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母

第14页
学佛:修心是一门技术-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修心是一门技术

学佛网阅读(671)评论(0)

修心是一门技术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心所生的虚幻假象,但芸芸众生信以为真,颠倒地将其执为实有,导致各种痛苦此起彼伏。 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它可以让一切可能变成不可能,也可以让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 常言道:“一切世间事,串习无不成。”就像...

学佛:不要临“死”抱佛脚-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不要临“死”抱佛脚

学佛网阅读(784)评论(0)

不要临“死”抱佛脚 假如从20岁就开始修行,到了80岁时,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但这一生若迷迷糊糊就过了,临死却希望时光倒流、重新做人,那时已经没有力气了,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我曾看过一则小故事: 有两兄弟,住在80层的高楼上。一次...

学佛: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

学佛网阅读(666)评论(0)

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 人老了,就变成了孩子。所以,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失,比如天天打麻将、喝酒、吵架,那么子女应当好言劝解,不能语言犀利、态度强硬。 一次,我听一个年轻人说:“今天我父亲做的事很不对,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顿。”当时,他一副很...

学佛:孝顺并非只是给钱-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孝顺并非只是给钱

学佛网阅读(835)评论(0)

如果认为“孝”就是养活父母,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没有用心恭敬他们,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有些人在父母年老后,每个月寄一点钱,就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这并不是“孝”。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

学佛:“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

学佛网阅读(811)评论(0)

“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 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语言是非常关键的,要想交流达到最好的效果,彼此之间应该多说让人欢喜的话。 佛经云:“故当说柔语,莫言不悦语。若说悦耳语,成善无罪业。”若说柔和的语言,不但不造罪,功德还会增上。反之,假如以刺耳...

学佛:哪些“闲事”必须管-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哪些“闲事”必须管

学佛网阅读(1.60K)评论(0)

哪些“闲事”必须管 在过失方面,与自己无关的闲事,就不要管;但在利他方面,即使与己无关,还是应该去关心。 有些人在吵架时,常会说别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意思是,跟你无关的事,就不要多管,以免惹祸上身。 古人也讲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学佛:闭嘴-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闭嘴

学佛网阅读(1.66K)评论(0)

闭嘴 “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时被理解为真实,其真实语有时又会被误认为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难以成办,诸弟子应闭口寡言为妙。” 我们说一句话时,先应考虑这话该不该说。毕竟,话一旦出了口,就覆水难收了。 有些人说话不...

学佛:多说话有好处吗-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多说话有好处吗

学佛网阅读(961)评论(0)

多说话有好处吗 “癞蛤蟆和青蛙,白天晚上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皆为之振动,人们早早就起来了。所以,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论是...

学佛:“说法第一”-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说法第一”

学佛网阅读(653)评论(0)

“说法第一” 发心若不是为了自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一种取巧,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掌握这种智慧,做起事定会事半功倍。 说话掌握一定的技巧,也是利益他人的一种方便。 比如,对医生一直讲天文学,他肯定不想听;或者,对一个不太聪明的人,...

学佛:请别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请别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学佛网阅读(1.51K)评论(0)

请别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凡能伤人的恶劣言语,纵然对怨敌也不要说。否则,就算你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但你所骂他的那些话,就如同空谷的回声一样,终会成熟在自己身上。” 对于相貌丑陋的人,公开宣扬他们的缺点; 对生理有缺陷的盲人、聋人,当...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