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平等心的重要性:
平等心有两种,一种愿一切有情没有贪嗔心,一种是自己对一切有情远离贪嗔心,道次第指后者。
如何修平等心:
去除障碍:
去除对一切众生的分别:一切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对众生有好恶是不合理的,不应有爱憎。
去除对一切仇冤的嗔恨:所谓的仇冤无始以来曾百千次做过我的眷属,有恩于我,不应有嗔恨。
去除对一切亲友的贪爱:轮回中和他们有无数次的相害相杀经历,不应贪著。
观修次第:
首先对中庸,没有利害关系,从来没有伤害自己,不是喜欢的不易生贪心,不是讨厌的不易生嗔心。
其次对亲友,起嗔心时,想这个人当过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有恩于我。起贪时,想这个人可能不知道杀过我多少次。通过观修来调整,来摧毁贪,嗔,建立平等心。
再次对仇冤,跟一个人有过节,一想起来就难过,有心结。有天发现过去的恩怨都是误解,不断思惟他对我好,只是误解,思考过程中,心结被化解掉。
最后对众生,一切众生千差万别,生存意愿共同,同样趋乐避苦,对一类想帮助,一类疏远甚至伤害是不合理的;每一个众生在无尽生命中,曾经几千次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好恶是不合理的。我们对一部分众生生爱,一部分发嗔,没有慈悲心,有贪著心,不易修行,心变狭隘。爱必须普遍,平等,要摧毁我执。
总述:思惟怨亲不确定,以摧毁爱和嗔。
道次第与菩提心:
下士道,中士道的基础上才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下士道的念死,念三恶道苦,推动发起菩提心的动力。
皈依三宝才能接受菩提心教法,认识发菩提心的价值。
深信业果,业决定之理,造什么业就有什么果,修菩提心成就慈悲心。
中士道修出离心,摆脱迷惑和烦恼。
上士道的修行:
修行动力:经常忆念修菩提心的胜利,权时利益成就三善道,究竟利益成佛。
心行基础:
建立良好的心灵土壤,通过七支供打开心量,集资净障,
培养慈悲心,通过五支修法(理解,同情,接纳,帮助,无条件帮助)在生活中修习和检验。
正修菩提心:
两个修法,七因果和自他相换,通过观修引发菩提心。
受菩提心戒,通过受菩提心仪轨,受完每天做功课。
圆满菩提心:六度, 止观。
总述:整个《道次第》就是菩提心的修行。
禅修:
我为什么没有平等心?
自己对人有明显的好恶,除此之外大多无感,为什么自己没有平等心呢?
之前自己认为喜欢或者不喜欢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喜欢的接近,维系,并且希望长久,不喜欢的就躲,躲不了就硬着头皮相处,还不行就得忍。
喜欢和不喜欢哪些,有些是天生的,由往昔业力带来。有些是后天的,根据愉快或者挫败、痛苦的经验来,然后按照付出与回报的匹配度来抉择。
那我的观念对吗?审视后发现它的来历不明,再者,自己按照这种方式做了几十年,效果并不好,烦恼和无奈都不少。
有句话,世界是圆的,佛法的业决定之理让自己知道,执著于好恶将直接引致痛苦。悲智是生命的本来,修慈悲心,我需要把好恶的烦恼去掉,要修平等心。
本周修习平等心:
修平等心有次第,从先到后分别是:中庸,亲友,仇冤,众生。
先修中庸,选择的对象是邻居,和邻居没有利害关系,要时时想着结善缘。
然后修亲友,选择了儿子,对儿子有本性的爱,再想,儿子平时也会气我,这生相遇终究会散,过往的生生世世和儿子相杀相害无数次,没必要贪著了。
再后修仇冤,有个平素不和的同事,看她对其他人说话也不注意,未必是针对我,所以之前是误解,再看有的事情她很有担当,工作上可以配合。再者,过去生她可能当过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对我很好,我要感恩才是。
最后修众生,一切众生都在苦难中,而且不知道如何解除这种苦,在做着和追求快乐背道而驰的事,我已经知道真相,怎么还能因为自己的好恶去喜欢一部分,讨厌一部分呢?轮回中没有伦理,轮回中有情的关系没有一定,执著于这生,和这个人的这次相遇的感受是没有意义的。跳出此生,有高度来看此生,不贪不嗔,不要太入戏才是。
学会理解他人:
周三小读结束后,太阳出来了,大家都很开心。一个同事说想和我继续聊,在公司楼梯间,同事讲了工作上领导的认同,但自己心烦和累,叫不动其他人,家人说她不该这样没效率等等,她左右不是。听同事讲完,我说,我理解你。然后帮她理了她要什么,追求什么,谈我们如何去平衡,再有看看周围其他同事怎么处理各种头绪,能不能汲取什么。她说明白了,知道该从哪里着手了。
同事的问题一时半会难解决,但是她至少得到了启发,看到了希望。
以往和同事交流,我也会听,然后稍微劝劝走人。
现在我可以耐心听,理解对方的困顿,接纳对方的状况,尝试帮助对方解开那个卡住的结。
因为,想到了师兄是怎么陪伴自己的,怎么读懂自己,引导自己。被理解,被接纳的感受是温暖和见到希望的。
再想,导师是怎么理解大众的,导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让现代人能听懂,可以掌握方法,营造能够历练的环境,让大众可以修并能成长。
自身是被菩提心照到的那个人,所以,我也要发出这种光去照到其他人,而具体的做法,从日常生活的理解,接纳他人开始,从菩提心五支修法开始。感恩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