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何为佛德

佛德

问:释迦佛自具之德如何。

答:佛德无量。说不可尽。佛德微妙。言不可及。然约略言之。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等。

问:何谓十力。

答:一是处非处力。二业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此乃佛所得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

问:何谓是处非处力。

答:佛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如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净行得生净土。定有是处。如是等是不是处。佛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是处非处力。

问:何谓业智力。

答:佛知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业诸受。知造业处。知因缘。知果报。皆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业智力。

问:何谓定力。

答:佛知一切诸禅解脱一昧定垢净分别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定力。

问:何谓根力。

答:佛知他众生诸根(宿具智慧。能生修行功德。犹树之根。)上下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根力。

问:何谓欲力。

答:佛知他众生种种欲。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欲力。

问:何谓性力。

答:佛知世间种种无数性。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性力。

问:何谓至处道力。

答:佛知一切道至处相。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至处道力。

问:何谓宿命力。

答:佛知种种宿命。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我在众生中如是姓名饮食苦乐寿命长短。彼中死是间生。是间死还生是间。此间生名姓饮食苦乐寿命长短亦如是。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宿命力。

问:何谓天眼力。

答:佛天眼净过诸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若大若小。若堕恶道。若生善道。如是业因缘受报。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天眼力。

问:何谓漏尽力。

答:佛诸漏尽故,无漏心解脱,无漏智慧解脱,现在法中自识知我生已尽。(故不灭)持戒已立。不作后有(故不生)如实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漏尽力。(漏犹言破绽。此破绽在因是败坏义。即是一切烦恼。在果是堕落义。即是轮转生死。无漏者。谓无烦恼生死也。)

问:何谓解脱。

答:不受苦果系缚。谓之解脱。心无烦恼。不受苦缚。则曰无漏心解脱。智慧通达。不受苦缚。则曰无漏智慧解脱。

问:何谓四无所畏。

答: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尽苦道无所畏。佛力智内充。明了决定。在大众中说如实法。毫无畏惧之相。故曰无所畏。

问:何谓一切智无所畏。

答:佛于诸法。无不如实了知。故说我是一切智者。而无所畏。是谓一切智无所畏。

问:何谓漏尽无所畏。

答:漏尽。即无漏之极致谓佛于烦恼真实已断。佛于生死真实已尽。故说我一切漏尽。而无所畏。是谓漏尽无所畏。

问:何谓说障道无所畏。

答:障道有二。障如理智。曰烦恼障。障如量智。曰所知障。佛说诸障真实详尽而所畏。是谓说障道无所畏。

问:何谓说尽苦道无所畏。

答:尽苦道者。为出世间法也。佛说是法。能令行者决定脱苦而无所畏。是谓说尽苦道无所畏。

问:何谓十八不共法。

答: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此十八者。乃仍极地之法。不与凡夫二乘乃诸菩萨共有。故曰不共法。

问:何谓身无失。

答:佛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慧慈悲经修于身。此诸功德满足故。诸罪根本拔故。所谓一切不善烦恼习气俱尽也。一切身业随智慧行。故身无失。

问:何谓口无失。

答:无失因缘。如身无失中说。但彼是身业。此是口业。

问:何谓念无失。

答:佛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善修诸深禅定。心不散乱故。善断欲爱及法爱故,诸法中心无著故,得第一安稳处故。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故念无失。

问:何谓四念处。

答:观身不净,身念处也。观受是苦,受念处也。观心无常,心念处也。观法无我,法念处也。

问:何谓无异想。

答: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异想。平等普度,心无简择,如日出普照万物。是谓无异想。

问:何谓无不定心。

答:佛心尽离一切微细乱,常在禅定。故无不定心。

问:何谓无不知已舍。

答:佛于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无有一法不经心知而舍者。故名无不知已舍。

问:何谓欲无减。

答:佛离具足众善,而常欲习诸善法,欲度一切,心无厌足。故曰欲无减。

问:何谓精进无减。

答:佛身心二种精进满足,常度一切,未曾休息。故名精进无减。

问:何谓念无减。

答:佛于三世诸佛法,一切智慧相应故,满足无减。是名念无减。

问:何谓慧无减。

答:佛得一切智慧,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成就圆极。故名慧无减。

问:何谓四无碍智。

答:知诸法义,了达无滞,义无碍智也。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法无碍智也,殊方异语,辩说无碍,辞无碍智也,随生乐闻,演说无尽,乐说无碍智也。

问:何谓解脱无减。

答:佛具二种解脱,故名解脱无减。

问:何谓二种解脱。

答:一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解脱也。二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都尽无余也。

问:何谓解脱知见无减。

答: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了了分别。故名解脱知见无减。

问:何谓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答:佛先知,然后随知起一切身业,故有所现处,无非佛事,利益一切。故名身业随智慧行。

问:何谓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答:如身业中分别。

问:何谓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答:如身业中分别。

问:何谓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答:佛智慧照知过去世,尽过去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也。

问:何谓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答:佛智慧照未来世,尽未来际,遍知诸法无碍也。

问:何谓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答:佛智慧照现在世,尽现在际,遍知诸法无碍也。

问:何谓大慈。

答:佛住大慈心中, 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实与一切众生世间乐,及出世间乐故云慈能与乐。若四无量慈中,虽心念与乐,而众生实未得乐,故不名大慈也。

问:何谓大悲。

答: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实拔一切众生世间苦, 分段生死苦,及变易生死苦,故云悲能拔苦。前四无量中悲,虽心念救苦,而众生实未得脱苦,不名大悲也。

问:佛与乐拔苦,何以能尽一切众生。

答:此有二种,一能作与拔之因,谓佛住大慈大悲三昧,慈悲之力,冥熏众生,随所应得乐应免苦者,各得安乐无害。一能作与拔之缘,谓因慈悲三昧之力,普现三业,随有应得乐免苦者,若见若闻,各获安乐无害。

问:何谓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

答:分段生死者,分段身之生死也,凡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谓之分段身,此为凡夫及未断人我执之菩萨,又未入涅槃之罗汉,皆具此身。变易生死者,变易身之生死也,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谓之变易身,此为已断人我未断法我执之菩萨身,又名意生身。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何为佛德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