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珠配饰(藏传佛珠配饰详解图)

藏传佛珠、汉传佛珠、流珠、朝珠,到底区别在哪里?
市面上常见的文玩珠串
市面上常见的文玩念珠分别是汉传佛教的念珠、藏传佛教的念珠和道教的流珠。
从年限上来看,2000年前汉传佛教从印度传入内地,1400年前藏传佛教从印度传入藏区。虽说同属一个源头,然而单佛珠法器而言相差还是挺大的。
——汉传佛教的念珠
汉传佛珠风格较朴素,形制简约,配饰少;
珠子的选择上讲究色调统一,一般为108颗圆珠;
大多佛珠只有3颗隔珠(每27颗加一颗)或者没有;
材质多用木质或者菩提子。
这种类型的文玩款式戴在手上给人以内敛、清净,而藏传佛珠就显得隆重,重视仪轨,佛珠花样很多。
——藏传佛教的念珠
藏族佛珠形制多样,给人以粗犷豪放感,配饰多而且比较名贵;
佛珠数量很多是110颗,而民间很多是100-108粒不等,珠子形状椭圆,扁状等都有;
佛珠的隔珠可以是3、9、11等多颗隔珠;
材质多用凤眼,宝石,蜜蜡等,民间最多的是老椰壳和老紫檀,而藏地独有骨质佛珠,比如用高僧的眉间骨做成念珠,穿佛珠的线藏地可以用皮绳等。
——道教的流珠
大家都知道佛家有珠子,不知道道教也有,《太玄金锁流珠引》有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其实念珠并不只属于某一个派别,在很久之前的中西文明宗教中就已经出现过了,如天主教用59颗玫瑰念珠来念诵《圣母玫瑰经》。)
道教流珠蕴含了道教的宇宙观念,如12颗代表十二雷门,24颗代表二十四气,28颗代表二十八星宿,32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36颗代表天罡生煞之数,81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流珠与佛珠很大不同的一点是,道教流珠的首珠“诸星之首的北斗”是不可跨过的,拨动到它时要掉头,不像佛珠念经时朝别外一个方向轮回转动。
朝珠
清朝的皇家笃信佛,因此出现了朝珠,作为高贵的礼仪配饰,通常在朝堂使用个,或是重大的仪式上。
朝珠一般是108颗,每27颗穿入一粒大珠,共4颗,据说代表四季;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向皇帝跪拜时,只要朝珠碰地,即表额头触地,因此珠串越长,俯首叩头的幅度就越小,算是皇家对高官的恩赐。
其上有小挂珠3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男女佩戴有别,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反之为女;中间的长坠垂于背部,这一点更佛珠完全不一样。
朝珠的样式多而纤巧,是所有珠子里最美丽的,静静的来欣赏一下。
佛珠三通穿完怎么搭配
佛珠三通穿完怎么搭配
首先说一挂足数的佛珠主珠的数量是108颗,用一颗母珠(也叫大师珠,俗称三通或者佛头)、三颗数取(两侧的俗称配珠、中央的俗称顶珠)一分为四,27颗一隔。四颗隔珠象征四大(地、水、火、风),在审美上应该符合佛头尺寸略大于顶珠、顶珠略大于配珠、隔珠又略大于主珠的搭配。在母珠和每颗数取两侧一般都要用隔片将其与主珠隔开,是为了盘念时手感界限分明。佛头接佛塔之下坠一枚背云,佩戴时起到平衡的作用。背云之下可以把珠线分开两条各坠数粒弟子珠收尾,也可以直接挂各类法器结束。在顶珠或者佛头两侧各取9颗主珠挂上一对计数器,计数器一般用10颗大小为主珠尺寸frac12;的记子和金刚铃杵组成,用于持诵时记百位和千位。并在佛头一侧取18颗主珠加一枚卡子,用于持诵时记万位。
手珠一般一颗一隔或只在佛头的两边各加一颗
持珠 (18仔以上)6个一隔
在藏式佛珠中我们会看见那么多漂亮的佛珠中穿插着珍贵的红珊瑚,蜜蜡,绿松石,南红,琉璃,砗磲,药师等等各类珍贵的珠宝用来做佛珠的隔珠,装饰着佛珠的庄严。使得那些佛珠散发着别样的一份美丽祥和,端庄而典雅。
而关于隔珠的材质,会因具体的个人能力,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藏族崇尚艳丽的色彩,他们认为这些颜色分别在自然界具有神奇的代表意义,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象征绿水;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与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息息相关,连接紧密并富含深意!
而对于配饰的选择,通常木类的最好加松石、玛瑙或菩提根;
果实类、菩提子加蜜蜡、金、银;
玉石类最好加水晶,玉石(注意颜色要错开)。
个人建议新珠好先不加配饰,因为新珠颜色不深沉,配上也不协调,配上配饰盘珠子碍手,尤其是新珠在盘玩过程中颜色是不断变化的,也许现在配上好看,以后就不顺眼了,及其容易抛弃配饰,造成资源和金钱的浪费。
下面来小编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如何配搭一条样式考究的珠子。
【配饰的基本感觉】
1、色调,传统菩提子大多数我们喜欢藏式念珠的佩法或者朝珠的配搭,所以原色不外乎有三种:红黄绿,辅色无外乎有白、紫、银等,首先要选好三种基本色调,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辅色。
2、颜色的艺术,在藏传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家其实对大红大紫都有共通的美感欣赏,所以撞色就是最耀眼的方法,冷色配暖色,单色配多色,比如绿色和红色就是绝好的搭配,但珊瑚和南红就很唐突,松石单纯的配银饰也不见的好看。
3、突出主题,如果你特别喜欢你念珠上的一个配珠,最好的建议就是放在顶珠上,用相反的色调来烘托他,在加其他配饰是最好或尽量少用这种色调或大小一致的珠子。
4、讲究形制一致,大小渐变,所谓形制一致就是:鼓珠配鼓珠,圆珠配圆珠,想一想鼓珠配圆珠不仅起不到装饰的效果反而觉得很唐突和另类,同时珠子与珠子之间的间隙也大小不一,影响美感。所谓大小渐变,就是指菩提籽与配饰大小要渐变,相邻配饰之间的小要渐变,渐变就是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
5、讲究左右对称,上下呼应,所谓左右对称其实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固有审美模式,和构图基础,用在佛珠上就是指珠子的左右两边的隔珠大小,材质一致,位置作用相同的两颗珠子最好大小、形制一致,上下呼应就好比121的排序,如果是112、211的排序就给人很乱的感觉。引用
请教,藏式佛珠上的计数器和卡子怎么使用?
藏式佛珠上的计数器和卡子使用方法如下:
1、我们以一对计数器,一个卡子举例。计数器中一只做百位计,另外一只做千位计,卡子做万位计。 一般我们诵持的真言心咒都相对较短,佛珠一咒一珠,持佛珠诵咒一圈记数为100遍,此时百位计数器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百遍。
2、当佛珠持咒10圈,百计位的计数器十个记子皆挪完时,千位计数器的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千遍。此时百位记子归零,只留千位代表一千遍的记子即可。
3、以此类推,当千计位的十个记子走完之后,已持咒一万遍,此时卡子自佛头一侧开始挪动一珠的位置,代表一万遍。计数器千计位十个记子归零,保留卡子的位置代表一万遍就好了。
4、然后从头开始,再用计数器计数,当念满一万遍时,卡子继续挪动。注意卡子挪动的方向,以免计数混乱,计数器的头子一般两个造型不同,不易混淆计数单位,如果计数头一样的计数器可以在下方坠以不同的饰物,以区别计数单位。
5、随着持咒数量的慢慢增多,卡子将会沿着108的佛珠逐个挪动一圈的位置,当108颗珠子都走过卡子之后,也就意味着持完了百万咒,此时功德无可计量。
最后,计数器和卡子的配置并没有确切的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去配置。只要可以准确计数,提醒自己精修佛法就可以。 佛家讲,发愿持十万心咒,百万心咒或者更多则功德无量,念佛计数可以增进佛子的精进之心。
藏式佛珠搭配 你知道如何正宗搭配吗
1、计数器。计数器在藏传佛珠里面是做的最漂亮的,一般都是分别垂在两边。一边是百位计数器,一边是千位计数器;一边拴着金刚杵模样的小坠儿,一边是拴着金刚铃模样的小坠儿。如果是万位的计数器,那就会有一个专属的名字——卡子。卡子一般都会在上面镶上比较名贵的宝石,例如松石或珊瑚之类的上好宝石。不管是百位的、千位的,还是万位的,藏传佛珠的计数器一般都是打造的小而精,造型极其别致。
2、挂环。挂环又叫八字挂环,一般是用在藏传佛珠的底部,是用来挂在身上的小配件。藏民一般都信仰虔诚,所以会经常手持佛珠念经祈福。当不念经开始劳作或走路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挂环将佛珠挂在身上。藏式挂环是可以来回旋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长串的佛珠随着人体走动而缠绕在一起。
3、隔珠。虽然信仰可以和时尚融为一体,但规矩毕竟是规矩。佛珠原本就是用来礼佛的法器,和用来炫美的装饰品在气质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隔珠也一样,不是随意放置的。对于108颗佛珠的珠串,隔珠应放置在对称的27子、54子和佛头的两侧位置。对于100颗佛珠的珠串,隔珠便改放在对称的25子、50子和佛头的两侧位置。
藏传佛教佛珠和汉佛佛珠区别
汉传佛珠风格比较内敛,形制简约,配饰少而且讲究色调的统一,以圆珠为主,佛塔是多层宝塔形,材质多用木质或者菩提子,一般不会采用动物材质。
藏传佛珠风格粗犷狂放,形制复杂多样,配饰多而且比较随性,突出的顶珠、腰珠、佛头、背云只是基本配置,还有隔珠、隔片、计数器、卡子、各种法器、色彩斑斓的绳子等等,珠子以桶珠、算盘珠为主,佛头桶形佛塔锥形或以佛像代替,材质不拘一格,而且比较推崇动物材质比如骨、牙等。
藏式佛珠配件 有个放东西在里面的小盒子叫什么
藏式佛珠配件,有个放东西在里面的小盒子是嘎乌盒。
“嘎乌”,是藏语的音译,指护身佛的盒子。盒子里一般装有小佛像、印着经文的绸片、舍利子或者甘露丸、由高僧念过经的药丸,以及活佛的头发、衣服的碎片等。作为护身、减小业障和增长修行之用。
“嘎乌”有金、银、铜造的三种,银制的较普遍,形状大小不一样。男子用方的,女子用圆的,挂在脖子上,垂在胸前。佩戴嘎乌,一方面有护身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装饰的意思。因此,藏民多在出门时佩戴。嘎乌的形状不一,一般为银质或铜质,盒面上镶嵌有玛瑙、松石,雕刻有多种花纹图案。嘎乌的里面装有佛像或堪布、活佛、喇嘛的神物以及护身符等。嘎乌是由佛盒演变而来,现已成为藏族女子必不可少的重要饰物,认为佩戴上它可以护身。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434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