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珠念佛时可以越过佛头吗(念珠可以越过佛头么)

学佛问答:用佛珠念佛号的时候,是不是不能过佛头
不是这样的 根本没有佛头这个说法的 都是后人编的 计数就是计数 无所谓的
使用念珠时不宜越过佛头[母珠]吗?
藏人的传统信仰(非指藏传佛教),一如中国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迷信的成分比较多。藏人认为佛头代表佛,为了代表敬意,所以不越过佛头,越过不越过只是心理的障碍而已。佛是无所不在的, 佛门有一偈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生西法师:念珠能不能越过佛头
念佛拨念珠计数时,不能越过佛头,拨至佛头要往回返,是这样计数的。
请问使用佛珠念佛时,是否可以越过母珠?
是不能越过母珠的。
持珠的姿势,亦可分为二种,单手持珠与双手持。单手持珠,大多用于站立、经行的时候;而双手持珠则是打坐时经常采用的姿势。其方法是将佛珠置于两手之间,呈交叉状,把母珠放在一侧,掐捻一周,回至原处即可。其实,根据《佛像图鉴》一书记载,历来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势皆无定法,左手、右手、单手、双手、提高、垂下、平胸、齐膝,各种动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强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过程中,经常有人会遇到要不要跨过“佛头”(母珠)这类问题。因为在经典中曾有:
珠表菩萨之胜果,于中间绝为断漏。
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以表无量寿。
慎莫蓦过越法罪,皆由念珠积功德。
经有记载,故而才有此一说。假如念诵者,纯以佛珠作为记数的工具,则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计算在内,念诵时轻轻捻过便是。如是念诵的人,除了把佛珠当作精进、记数的工具外,还希望藉着它来体悟更多佛理的话,当手捏到隔珠的时候,可用“佛、法、僧”三宝,或“戒、定、慧”三学来观想,当手掐到母珠的时候,也同样可以观想佛的相好光明,同时再逆时针朝相反方向捏念,即可解决此类问题了。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
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6]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更多资料参考:
1080颗佛珠的念法可以越过珠头吗
不可以!任何的佛珠的珠头都不能越过!珠头代表的是阿弥陀佛!越过是不敬的!不论上面有没有字、或像都不能越过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119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