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珠怎么种(佛珠怎么种植方法)

学佛百科2023-03-2479

怎样制作佛珠

珠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台钻加佛珠刀头上下双面进刀,然后打磨成型;二是车床加弧形刀头一次成型,但是必须先做好相应规格的长条型料子,以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如果是自己在家动手的话,建议制作一些材质较软的料子,玛瑙、玉石类的原料因为硬度较高,没有专业工具,请不要轻易尝试。

佛珠108颗怎么串图解

1,首先你要找一根穿佛珠的素线,依次将佛珠穿入其中。

2,隔珠:在第7颗、21颗、54颗、87颗、101颗用其他颜色或大小的珠子隔开,称为:隔珠或数取。

隔珠所用的数量和方式,常见的隔珠的数量有1个,2个,3个,4个,5个,7个,9个,11个等等。

一般来说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数量可以采用1到3颗不等,并且不计算在108颗之内。

54颗的佛珠要在第27颗前加隔珠,27颗、18颗的佛珠则要在每9颗加一粒隔珠。

3,佛头:整串佛珠穿好后开始穿佛头

佛头是有三个孔的,将两端留出的线一次从佛头两边穿入中间孔。

4,弟子珠: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10颗20颗居多。采用10进位,将弟子珠系在佛头的另一端。

5,记子留:在弟子珠的末端系上记子留。

最后的记子留可以是稍大的一些珠粒或者饰物,也可用金刚结代替,目的是防止弟子珠滑落。

108 颗佛珠—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佛珠—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佛珠—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佛珠— 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 佛珠—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佛珠 —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 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佛珠的有哪几种?

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 色亮丽者而为之。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 子珠的色泽必须均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做。同时,子 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误差。 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 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 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的庄重。 下面介绍一下佛珠的各部位名称。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有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 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 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或流苏的作用。 隔珠,又称作 “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 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 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系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 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佛珠的数目。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 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佛珠的养殖方法

佛珠又叫珍珠吊兰,是一种多肉植物,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佛珠的养殖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佛珠怎么养

1、种植:植株根系很浅,可浅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垫底孔,并铺上一层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气和滤水性(尤其是现在常用的塑料盆栽植的情况下),土壤最好用腐叶土(秋冬树木的落叶拌入一定量的碎土露於阎冒肽曛烈荒昙纯捎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约为1:3左右)。

2、温度:性喜温暖湿润,较耐寒(江淮地区栽培时可耐0℃的低温),耐高温,最适温度为20℃~28℃左右。高温和低温时都生长缓慢,尤其是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几乎休眠,应少浇水施肥,否则易烂根--这也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

3、浇水:由于叶肉质,多汁,故耐旱,栽培中浇水应宁干勿湿,这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天气干燥时可以多向叶、蔓喷水以弥补水分的不足,保持珠体的青翠饱满。较喜半阴,暴晒可能灼伤珠体,光线过弱则生长不强。

4、施肥:生长旺盛的春秋季应薄肥勤施,常在叶面喷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使珠体更加翠绿肥大,提高观赏价值。

5、预防病虫害:很少有病虫害。春季蚜虫是其一,及时抹去或喷1500倍氧化乐果杀灭;夏秋季的螨虫为次,需用1000倍三氯杀螨醇杀灭。注意通风和增加叶面湿度,可减少感染螨虫。

6、繁殖:多肉佛珠可扦插繁殖,枝蔓极易生气生根,可于春秋剪下几节,一半埋入沙子或疏松的土中,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很快就会生根以供栽植。

佛珠的养护方法

佛珠隶属菊科千里光属,别名“绿之铃”。因叶子形状像极了佛教中佛珠而得名,原生于非洲西南部。

作为菊科植物,头状花序是个很明显的特征。有人说它的花期在夏季,其实并不一定。也因气候温度地域而异,像我们家的佛珠在冬季也开花呢。不过我们家的佛珠养了有一定岁数了。

它跟情人泪一样喜欢匍匐生长,而且根系浅,可选择浅系花盆,但一定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它生长。所以这是一种不在乎深度而在乎宽度的植物。

佛珠的徒长无非就是两片叶子之间的茎伸长了一点,基本不影响它的样貌,所以在浇水这方面可随意点。基本原则就是”不干不浇,浇就浇透。“

因为要去其他城市读书,所以经常不在家。我都是把佛珠放在北向阳台上,光照是少了点,但至少这样能保证我下一次回来的时候它还是活的。如果有经常不在家的人,也可以像我这么做。

多肉基本都能叶插,但像佛珠这一类的植物更经常用剪下匍匐茎来扦插。对于佛珠的叶插,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我没试过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温度上升之后一定要试试。

佛珠的栽培管理

1、由于叶肉质,多汁,故耐旱。

2、植株根系很浅,可浅盆栽植。一般用瓦片垫底孔,并铺上一层煤渣或粗沙以增加透气和滤水性(尤其是常用的塑料盆栽植的情况下),土壤最好用腐叶土(秋冬树木的落叶拌入一定量的碎土,拌入一定沙子(土、沙比约为1:3左右)。

3、性喜温暖湿润,较耐寒(江淮地区栽培时可耐0℃的低温),耐高温,最适温度为20℃~28℃左右。高温和低温时都生长缓慢,在高温环境中几乎休眠,应少浇水施肥,否则易腐烂,如果开始腐烂了,要立即剪掉腐烂处,把健康的部分进行扦插,否则很快全部烂掉。这也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

4、春秋季应"薄肥勤施",常在叶面喷施1-3‰的氮肥和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使它更加翠绿肥大,提高观赏价值。

5、很少有病虫害,春季蚜虫是其一,及时抹去或喷1500倍氧化乐果杀灭;夏秋季的螨虫为次,需用1000倍三氯杀螨醇杀灭。注意通风和增加叶面湿度,可减少感染螨虫。

6、夏季容易烂根,浇水不宜太频繁,需用小喷壶浇灌。

如何串佛珠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是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等。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每串佛珠数目不同,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在如今社会佛珠成为了一种流行饰品。正逐渐扩大成为一种时尚配饰的趋势,即使非佛教徒,也广为佩戴。

佛珠是由母珠、隔珠、弟子珠、记子留等组编而成。不同款式的佛珠,其构成也有细微的差别,下面详细介绍下佛珠的相关组成部分。

1、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亦或两颗,母珠相当于一个主轴连接其他部分,它是用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是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主轴。旧时的母珠,内部都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

2、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

3、弟子珠相比子珠要小,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是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4、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从结构来说,佛珠可分为两大类:

单组佛珠

一串佛珠由一颗母珠和其他规定不同数目的子珠组合而成。

复组佛珠

一串佛珠,除了母珠和子珠以外,还有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等部分,甚至还有一些饰物。

还有一种说法:念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部份构成的:母珠、佛塔、子珠、节珠、记念或者计数器。络绳、配饰,流苏。下面我再跟大家进行解释。

佛塔(俗称佛头)

是指母珠的上方安置的一个圆锥状的类似小塔形的物品,称为佛塔或者佛头。

子珠

是指念珠上除了母珠以外的比较小的珠子,一般其材质相同,也有将不同的材质但是大小一致的珠子穿在一起的。

节珠(俗称隔珠)

是指在念珠上配置的瘵除去母珠以外的所有珠粒平均分开的几个比较大的珠子,以一百零八颗的长串念珠为例,就是每隔二十七颗子珠就安置一颗节珠,将所有的子珠平均分成了四分。

记捻(俗称计数器)

是指悬挂在念珠之上的两串小的珠子,一般有子珠的五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二的大小,每一串十颗珠子,一般将这两串珠子称为记捻,主要是用在长串的念珠上。

络绳(也称为线)

就是将所有珠子穿起来的绳子。

配饰

指的是佛塔下面坠的饰物,也就是弟子珠以上的部分,通常使用一些精美的小型宝石,微型木雕、蜜蜡琥珀雕件,等小工艺品编于此处,主要是祈福迎祥的作用,也有很好的美化作用。

弟子珠

弟子珠的体积一般比子珠要小一些,多用六颗到二十颗不等的数目。平均排列为两列,一般是起到装饰作用,也有一些没有安装计数器的佛珠,也可以用弟子珠计数,同时十粒为一个计数单位,和算盘同理彩用十进位,根据自身修行的持咒诵经遍数不同,也有不同的计数方法。

记子留

指的是每串弟子珠的末端系着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饰物或者珠子,也可以用绳络编成中国结来代替,主要目的是防止弟子珠的滑落,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流苏(也叫拂尘)

是一种装饰在念珠佛塔顶的线穗,其缘起是缨络上面的垂拂,汉地的信众经常将它编织成万字节或者盘长结,这两种图案就是佛教里象征正法和吉祥的图案。

佛珠的种类有哪些?

就材质而言有:菩提类,宝玉石类,果实(核)类,竹木类,珍宝类等。

就其使用而言: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信仰佛教的男女亦可佩戴)。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多采用珍贵材料制成,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333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