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寻找佛心

世界在变化,生活在变化,我们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物品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尤其是电子产品,一件新款上市后,不必多久就被淘汰了。可人性到底有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为什么近年来,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从食品安全到环境污染,从教育失衡到医疗腐败,甚至在公益慈善事业中,都有各种问题被曝光。其范围之普遍、频率之密集、性质之恶劣,不断刷新民众的道德底线。让人在震惊、愤怒、感慨道德滑坡的同时,深刻意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佛说学佛网

道德和宗教,哲学又有密切关系,那么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该如何来认识道德?

通过学习法义,知道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千百年来为国人熟知并遵循,成为人处事的基本德行,其中以仁和义为核心。佛教道德的定义是善,止恶修善,净化内心为佛教伦理学的核心。这些都是通过道德成就圣贤的人格。

佛教所说的善,从作用上讲,善能为今生和来世带来利益,道德不仅能让自己受益,还能利益大众,多一个人遵循道德,就会多一份正能量,就能建立和谐社会,而不用到处寻找道德。生活当中常常会面临着道德的考验,特别是遇到道德与利益时,该如何去选择。前几天看了一段视频,发生在遵义市,题目是《警察包围了###开的医院,里面的医生被一窝端》讲述医院被承包,多少的病患者被坑。医院是广大群众看病所相信的场所,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人们依靠什么。我所在的地方也听说医院被承包了,我们的亲人生病了,去医院看病,结果检查出来是某某的绝症,身为人子女,肯定要去更大的医院去复查。

这样的结果为病患带来多大的伤害,为了利益,道德哪里去了。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变化,人心却被利益腐化,其实实践道德与追求利益是不冲突的,且有助于获得利益,不讲道德伤害的是他人,但自己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如同前面的事件,为了谋利益,结果整个医院被查封了。

学习本课法义,知道佛教重视道德,并不排斥利益,佛教把人生利益分成现实利益和究竟利益,即要关心现实利益,还要进一步追求究竟利益,让生命尽未来际地得到福祉,才能帮助天下苍生,像佛菩萨那样自利利他。佛教的道德不仅能自身造就高尚人格,还能利益他人,建立和谐社会。而佛教的道德乃至一切修行,都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上,通过对心的认识和调整来进化心灵。当以发菩提心,树立理想,以智慧和慈悲去除局限,以禅修实践调整心行来提升道德。用佛法的智慧建立道德,因为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佛教道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法义让我知道传承这样的智慧和道德,不仅对每个生命都有利益,也是当今世界的需要。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寻找佛心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