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珠计数是什么意思(佛珠计数是什么意思啊)

学佛百科2023-06-2372

本文导航:

【念珠】佛珠多少颗为宜?佛珠的颗数含义是什么?(菩提子颗数)

1、如道教的念珠,有81颗,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颗,是用来念诵《圣母玫瑰经》,伊斯兰教的念珠,有33颗,转三圈正好是99,是用来念诵“安拉真主”的九十九个名字,佛教的念珠一般有108颗,代表除灭108种烦恼。

2、颗菩提子:通常佩戴1颗菩提子的人们,都会选择高品质高价值的稀有菩提子,既象征着佩戴者的艺术审美品位,有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3、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多少颗代表什么意义呢?

颗:代表十二因缘与缘主本元因果轮回的关系。 14颗:代表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令众生同享共得。 15颗: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与缘主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16颗:代表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赋予众生相。

佛珠颗数代表的意义如下:10颗佛珠在佛教的诸经中代表着种种十利。而这十利指的是:乞食十利、禅定十利、粥有十利、精进十利、多闻十利、布施十利、持戒十利、慈忍十利等。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佛珠颗数代表的意义如下:十四颗。十四课佛珠代表的意义是十四无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八颗。

佛珠的颗数根据其不同的含义,有9种,分别是: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进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进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佛珠的颗数和不同颗数代表着什么意思?

1、颗:代表十二因缘,是因果循环的十二个重要过程。 13颗:代表十二因缘与缘主本元因果轮回的关系。 14颗:代表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令众生同享共得。 15颗: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与缘主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2、佛珠颗数代表的意义如下:10颗佛珠在佛教的诸经中代表着种种十利。而这十利指的是:乞食十利、禅定十利、粥有十利、精进十利、多闻十利、布施十利、持戒十利、慈忍十利等。

3、(9)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简介 (1)佛珠是佛教徒用来念诵计数的法具,从其出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佛珠手链的历史源远流长。

4、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5、佛珠的长珠,是固定数,即108颗,加佛头一颗,共109颗。小珠子,也有216颗的。但手珠或者说手链,因为是戴在手腕上的,数目就不固定,是根据珠子的直径大小定数目变化。

佛珠颗数代表的意义

佛珠颗数代表的意义如下:十四颗。十四课佛珠代表的意义是十四无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八颗。

佛珠颗数代表的意义如下:10颗佛珠在佛教的诸经中代表着种种十利。而这十利指的是:乞食十利、禅定十利、粥有十利、精进十利、多闻十利、布施十利、持戒十利、慈忍十利等。

颗:代表以小见大的义理,三十六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 42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四十二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五十四个阶位,十信、十住等五十阶位,加四善根位。

佛珠的颗数有什么讲究?

1、颗:代表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36颗:代表以小见大的义理,三十六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42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四十二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2、颗:在佛教中,21颗手串象征着福报,也是祈福和祷告的标志。27颗:在印度教和佛教中,27颗手串代表宇宙和宇宙的力量。54颗:在印度教和佛教中,54颗手串代表一年中的周数。

3、颗佛珠:象征着一切的开始和结束,表示一切都是相对的,无始无终。3颗佛珠:象征着佛、法、僧三宝,也代表着佛教中的三学:戒、定、慧。6颗佛珠:象征着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的54个位次,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四善根。

5、佛珠的颗数有什么讲究? 108 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1942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