命的迷惑烦恼,做出积极勇敢的选择,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再发起菩提心。出离是对贪著的出离,不是离开这个世界,而是获得超然的心态。大乘佛子,不仅发出离心,培养超然的心态,还要发菩提心,生起无限的慈悲,帮助一切众生觉醒。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方显大乘佛教的真精神。

佛教把人类叫做有情,即有情识的生命,包括所有的动物等。

导师说,情在我们生命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情可以使我们幸福快乐,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出家人放弃对世俗情感的占有,不论亲情,爱情还是物情,统统都要放下,以世俗的标准来看,出家似乎是无情的。出家人为什么要放弃世俗的感情?

因为世俗的情感是建立在痴、贪、自我的基础上的,是有染污的,是迷惑、烦恼、痛苦的,是绑在轮回里出不来的。

出家人到底有没有情感呢?当然有。这叫法情,是建立在信仰和恭敬的基础上,是没有染污的。出家人不仅要对三宝、师长、道友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还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这种情感必须建立在智慧认识的基础上,无我的基础上。

看清维持世间染污情感的辛苦,就会向往出世没有染污的情感。而情感也是缘起法,关键看我们如何把握。通过学习,末学明白了,佛弟子非但不是无情,而且具有慈悲大爱。所以末学要学会用佛法智慧调整认识,改变心态,逐步的增加没有染污的情感,减少污染的情感。

人们觉得进取才是努力,随缘代表着消极、不作为。这是对随缘的错误认识。随缘不是随我、随便,更不是随性而为。随缘的前提是跳出自我的感觉,用理性、开放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然后做出智慧选择,它是主动的,只有看清因缘,对客观条件充分评估后,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进取。

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学习运用缘起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更善巧地处理、换位思考,逆缘出现时,安然接纳,知道一切都有前因;顺缘出现时,及时把握,知道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在修行上,学会用缘起的智慧认识生命,观察世界。真正认识缘起,就能了知空性,了知诸法实相。这就是生命的觉醒和解脱。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智慧的选择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