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宣化上人是哪位菩萨转世(宣化上人的前世是谁)

学佛百科2023-05-202766

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在农历五月初十恭迎圆寂日,有什么意义?

从1995年的农历五月初十开始,我国佛教又增添了一个特殊的忌日,因为这一天是宣化上人圆寂的日子。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佛教弟子和众多居士,都在五月初十恭迎宣化上人圆寂日。

第一、宣化上人生平

1918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在东北黑龙江省双城县,有一位与佛教有缘的上人出生态档,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宣化上人的白玉书。

他的父亲和母亲是地道的农民,其母白太夫人胡氏笃信佛教,数十年如一日茹素念佛,这对白玉书的影响不言而喻。

据说胡氏在怀上人之时,曾向佛菩萨虔诚祈愿,并且在生上人前梦见阿弥陀佛,所以民间又有宣化上人乃阿弥陀佛转世。

虽然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公允,但却为宣化上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他从小因耳濡目染,遂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

宣化上人19岁时,其母胡氏仙逝,守孝三年期间剃度出家。在此之后发“十八大愿”,并且日中一食足以体现出礼佛之心。

相传与宣化上人有关的灵异之事非常多,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他却被称为“奇僧”。

第二、宣化上人事迹

1948年,宣化上人30岁时,曾蒙虚云老和尚传法并赐法号宣化。在广州曹溪南华寺的日子里,宣化上人曾任南华寺戒律学院监学。并且潜心学习虚云老和尚为他传授的禅宗法脉,这也为他后来取得的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

1962年,四十四岁的宣化上人,在香港逗留了十数年之久。然后又赴美弘法三十多年,他在美国建立了很多佛教道场,并且宣讲大乘经典三十多回。世界各地徒众近千万人,都曾接受过他的佛法布施,并找到了人生的信仰。

宣化上人在万佛城和各地道场树立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六大宗旨,身体力行,教化有方。

在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地创办佛教道场二十七所,在万佛城办有中、小义学及法界佛教大学。

作为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他曾不遗余力的到各处弘扬佛法。曾先后抵达香港、美国弘法,作为在美国建立三宝第一人,宣化上人曾在美国建立“万佛城”,目的就是为了佛法普渡。

现在美国西岸依然有众多信徒,并且将宣化上人当做祖师供奉。可以毫不夸的说,宣化上人是将佛教,传入西方世界的先驱者之一,因为他的佛教才能在歼空美国西岸生根。

他一生中弘化东西方弟子不计其数,为佛教在东西方发展氏闭瞎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从我国漂流过海到美国弘扬佛法的先行者,他的贡献绝对不能用三言两语带过。

第三、宣化上人的贡献

宣化上人曾用毕生所学,撰写了《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六祖法宝坛经浅释》,时至今日依然被众多佛家弟子奉为经典。

谈起他的贡献,总会让人滔滔不绝,作为汉传佛教在北美弘法的先驱者,就足以证实了他的巨大贡献。

如果从佛学思想上来讲,宣化上人信奉多元化礼佛。他提倡禅、教、律、密、净五宗,应该打破门户之见,共同为佛教发展做贡献。

这一点其实也对佛教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宣化上人特别重视弘法,并且一生讲法、讲经甚多,可以他一生都在弘扬佛法。

1995年6月7日宣化上人,在洛杉矶圆寂,留存舍利子。宣化上人的一生都在讲经的路上,他特别重视“羼提波罗密”,也就是忍辱自持。忍饥、忍渴、忍困、忍苦,这才是修持上的“增上缘”。

关于修行和修道,宣化上人说:“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而“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最后用一句宣化上人的修佛妙语:“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这句话作为宣化上人的修佛思想,其实早已经融入到了他的血脉之中,只有“忍”一切才能修真佛。

结 语

宣化上人去世于农历五月初十,这一天也被人们当做恭迎宣化上人圆寂日。仔细想一下宣化上人的生平事迹和贡献,不难发现作为佛祖选中的代言人,他不仅时刻谨记弘扬佛法的重任,而且还为现代佛教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思想契机。

宣化上人是古观音再来 难道观音有新旧之分吗

古观音的意思是正法明如来,观世音菩萨过去已经成佛,名号正法明如来

释妙乐女法师,她是佛祖的化身,得到她的加持无比荣耀啊,阿弥陀佛

法师是不是佛祖的化身这并不重要,关键是看这位法师凯亮蔽在做什么。妙键悉乐法师慈悲喜舍、救苦救难、盯州严守戒律的苦修精神和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也许在很多人心里她就是一位菩萨吧。

宣化上人开示:听到佛经和佛曲会哭的,都是在前世做过僧人,或者修行过。(这个前世不仅仅是指上一辈子,

一般来讲很多人听到佛经会哭是因为誉型本人是具有灵性的猜乎,这样的人更适合修行,如果没有把握这一世的机会以后就庆兆猜很难再有这样机会了

地藏王菩萨是谁,是唐僧,唐三藏吗?

地藏王菩萨,曾音译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据《地藏本愿经》记载,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牟尼佛已灭度,弥勒佛未生之前,要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释迦牟尼佛赞叹地藏菩萨说:“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察困姿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败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唐代时,新罗国僧人金乔觉(公元696(庚寅年—794年)在九华山潜心修行,圆寂后葬于神光岭的真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尺漏》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容貌酷似地藏瑞相,认定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者络绎不绝。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1096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