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中的佛身

佛身

问:佛是一种什么东西,什么物质。

答:此问甚奇。既信佛教而不知佛,真是迷信矣。今与子言之。经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又曰,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从此两句观之。佛即是心,则是一种精神。佛即是身,则是一种物质。合而言之,乃是精神物质不一不异的一种东西。故说佛有三身应身者,同于我人之身也。报身者,同于我我之身,而伟大美妙者也。法身者,不具身相,而以一切法为相者也。

问:娑婆为大千世界之总号,何以佛不降生于他小世界,而独降生于吾人所居之小世界。且他小世界之众生永不得见佛闻法,岂不大可怜耶。

答:吾人所居之世界,乃一四天下中之南洲世界也统论娑婆是大千世界之都名,共有万亿四天下,此万亿天下中之众生,咸云有佛降生,京咸谓佛降生我世蜀中。其实有万亿释迦同时降生,故曰千百亿化身佛。言千百亿者,即万亿数也。

问:俗语有云,[千佛万佛,只有一佛,]然欤否欤。

答:佛体常一,名曰法身。佛相亦一亦异,名曰报身。(自受用者同,他受用者异。)佛用千万,名曰应身,随方应现,各各不同。虽为俗语,亦有足取。

问:佛涅槃后居何处,仍度人否。

答:佛证法身,住常寂光。涅槃之相,应化佛度人方便也。佛依本愿,从法报身而垂应化,尽未来际,广度众生。菩萨发心求佛道者,正为此耳。

问: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自受用身即他受用身)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他受用身即胜应身)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未知入涅槃亦时耶,或随机不定耶。弥勒成佛时,亦是舍那化身耶。或另有名号。方坐莲台云云。

答:百亿国,即三千大千世界。释迦佛在一化境,如娑婆世界一时成佛,当亦一时入于涅槃。法身报身,佛佛道同。弥勒当不异释迦也。

问:生身释迦牟尼如来,与法身大毗卢遮那如来本愿有别否。及其异同之黠。

答:生身即应身,乃法身之用。法身即应身之体。一实异名,故本愿无别。

问: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是一而不别言同耶,(如屋之内外空)是异而相似言同耶(如一室千灯)。

答:法身无相,当以空喻不当以洒喻也。

问:成佛何以必藉人身,而不能藉天身。彼释迦弥陀都是凡间王子成佛,从未闻有帝释或天帝太子抑在天上修行成佛者。盖有则必具说于大乘经典矣。

答: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者,佛自体也。应身者,化他之用也。应身又有胜劣二者。成佛时人道所见。则为人身,此劣应身也。若二乘及地前菩萨所见,在色究竟天示现最高大身者,胜应身也。大乘经典中往往言之,又何尝但现人身耶。又佛在人道成佛,所以为人道示范故。盖经三途多苦,天道多乐,不暇修不肯修,均难成佛。惟人道苦乐得中,易于起修,成佛亦易。佛恩偏眷。凡我人伦,可不勉哉。

问:何谓化佛。

答:众生有成佛之机,故诸佛菩萨感现,化佛身而为说法,即所谓化身也。佛化现者,如阿弥陀佛光中化佛是。

问:应身与化佛有异否。

答:佛之应身,有胎生,有变化。故应身为通名,化佛为别号耳。

问:何谓报身佛。

答:菩萨修德成满,于色究竟处(色界天尽处)示现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者为报身佛,亦即菩萨所见佛身相好无边者。

问:现身佛与法身佛有何区别。并作何解。

答:现身佛,经云化身佛。因变化而现起,如世俗化装然。又云应身佛,因众生所感而应现,如对人道则以人身应而现人身。法身者,一切事理统称为法,身积聚义,又依止义,此佛为一切法所积聚,又一切法所依止者,故名法身佛。此其解释也。至于区别,法身为体,现身为用。如某之身忽现党员身,忽现医士身。法身是实,现身是假。如天上月是实,水中月是假。法身是常,现身是暂。如江海之水是常,草头之露是暂。

问: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若何分别,祈详示之。

答:法性法身,即通法报身佛之体相也。方便法身,即应化身,佛之用也。亦称法身者,用从体起故。

问:尝疑如来般涅槃,舍利弗不妨视而先灭,牛司闻而同逝,庆喜心难自持,迦叶远来奔临,如丧考妣,而大菩萨如文殊弥勒籍属五印,不见临问,若无事者。岂菩萨所见者报身佛,视此化身之去来为不足悲耶。弥勒偈曰,去来化身佛,如来常不动。或以相佛本无去来,而不作世俗态耶。

答:所论菩萨不作世态处,极为合理。

问:在西方之弥陀佛,法身乎,抑报身乎。

答:佛佛皆具三身。中下二品人往生者,见应身也。上品人往生者,见报身也。彼土法身大士所见者,法身也。

问:普贤行愿品内,有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观经内载无量寿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一则佛身大满虚空,一则佛身小至微尘。岂即中庸所谓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乎。或曰,净土依正庄严,虽不可以此土事理比例。然法藏比丘胎生肉体之身,必不如前述之高大。果尔如此高大肉身,岂不稀奇难信。文殊弥勒本在娑婆,而西方净土亦有文殊弥勒,盖法身圣人皆以法界为身,无土不遍。所谓八万四千陀罗尼为发,第一义谛为髻,种智为头,慈悲为眼,无漏为鼻,四辨为口,四十不共法为齿,二智为手,如来藏为腹,三三昧为腰,定慧为足,诸法聚而为身,故大莫能容,毫绕五山,目如四海。非法藏比丘肉体之身,如前所述之高大也。此说是否正确,请慈悲宣说。

答:法身无分别相,而遍一切处。报身依法身而显,故相好圆满难思。法藏比丘是阿弥陀佛之因地菩萨,当然无阿弥陀果佛之大身。其余佛身大小及菩萨此土西方并现等说,皆不错也。

问:阿弥陀佛当般涅槃时,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之身量,同时毁灭否。

答:同时隐藏,此系报身,非是应身。无毁灭理。

问: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法身佛也。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然悲华经……当来旷远不可计劫,阿弥陀佛当般涅槃。……正法灭后,遇中夜分明,明相出时,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成等正觉。……然则无量寿佛寿命,亦有穷尽乎。又观音成佛,国土号[众宝普集庄严]是于[极乐]外西方又多一佛土耶。亦即由[极乐世界而变为[众宝普集庄严世界]耶。仁者多闻第一,请释此疑。

答:佛具三身。阿弥陀佛寿命无量。此无量有二义。一为无量之无量,法身报身也,一为有量之无量,(大数名)应化身也。他受用报身,亦应化身摄。故弥陀有涅槃义。或曰弥陀涅槃,非真涅槃。犹方丈之退居也。故观音成佛,曾无间隔。此释与法报身佛无碍矣。须知净土横具四土,即弥陀圆具三身,勿执一端可也。至观音成佛,即此极乐变成众宝普集庄严。异名异相,而不异其实也。

问:凡证涅槃者,是否永远不生不灭,无寿数可以范围之乎。诚如是,何以一切智成就如来寿命又只六万劫,清净莲华目如来其寿命又只四十劫乎。(见地藏经)

答:无寿数者,佛之报身。有寿量者,佛之应身。无寿数之涅槃,谓之无余涅槃。有寿量之涅槃谓之无住涅槃。

问:法身佛遍一切处,何以凡人无感触。是否一佛有一法身佛。果尔,则法身佛将互受影响矣。究作何解。

答:凡人在迷,故无所觉。法身无相,诸佛共证法身,亦无一异。如空合空,有何影响。

问:经载佛说法时,各处佛菩萨前来赴会。此佛菩萨是否皆为赖耶识体。但文殊弥勒千二百罗汉,则系肉体。如此神入杂凑,且有时互相谈话,实难思议。又法华经多宝塔中之佛,南天铁塔之金刚萨埵,是否为长期入定之肉身。何以又会说话。

答:佛说法时,赴会之菩萨,与凡夫接者系化身,与菩萨接者是报身,与佛接者是法身。法华经多宝塔中之佛亦然。金刚萨埵,是入灭尽定之肉身菩萨也。

问:罗汉入定上升兜率问弥勒,是神识升天,肉身犹在人间。世尊升忉利为母说地藏王经,尔时文佛尚未入灭,如何升天。或神识上升,或肉身飞行自在,殊多疑问。观世尊到频婆娑罗王幽闭之所,说法竟,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既云足步虚空,是肉身亦能上升,不仅神识升天也。仙能飞升,何况于佛,然否。请开示。

答:入定升兜率,是神识升也。佛升忉利,是乘神足通升,肉身升也。故优填王慕佛而造像,及佛从忉利下,而有王及群臣迎佛之事。足征是肉身升。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中的佛身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