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108颗还有多少颗(佛珠108颗算配饰么)

佛珠一般都是多少颗?
上品的手串一般是108粒,这也是较普遍的手串数量。藏传佛教的密宗一般佩戴110粒的手串,但这些手串的粒数并不适合佛教弟子在修行中计数,所以他们一般都在修行中佩戴216或360粒的手串。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流传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中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108颗佛珠下面怎么还有6颗
108颗佛珠下面还有6颗漏掉了。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查询知108颗佛珠下面连接了6颗,仔细看看得到,108颗佛珠下面还有6颗看不到就漏掉了。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
108颗佛珠还能多少颗
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地”“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佛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l)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l)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6)十一颗:指十一力:谓阿弥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种力用。
即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尽除一切魔事。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359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