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藏地佛珠(藏地老佛珠)

学佛百科2023-03-1785

藏传佛珠、汉传佛珠、流珠、朝珠,到底区别在哪里?

市面上常见的文玩珠串

市面上常见的文玩念珠分别是汉传佛教的念珠、藏传佛教的念珠和道教的流珠。

从年限上来看,2000年前汉传佛教从印度传入内地,1400年前藏传佛教从印度传入藏区。虽说同属一个源头,然而单佛珠法器而言相差还是挺大的。

——汉传佛教的念珠

汉传佛珠风格较朴素,形制简约,配饰少;

珠子的选择上讲究色调统一,一般为108颗圆珠;

大多佛珠只有3颗隔珠(每27颗加一颗)或者没有;

材质多用木质或者菩提子。

这种类型的文玩款式戴在手上给人以内敛、清净,而藏传佛珠就显得隆重,重视仪轨,佛珠花样很多。

——藏传佛教的念珠

藏族佛珠形制多样,给人以粗犷豪放感,配饰多而且比较名贵;

佛珠数量很多是110颗,而民间很多是100-108粒不等,珠子形状椭圆,扁状等都有;

佛珠的隔珠可以是3、9、11等多颗隔珠;

材质多用凤眼,宝石,蜜蜡等,民间最多的是老椰壳和老紫檀,而藏地独有骨质佛珠,比如用高僧的眉间骨做成念珠,穿佛珠的线藏地可以用皮绳等。

——道教的流珠

大家都知道佛家有珠子,不知道道教也有,《太玄金锁流珠引》有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其实念珠并不只属于某一个派别,在很久之前的中西文明宗教中就已经出现过了,如天主教用59颗玫瑰念珠来念诵《圣母玫瑰经》。)

道教流珠蕴含了道教的宇宙观念,如12颗代表十二雷门,24颗代表二十四气,28颗代表二十八星宿,32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36颗代表天罡生煞之数,81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流珠与佛珠很大不同的一点是,道教流珠的首珠“诸星之首的北斗”是不可跨过的,拨动到它时要掉头,不像佛珠念经时朝别外一个方向轮回转动。

朝珠

清朝的皇家笃信佛,因此出现了朝珠,作为高贵的礼仪配饰,通常在朝堂使用个,或是重大的仪式上。

朝珠一般是108颗,每27颗穿入一粒大珠,共4颗,据说代表四季;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向皇帝跪拜时,只要朝珠碰地,即表额头触地,因此珠串越长,俯首叩头的幅度就越小,算是皇家对高官的恩赐。

其上有小挂珠3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男女佩戴有别,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反之为女;中间的长坠垂于背部,这一点更佛珠完全不一样。

朝珠的样式多而纤巧,是所有珠子里最美丽的,静静的来欣赏一下。

藏传佛教100颗念珠的含义

索达吉堪布对念珠的开示

今天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念珠的简要的功德。念珠是一个很重要的随身携带的加持物,所以我们要明白念珠的作用,使用方法和功德等等。

一, 什么叫念珠

藏文”长瓦”。有惦念、想念的意思,也有相续不断的意思。其本体表示恒常不断地忆念上师、本尊、空行;或者上师、本尊、空行等祖传师不断垂念的意义。修行者通过这个一样法物来随时忆念上师、本尊或佛。它一个表示物。

当我看到一个居士手拿念珠,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修行人。而一个自称多年的修行人,手上连一个念珠都没有,是否真的修行人都表示怀疑。虽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是也可以作为推断行为的根据之一。

二, 念珠的分类

念珠总的类别可以包括在息增怀诛的四种事业中。

息业,用来消除业障,一般颜色为白色。材质可以是珍贵的宝珠,如水晶、钻石、珍珠等;

增业,为了增上财富、福德等,颜色一般为黄色,材质可以是黄水晶等。

如在金刚萨埵法会为了消除罪业,就用白水晶念珠,而修黄财神法用黄色念珠;

怀业,为了得到人或非人的护佑,可以用珊瑚玛瑙等红色的念珠,如学院的某些法会就会用红色念珠,又比如修大自在祈祷文就用红色的念珠。上师如意宝基本上都是拿着红色的念珠(珊瑚,红宝石,红水晶等材质)。

诛业,为了辟邪、谴除违缘,修一些特殊的事业时用蓝色绿色或黑色的宝石(如蓝宝石),比如修一些莲师的法门。

天珠、菩提子等则适用于各种事业。

总而言之,不同颜色不同材料可以归纳分为息增怀诛四种事业。有些上师有一大袋念珠。修不同的法有不同的念珠,但是也有上师就一个念珠修所有的四种事业。

三, 念珠的数量

有些经典中讲1080颗,也有说100颗的。通常说是息业100颗,增业108,怀业50,诛业60,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息业100颗,增业108颗,怀业50颗,诛业20颗。通常念珠的数量是108,106,102和100颗的。所以若一串念珠是108颗不满或者多几颗也没有什么关系。但藏地民间有种说法说,不要99颗左右,因为不满100,好像不圆满。有时候有些人的念珠用的时间长了,也会断掉,然后到处去捡,但是也不一定。有位上师曾有说过一个日本的出家人对威仪很注意。一次去演讲的时候,日本和尚的念珠断了,很多人都在下面捡,但是这个日本和尚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

四, 念珠串连方式

念珠串的线不能太粗(用起来不方便,藏地说可能会修不起来)或太细(藏地说法是容易出现违缘),也不能太长(否则珠子之间隔得太远,藏地说法是会让修证不圆满)或者太短了(拨不懂,藏地就会修不起来)。线也有息增怀诛的说法,但不是最重要的。主要在使用的时候不要太长太短,或者太粗太细。

五, 念珠佩戴方式

按照经典说,可以放在头巾上(谴除身的障碍),或者挂在脖子上(谴除语言的障碍),戴在手臂上(谴除心和风脉明点的障碍),这三种都可以。使用的时候用左手拨珠。特殊情况时,双手也可以。很多人喜欢用右手,也许没有什么很大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一般经典里都是说用左手。

六, 开光加持

开光加持时,将念珠放着,将里面的木珠竖起来。观想一切万法皆为空性,自己心间有嗡阿吽放光,迎请本尊降临加持。念诵嗡阿吽108遍,缘起咒以及开光咒来进行开光。将念珠的佛头观想为主尊,其它为眷属。

念珠相当于我们修行的所依,如同军人有一些特殊的标识,医生亦如是。作为一个三根本的修行人,念珠也表示一种身份,或纪念修证的标识。念珠也可以称为三宝所依——佛头为佛宝,线为法宝(连绵不断),一串串的珠子是僧宝。使用念珠可以表示想念着三宝。

七, 念珠的功德

作为修行人,念珠应不离身体。平日带在脖子上,睡觉时放在干净处,平日不要跨越,要恭敬。放在干净处很重要。《佛说木槵子经》中讲过毁坏烦恼障和报障需要使用108颗的念珠,特别是木槵子(印度的一种树)做的念珠,念诵三皈依或者佛号咒语十遍、二十遍、百千遍,甚至万遍,若念到百万遍,其它人哪怕听到这个人的名称都不会堕落。

唐时有一个和尚一开始用其它的东西计数,后开始使用念珠。表面上虽然看不出来一个人的外观有什么变化,但是念的咒语佛号越多,其相续中的功德越大。最重要的是别人看到他、想到他、接触他都可以不会堕落。

也有经典中讲念珠中的佛头不要跨越。汉藏都对此有些争论。汉藏的一些大德也都有翻越的,但是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一些解释方便吧。念珠最多的1008个,最少的也有几颗。

《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这个经典比较短,但是作为佛教徒最好还是明白这个经典。经典中文殊菩萨讲到念珠的不同类别。并说所有的念珠中功德最大的是水晶念珠(功德成亿倍增长)与菩提子(无量增长)。经中佛陀宣讲了为什么菩提子有这么大的功德呢?从前有一个外道有邪见,常诽谤佛。因他的孩子被非人所杀非常伤心,他想如果佛陀这么有功德,虽然佛陀已经涅槃但是菩提树仍在,若能复活我的孩子自己则皈依佛教,于是将自己孩子的尸体放在菩提树下一心一意祈祷,经过几天后,他的孩子活了过来。他也皈依了佛教。所以若能有菩提子最好。但真正的菩提子,根据佛经所言,是要金刚座菩提伽耶的菩提树的菩提子最正宗。只是由于战乱,金刚座的菩提树也被转移到斯里兰卡。所以现在的菩提树的菩提子是否真的也不一定。现在许多商人为了谋利,什么东西都叫菩提,并标明高价。他们说的各种菩提也许是菩提树类的一种。有些人可能买了很贵的菩提子。但是我自己的也是五台山的菩提六道木,虽然我也翻了很多经书,但是没有找到六道木具体的功德。但是不论是真正的还是其他的菩提子,只要带在身上,不论做什么都三倍增长,哪怕不做什么也会有功德。

虽然菩提子的来源很重要,我去曾印度买菩提子,最近也有些人去尼泊尔买菩提子,很贵六万,二万的,回来后说但愿是菩提子;不管怎样,水晶念珠也是很好的,功德也是相当大的。希望我们不论是出家人,在家人,尤其今天在网上听课的初学者,应该随时带着念珠,除了一些身份比较特殊的人。现在有许多不信佛的人,比如明星也喜欢带着念珠,是一种时尚,或者善良的标识。但是作为佛教徒,不仅仅将它作为装饰品,而是将它作为修行中最好的一种方法。上师如意宝经常在学院要求大家戴念珠。上师不论去何处,念珠都不会忘的。上师去演讲时都会先找念珠在哪里。现在我们有些学佛的人,感觉念珠和自己没关系一样,很可惜。上师如意宝有一次在宿舍里,我们十几个人去拜访,法王一个个人检查看看有没有戴念珠,个别没有戴念珠的人都吓坏了。所以只要法王在世时,学院的僧众都会戴着念珠。但是现在我看到戴念珠的人越来越少,带苹果手机的越来越多。希望这次开示以后,不论在哪里,大家都会带着念珠。如果身份或者所住的群体实在不方便,可以带个计数器。但是从功德上来讲,还是念珠好一些。

念珠我看不仅仅是佛教,道家也有念珠,代表老子81种幻变的81颗。伊斯兰教33颗,念3圈正好99,代表阿拉的99个名号。也有66颗的。很多人以为带念珠就是新迷信,我微博也发过类似的故事,一个人看带念珠的人以为是迷信,后来自己也惭愧。

念珠有非常大加持力,他其实是本尊相应的工具,与上师和所修的法相应的。一个带念珠的人应该会时刻念佛,念咒的。而不带念珠的人的修行也许不怎么好。所以我希望学院和相关的居士能随身带着念珠。每次我看不到念珠时很失望。

有时候去大学演讲,他们要我取下念珠,说是学者身份,有念珠的话宗教味道太重,但是我回复说“我是一个拿念珠的学者”(众笑)。但是这个只是他们不习惯而已,如果连念珠都不能拿,那我就不去讲了。

我们去五台山的时候,法王讲了一些六道木的功德。有些人也许以为我今天要宣传菩提子(众笑)。五台山的六道木比较便宜,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降龙木" "六道子",可以断除障碍与毒害。六道代表六般若,或者六字真言等许多意义。有次我去五台山时给当时每个人了一串六道木,但是质量好像不是特别好。后来有人寄给我一串不错的,我所有的财产中我对这个念珠有点执着,其它的说实话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这个念珠已经随身很多年了;虽然我对于其它的本尊修法也有些其它的念珠,也都带了十年五年左右。

对于有些上师寺院加持过的念珠,要把它当做佛陀,三宝的所依,不要离开。通过这种表示可以让自己慈悲和智慧增长。一个人的行为的增进与一些特殊的缘起物也有一些关系。念珠也可以当做本尊想。

经密续以及一些伏藏品中对于念珠的功德有详细的讲解。有些人就特别喜欢反复加持物品。其实加持一次就可以了,否则也是给其他人增加麻烦。我的念珠是上师如意宝从前在成都加持过一次的,我就一直带着。有次我在坛城那边,有一个我熟悉的领导在那里,他突然跑过来拿跑我的念珠,我就一直追着他跑到坛城。他想要我的这串念珠,我说这个不能给,其它的都可以给,我还是抢回来了,我说“你作为一个领导抢别人的念珠干嘛”(众笑)。

请问藏传佛教的念珠跟汉传佛教的念珠有什么区别?

佛珠对修持佛法的人主要有“加持”作用,佩戴它不仅能时常提起“忆佛、思佛、念佛”的念头,而且佛珠还是“佛理、佛义”的载体,所以无论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很重视佛珠,从这一总体上来说,佛珠并无不同,只是由于藏传和汉传修持的法门不同,所以还是有一定区别,藏传佛教的佛珠在“身、口、意”三密的加持上比较强。

因修法法门的不同,用于修法时持用的佛珠材质也不同,这一点藏传佛教更加重视,如藏传密宗的四大法,息灾法以白色珠为主;事业法以黄色珠为主;爱敬法以红色珠为主;降伏法以蓝色、黑色珠为主。

而汉传佛教则主要在显明的“佛理、佛义”上加持,显、密在佛珠的形态上也有所不同,但实际意义并无差别,都是用来念佛持咒的计数之用。

藏地的佛珠的确跟汉地的佛珠一样,都是修行的法器,也都可以承载几十万遍佛号,密咒加持的愿力,但在一些细节上还确实存在一些不同,尤其是在藏地民间,首先佛珠的形状,汉地大多以圆珠为主,藏地圆珠,扁珠,算盘珠,切片等等形式各异。

再说颗数,汉地的佛珠一般都是足数的108粒,藏地行者很多是110粒,而民间很多是100-108粒不等,因为在藏地念心咒跟汉地念佛号一样,要十万几十万的念,所以一圈下来记为100(只要过100就被视为足数),然后有计数器来记载更多的遍数。

隔珠,汉地好多佛珠只有3粒(每27颗加一粒)或者没有隔珠,但是藏地可以有3、9、11等多粒隔珠,而且颜色以鲜艳的颜色为主,比如红珊瑚 玛瑙,绿松石等。

最后说说材质,汉地多用星月菩提,或者木类的佛珠,也有用宝石类的,藏地中菩提类最多的是凤眼,宝石类是珊瑚,蜜蜡等,民间最多的是老椰壳和老紫檀,而藏地独有的是骨质角质的佛珠,甚至有人骨念珠。其次穿佛珠的线藏地可以用皮绳,也可以根据修法不同而采用不同颜色的线绳。

西藏人最喜欢用什么材料做念珠

西藏人最喜欢用凤眼菩提和星月菩提做念珠。因为凤眼菩提这是西藏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每一粒上均有类似凤眼的自然图形,象征祥瑞、博爱、悲悯、觉悟、智慧。

老星月菩提佛珠,酥透油润的表面会出现丰富的裂纹,犹如瓷器釉层中美丽的冰炸开片,佛珠表面更会变为金珀般的半透明状,润泽奇绝。

西藏最神秘的念珠

在藏地的念珠中,由人头骨磨制的嘎巴拉念珠最为秘密。在过去,不要说俗世之人,就是普通的西藏僧人也不会轻易见到嘎巴拉念珠,上世纪中叶,原本深藏寺庙修行地的嘎巴拉念珠,渐渐流入俗世,为收藏爱好者所见。

请教; 藏传佛教佛珠都是算盘珠么? 每粒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 多谢指教

佛珠根据佛教流派不同还是有些区别的,您说的算盘珠一般多出现在藏地(现在汉地也有不少不过多被用来做手链,真正念佛的人并不多),不论是菩提子,木类还是宝石类的佛珠,天然算盘型的很少,大多是人工打磨的,很多材料比如凤眼,星月随形打磨成算盘比圆珠要容易些,所以在过去手工条件的限制下,藏区的佛珠大多数是扁圆,算盘,桶珠,鼓珠,藏地有一种人骨念珠,其中头骨,指骨,腿骨常被用来做成念珠,其中指骨做成圆的不可能所以才有以上形状的出现。不过目前藏地好多大德和信徒也开始使用圆珠,而汉地一些信徒也开始使用算盘珠,这正是佛教虽有不同流派但本是同宗的体现。综上回答您的问题:藏式的佛珠不都是算盘,也有圆的,桶形,鼓型等其他形式,制作佛珠材料很多,其中大多都是需要加工打磨才能做成算盘珠。

藏传佛教骨类佛珠的意义

藏传佛珠念心咒念佛号,佛珠在身口意三密的加持上比较强,要十万几十万的念,所以一圈下来记为100(只要过100就被视为足数),然后有计数器来记载更多的遍数。三 隔珠,也有3,9,11等多粒隔珠,而且颜色以鲜艳的颜色为主,比如红珊瑚 玛瑙,绿松石等,另外菩提类最多的是凤眼,宝石类是珊瑚,蜜蜡等,民间最多的是老椰壳和老紫檀,而藏地独有的是骨质角质的佛珠,甚至有人骨念珠。其次穿佛珠的线藏地可以用皮绳,也可以根据修法不同而采用不同颜色的线绳。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240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