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说:空空而来,怎能空空而去
修行好的人,死亡时犹如媳妇回娘家,高高兴兴地;修行中等的人,死亡的时候,没有恐惧,非常坦然;修行差的人,也应该做到无悔而死。 我们现在之所以回避死亡,是因为不敢面对死亡。人们对不愉快的事最常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回避,实在回避不了的时候,就开始恐...
修行好的人,死亡时犹如媳妇回娘家,高高兴兴地;修行中等的人,死亡的时候,没有恐惧,非常坦然;修行差的人,也应该做到无悔而死。 我们现在之所以回避死亡,是因为不敢面对死亡。人们对不愉快的事最常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回避,实在回避不了的时候,就开始恐...
人生应该拥有七圣财:1.信仰;2.布施;3.戒律;4.广闻佛法;5.有惭;6.有愧;7.智慧。 七圣财之一:信仰 信仰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不仅出家人需要,在家人也需要,要是没有它,你所有的财富都不算是财富。 信仰什么?信仰因果不虚,信仰有前世...
我无论到哪里去,都有那么多的人尊敬我,信仰我,对我那么好。而且有那么多的人发自内心地爱护我,为我的健康、为我的一切担心的人成千上万,如同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我,为什么?因为我有二百五十三条庄严的戒律。” 在我们的习性当中,潜伏着无数前世所...
一个人戴着价值百万的钻石行走于外,是很危险的,会令人起嫉妒心与占有之心。然而,若是携带着完美的言谈举止和起心动念,无论行至何处,都会受人尊重爱戴…… 曾经有人很好奇地问我:“你什么时候出家的?” 我说:“八岁就出家了。” “那你现在是干什么...
在世间,你盼公平还不如盼和谐,因为世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比如一家人吃饭,有的人可能吃两碗,有的人就只能吃半碗,这不就不公平了嘛,哪有公平啊?难道你这一点也计较?所以,宽容才是最公平的! 一个人如果只看别人的过失,从不去观察自己的缺点,注定...
释迦牟尼佛曾在经中说过: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座山的每一粒尘土可以数清楚,可是随喜的功德是数不清楚的。 不须太大力气而能做极广大功德者,便是随喜。 何为随喜?随,随念其功德。喜,生起非常强烈地欢喜心。随喜自己的功德能令功德增长,随喜他人功德,能生...
1.离酒;2.学会很清净的生活方式;3.不损害他人的利益;4.上敬、下慈、周围柔;5.对上、对下、对周围的人进行布施;6.以慈悲的心来供养所敬之处。 有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 “离酒清净命,不损恭敬施, 慈心供所敬,如是即善法。” 第一...
和尚要做两件事:第一修改心,第二弥补心的漏洞。” 有一次,我乘飞机从沈阳飞往成都,在机舱里碰到一位先生,当时,他看见我的穿着后非常好奇,就问:“你是不是学佛的?” “那你是不是和尚?” 我说:“是呀。” 然后他就向我问起很多稀奇古怪的问...
活在世上,我们要看别人的恩、别人的功德,可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别人如何对我不好,如何害了我,基本上都是他人的坏。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常常看不到别人的恩和德呢? 第一,因为我们人与生俱来或多或少都有嫉妒的毒在心头,所以,必然会挑剔这个...
人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仰慕,都希望他人顺从和赞叹自己,可是,若没有人跟自己过不去,总是损害自己的利益,我们又从何去练就一颗宽容之心、包容之心、成就忍辱的功德呢? 我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经过一番磨砺,具备在各种条件下解决所遇到任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