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礼佛佛珠(礼佛手串法器)

学佛百科2023-03-2697

佛珠是什么呀,有什么功能?

念珠主要是拿来念佛的时候数数的的,带在手腕上的功能应该也是这样.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 而是起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最初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有关记载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佛珠亦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二、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而为之。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均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做。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 “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的庄重。

下面介绍一下佛珠的各部位名称。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有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或流苏的作用。

隔珠,又称作 “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系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佛珠的数目。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三、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 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四、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佛典当中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说明:

《陀罗尼集经》卷二载佛珠质料有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载佛珠质料有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载佛珠质料有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今多以《般若经》中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为准。

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 “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

(一)菩提类

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携带一串菩提佛珠,是会给人增福无量的。《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说: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正因为菩提子有着如此深远的含义,因此,通常将许多的佛珠皆命名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二)宝玉石类

宝石,因其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属于贵重一类。比较常见的宝石种类有:水晶、橄榄石、木变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诸多品类。但这些只能算是次等宝石,远远比不上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这四大宝石名贵,因这些宝石异常珍贵,故用这些宝石来制造佛珠,多为皇室或富绅所持用,一般之人是无法得到的。

玉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包括有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方面的矿物和岩石。诸如大理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砚石等均属此范畴。而狭义上讲,玉石仅指硬玉(以缅甸翡翠为优质代表)和软玉(以和田玉为优质代表)二种。由于千百年来,玉石那种象征吉祥,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幸运的功效,以及受到“君子比德如玉,有仁、知、礼、忠、信之道”的影响,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了。

(三)果实(核)类

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的大家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人们随便就可以例举出不少的种类,桃核雕刻、核桃雕刻、橄榄核雕刻、皤桃核、金刚子、太阳子、天薏子、莲子、椰蒂、缅茄、五眼六通等,简直不胜枚举。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木患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

桃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易植而子繁,故多为人们所广泛种植。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梗可能禳恶,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成具有深刻含义的各类佛珠。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实长圆而两头尖,因其味苦涩而甘,故有 “谏果回甘”之称。橄榄核坚硬如石,是用来制造佛珠的极佳材料,并且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深红发亮,是不可多得的随身法宝。

木木患子,亦称作无患子,木木患子。木木完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枝叶如椿树,其叶对生,初夏之季,开黄色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

椰,古书中或作为“木牙”,“木邪”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果实叫椰子,可用来制造佛珠。用椰壳(蒂)来制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答案补充 呵呵 佛头是不算在里面的...

佩戴佛珠有是么讲究

现在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管信佛与否,不管是出于美观还是保佑平安都喜欢佩戴佛珠,那么佛珠究竟有什么样的来历?佛珠都有什么样的材质?佛珠到底多少颗?佩戴佛珠又有什么样的要求?佛珠对我们的修行又有多大的帮助呢?

关于佛珠的材料,说法繁多,据《陀罗尼集经》等载,有金、银、赤铜、水晶、木槵子、菩提子、莲花子、间错种种诸宝等。

有关佛珠的颗数,据《木槵子经》、《数珠功德经》等记载有108颗、54颗、42颗、27颗、21颗、14颗、1080颗、36颗、18颗等。使用颗数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亦有分别:108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14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1080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36颗与18颗的意义,一般认为与108颗相同,只是便于携带,遂3分108为36或6分为18,而非别有深义。然而上面记颗数与表征意义的差别,仅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的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经文所举示。佛珠又称念珠、数珠,为念佛号、经咒或礼佛时用以计数束心之物。在我国使用佛珠来称名记数,始于隋唐时期,遂成为我国、和其他藏传佛教盛行之地僧俗所携行的重要法具,甚至成为佛教徒的标志。关于如何佩戴佛珠,虽然佛珠是用做修行道具,而非美化外表的饰品,不过戴上佛珠后,确实会让别人也感受到一股祥和之气。但是,也常有人担心不配戴得宜,是否会有不如法的困扰。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原则,配戴佛珠并不麻烦。例如住持法师脖上的长串佛珠,具有庄严威仪的功能,如果居士也将长串念珠依样披挂在脖子上,看起来会有突兀感,不妨将念珠改圈于手腕上,或是放入袋中。佛珠的佩戴位置,一般多戴在手腕,因为方便取用,并可时时提醒自己要照顾身、口、意。另外,第一次选购念珠的人常会担心,念珠请购后,是不是可以直接就佩戴,或是需要经过类似开光的宗教仪式?使用念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修行,所以不必担心太多禁忌,请购后可以直接戴在手上。也有人会希望念珠能在得到法师的加持后,再用做修行法器。能有机会亲近大师得到法师的加持,确实是非常有福报的。但是,最好的加持念珠方法,还是自己的用功摄心,在日常生活中才能运用得利。至于使用的场所与念诵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规矩,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天配戴。例如在如厕时仍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因此也不需脱除佛珠。不论置身何时何地都可以放心运用念珠念佛,所以说,念珠是佛教徒最方便运用的修行法器。男女都可以佩戴佛珠。至于戴多少颗的,一般没有具体规定。佩戴佛珠应以实用为主,不是为了摆阔气,显名贵。但普遍认为佩戴 菩提子佛珠 功德最大。因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成道故。佛珠乃身外之物,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发自内心,不要被物所系,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佛珠是什么质料,,要多少颗数,要如何掐捻,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放高拿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珠也是相之一, 所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大家好,请问念佛用的念珠一般用几颗的好呢?感谢!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可见用多少颗的都可以,只要你觉得用起来方便就好,数字只是表法而已。

佛珠的种类繁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一、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二、佩珠,戴在手腕或手臂上的佛珠;三、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根据《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记载,佛珠助人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若修行日久功深,就可以增加智慧,利己利人,还能收获无量功德。

佩珠,俗称手串。普遍十八颗珠为一串。根据《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记载,如果人们手持此菩提珠,但是不依法念诵佛号以及陀罗尼名号,但能随身手持,行动坐卧都能如理如法,也能如称诵诸佛名号一样,收获无上功德。

挂珠,子珠的直径大约在一厘米左右,每二十七颗子珠之间嵌入一颗隔珠,通常在母珠的下方会配有精美的结饰、玉饰等,称作“佛头穗”。在重大的法会或大和尚礼佛拈香之时,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维持平衡的作用,不致珠串随意滑动而保证整挂珠者在整个佛事中仪态庄重。

一百零八颗的佛珠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能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五十四颗的佛珠,表示修菩萨行的五十四个位次。根据《阿毗达摩俱舍论·分别贤圣品》,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第这五十个阶位,再加上四善根。

四十二颗的佛珠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四十二阶位。根据《仁王般若波罗蜜多经·受持品》,分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十八颗的佛珠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根”、“尘”、“识”。

还有一千零八十颗的佛珠,它的意义来自与天台宗“十界互具”的理论。天台宗认为众生之性皆巨善恶,而满十方界有十界众生: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按上所述,每界众生都有百八烦恼,则十界便是一千零八十烦恼。故有一千零八十颗佛珠。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可见用多少颗的都可以,只要你觉得用起来方便就好,数字只是表法而已。

礼佛、拜佛应该选择什么材质的佛珠或念珠?

其次,就是檀香材质的,檀香在佛教中可以说是仅次于沉香的香品,在平时礼佛之时也是不可或缺的, 佛珠、念珠之类的有很多都是以檀香为材质制作。

108颗佛珠的含义【1-36】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一颗:囚禁我的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我若放手,便无人能抓住我。只有全然地觉察,提醒自己放下内心的依赖模式,痛苦的轮回才能真正终止。

续:(一)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颗:不要被虚妄的人生和物理世界的暂时现象,骗去了自己的智慧,骗去了自己真实的情感。

续:(二)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三颗:若无我相,则无增减。世人之所以有得失心,是因为妄执有我;如能了知无我,得失心便灭。

续:(三)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四颗:真正伤害你的人,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与其怀恨在心、终苦一生,不如立即放下、让心自在!

续:(四)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五颗:人一定要明了因果,人的一生都受因果的支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循环。

续(五)能说不能行不是智慧。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六颗: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们伤心没有鞋子穿的时候,会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续(六)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七颗:来到人世是偶然的,离开人世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一定要尽人事听天命。

续:(七)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8颗】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和良好品行,有德自然香。

续(八):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自己。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九颗: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嘈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你没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会为你半黑半白,有些底线是必须要坚守到底。

续(九):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颗:行走和安住的时候都要安然,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宁静自在,守住妙明真心,不要丢失妙明真心,不要被世界上纷繁的万物把你的心引走,也不要被世界上虚幻的假象所迷惑。妙明心就是你的真心。

续:(十)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一颗:低头是一种能力,他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他是清醒中的嬗变。有时,稍微低头,路更宽,更精彩。

续:(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二颗:一个人,专心做一件事,别的事情都搅扰不了他,别的迷惑都迷乱不了他,他就那样心系一处,彷佛进入了禅定。人一闹腾,六神无主;人一静谧,风度俱来。

续(十二):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三颗:{出世}的观念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远离人间,而是身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种种现象所困扰,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义。我们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恋世,既不眷恋世间,也不逃避现实,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续(十三):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四颗: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他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人,享受生命每一个瞬间的喜悦,那也就在天堂里了。

续:(十四)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五颗:如果我们无法时刻记着生命无常的道理而即刻去实修以得究竟成就,而只是在每天无谓地浪费时间并只告诉自己以后再去做,那么对身心的修行终归只是一个空想而已。

续(十五)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六颗:你帮助过的人,也许永远也帮不上你,而帮助过你的人,可能你也永远帮不上他,但是你对他人做出的正面或是负面的行为,总是会从你意想不到的返回到自己身上。

续(十六):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七颗:我们含着泪水笑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泪水和笑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中间的过程被叫做人生,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人生,那有事事顺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所以,不要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意义,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还要继续。

续(十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八颗:世间万物惟唯糊涂最难,有些事,问的清楚便是无趣。佛曰: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所有的事,难得糊涂才是上道。

续(十八)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十九颗:信仰让我们失去一些,但更会决定我们拥有什么,信仰不是每个人都有,信仰不是非理性,伤感的,情绪化的,自生自发的。信仰是经历严肃的思考和学习,完全的清醒和节制,谦卑,将自我服从于一个更高意愿的结果。

续(十九)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颗:真正的失落,是内心的迷茫,路是自己选的,后悔的话,也只能往自己的肚子里咽。我们自己选择的路,即便跪着也要走完,因为一旦开始,便不能终止,这就叫坚持。

续(二十):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一颗:人都是在够得着的世界里,挣扎、浮沉。在够也够不着的世界里,纠结、迷乱,然后在彻底够不着的世界里,寂静、欢喜。人世间的好多人,好多事,总是要到最后,才能看的真切,看的分明。

续(二十一):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二颗: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背上。

续(二十二)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三颗:一辈子坚持去做,并非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并非因为有了机会才争取,而是因为争取了才有机会!并非因为成长了才去承担,而是因为承担了才会成长,并非因为拥有了才会付出而是因为付出了才会拥有,并非因为原来才去改正,而是因为改正了才会被原谅!请坚持

续(二十三)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一切。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四颗:太多时候,想象一种生活跟真的去过这种生活是两回事。如果一种东西你得到了,却觉得不过如此,那么这个想得到的其实就是你的欲望,如果一样东西你得到以后依然爱不释手,这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续(二十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五颗: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近近自己定,原则是让自己愉快别人轻松。别小看这些生活里的距离,有多少情感都最终败在距离上,远了生出不满,近了又生出矛盾,勿忘欲速则不达。

续(二十五)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六颗:生命的禅意不在一经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里,心态的超凡不在一句一字中,而在一言一行中。活着就是一场修行,走着就是一番领域,有所挫折就有所奋进,所有领悟才有所懂得,有理解而实践,这是礼佛的根本,是正信,也是智信。

续(二十六)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七颗:我们需要去看很多的书,去走很多的地方,去经历各种的人,心里才能对人生的底线和追求越来越清晰明白,然后更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做好自己就够了,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强行对别人道德绑架。人和人的成长环境天差地别,每个人也各有各的三观和苦衷。

续(二十七)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八颗:照顾好自己,独立的工作,生活和思考,不给别人添麻烦是自我完善最重要的一步。

续(二十八)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二十九颗:沉默,可以让混乱的心变的安静,变得清澈,不用告诉别人,你有多愚蠢,多天真,多善良,多幸运,多倒霉,多痛苦,学会用沉默去掩饰自己的情感。也许有人说你洒脱,但洒脱有时候只是一种假象。

续(二十九)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三十颗:活着的每一天的感觉不是天天幸福,而应该是天天不烦,有一些爱好可以入心,生活就会充实,有一两个好友懂你的沉默,时光就不会漫长,有一两个圈子可以分享,时间就会缓慢,没有爱好,时间就会无聊,没有兴趣,生活就会无味没有目标,活着就会无趣。

续(三十)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三十一颗:所有世间的一切,都是借我们用用而已,我们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世间一切因缘和合的东西,哪里是我们的永久使用权?我们来这个世间,只是个过客而已!连自己最爱的身体,也只是借用而已,顶多也不过百年!我们有一天也跟它说再见,不是吗?

续(三十一)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三十二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要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的差异,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续(三十二)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三十三颗:没有接地气,我们就不会稳定。我们会失去核心,控制不了自己,变得飘飘然,或者在幻想世界里白日做梦。

续(三十三)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三十四颗:这是一个互相亏欠的世界,唯愿我们亏欠别人时三思,别人亏欠我们时有力量承受。这是我们最终和世界及自己和解的方式。

续(三十四)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三十五颗:不急于出结果,不要指望一步登天。任何事情都要花费与之相应的时间,同做菜一样,着急做出来的东西和踏踏实实花时间做出来的味道必然不同,前进一步退后两步,也是一种走路方式,勿忘欲速则不达。

续(三十五)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08颗佛珠的含义

第三十六颗:东西都需要修缮,任何东西都有坏的一天,即便很小心使用,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重要的是,一旦坏了,不马上扔掉,而是要有“一定的修好”意识。

续(三十六)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佛教中有带的佛珠有什么讲究吗?

上面那些都是在网上下的吧,我说的是杭州市灵隐寺的关于佛珠的说法,我的佛珠也是在请的。

檀,梵语DANA,是布施的意思,因檀木珍贵,用以佛教专称为檀林宝座,指极乐净土的确实,念珠功德数万倍!

念珠又指佛珠,有沉香,檀香,绿檀,紫檀,黑檀,为佛教五檀。最好是上面几种所做的佛珠为上品!

代佛珠时有几点注意的!

一,夫妻同房时除去

二,洗澡时除去

三,念经文时数佛珠,万万不可数佛头!佛珠中最大的那颗珠叫佛头!是代表佛的!数到佛头时回数!

四,不可摸佛头,也不可让别人代你的佛珠

呵呵,希望能帮到你

至于礼什么佛读什么经,可以去寺中问一下,那有佛物流通处,有很种!还有礼佛时跪拜时,双手一定要张开的,不可合为拳,否则永不超生!切记切记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354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