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珠隔珠(佛珠隔珠位置多少颗)

学佛百科2023-04-0492

108颗佛珠里面为什么会有隔珠?

1.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2.放置隔珠不是为了美观,而是方便记数,有些行者会在念珠上,加上两串计数器,一串各十颗,也是利于持咒时方便记数用。

3.108颗佛珠里一般放四颗隔珠,每27颗放一颗,三小一大,起头的那颗,称做佛头或是母珠,佛头一般以三通(三个眼),再加上椎状行的两通,使佛头变成像是葫芦般的形状。

108颗佛珠隔珠怎么加

108颗佛珠隔珠加在27颗后边,隔珠带铃的是计百位的,带杵的是计千位,夹子是计万位的。一般的情况下隔珠都要拴在念珠的3,7,21颗位置上。一般有子珠的五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二大小,每一串十粒珠子,一般将这两串珠子称为记念,主要是用在长串的念珠上。

扩展资料: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

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

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时尚文化的符号。

佛珠中的隔珠是什么?

隔珠是佛珠配饰的一种,圆形,一般小于或等于佛珠主材。

隔珠同隔片一样,是把一串佛珠中的珠子进行区隔,主要有三个作用:

一、避免不光滑的珠子互相摩擦。比如金刚、蜜蜡等材质互相摩擦容易损伤,就要加隔珠或者隔片;

二、起装饰作用。合理搭配不同材质、色彩的隔珠可以让一串佛珠的色彩更丰富、更灵动;

三、调节一串佛珠的长度。有时一串佛珠长度并不能恰好适合佩戴,如果长了或者短了,可以适当加减隔珠,从而把佛珠调节到最合适的长度。

108颗佛珠,隔珠放几颗好?

一般放四颗

每27颗放一颗

三小一大

起头的那颗

称做佛头或是母珠

佛头一般以三通(三个眼)

再加上椎状行的两通

使佛头变成像是葫芦般的形状

放置隔珠不是为了美观

而是方便记数

有些行者会在念珠上

加上两串计数器

一串各十颗

也是利於持咒时方便记数用

师兄若是新手

需要更深入的话

请留言

佛珠隔珠大小配法

首先说一挂足数的佛珠主珠的数量是108颗,用一颗母珠(也叫大师珠,俗称三通或者佛头)、三颗数取(两侧的俗称配珠、中央的俗称顶珠)一分为四,27颗一隔。四颗隔珠象征四大(地、水、火、风),在审美上应该符合佛头尺寸略大于顶珠、顶珠略大于配珠、隔珠又略大于主珠的搭配。在母珠和每颗数取两侧一般都要用隔片将其与主珠隔开,是为了盘念时手感界限分明。佛头接佛塔之下坠一枚背云,佩戴时起到平衡的作用。背云之下可以把珠线分开两条各坠数粒弟子珠收尾,也可以直接挂各类法器结束。在顶珠或者佛头两侧各取9颗主珠挂上一对计数器,计数器一般用10颗大小为主珠尺寸½的记子和金刚铃杵组成,用于持诵时记百位和千位。并在佛头一侧取18颗主珠加一枚卡子,用于持诵时记万位。

手珠一般一颗一隔或只在佛头的两边各加一颗

在藏式佛珠中我们会看见那么多漂亮的佛珠中穿插着珍贵的红珊瑚,蜜蜡,绿松石,南红,琉璃,砗磲,药师等等各类珍贵的珠宝用来做佛珠的隔珠,装饰着佛珠的庄严。使得那些佛珠散发着别样的一份美丽祥和,端庄而典雅。

而关于隔珠的材质,会因具体的个人能力,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藏族崇尚艳丽的色彩,他们认为这些颜色分别在自然界具有神奇的代表意义,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象征绿水;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与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息息相关,连接紧密并富含深意!

佛珠中隔珠的意义?

佛珠中隔珠的意义是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庄重。

扩展资料:

佛珠中的记子留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的一些珠粒、修持法器、吉祥饰物等,也可以用线绳结成的[中国结]来替代, “绳” 和”神“谐音。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绳结“代表团圆亲密温馨。”结“和”吉“谐音,”吉“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天不老,情难绝。中国结凝结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504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