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计数(佛珠计数器的正确用法)

佛珠的颗数有多少颗?
首先要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佛珠都是18或者108的!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请教,藏式佛珠上的计数器和卡子怎么使用?
藏式佛珠上的计数器和卡子使用方法如下:
1、我们以一对计数器,一个卡子举例。计数器中一只做百位计,另外一只做千位计,卡子做万位计。 一般我们诵持的真言心咒都相对较短,佛珠一咒一珠,持佛珠诵咒一圈记数为100遍,此时百位计数器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百遍。
2、当佛珠持咒10圈,百计位的计数器十个记子皆挪完时,千位计数器的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千遍。此时百位记子归零,只留千位代表一千遍的记子即可。
3、以此类推,当千计位的十个记子走完之后,已持咒一万遍,此时卡子自佛头一侧开始挪动一珠的位置,代表一万遍。计数器千计位十个记子归零,保留卡子的位置代表一万遍就好了。
4、然后从头开始,再用计数器计数,当念满一万遍时,卡子继续挪动。注意卡子挪动的方向,以免计数混乱,计数器的头子一般两个造型不同,不易混淆计数单位,如果计数头一样的计数器可以在下方坠以不同的饰物,以区别计数单位。
5、随着持咒数量的慢慢增多,卡子将会沿着108的佛珠逐个挪动一圈的位置,当108颗珠子都走过卡子之后,也就意味着持完了百万咒,此时功德无可计量。
最后,计数器和卡子的配置并没有确切的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去配置。只要可以准确计数,提醒自己精修佛法就可以。 佛家讲,发愿持十万心咒,百万心咒或者更多则功德无量,念佛计数可以增进佛子的精进之心。
蜜蜡108念珠怎么计数
1、琥珀蜜蜡108颗是最常见的佛珠数目,佛珠戴在颈部、手上,表示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时刻提醒我们要为人慈善,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在任何环境时候都能保持平静淡定心态。佛珠一般由108颗念珠组成,在第7颗、21颗、54颗、87颗、101颗用其他颜色或大小的珠子隔开,称为隔珠或数取。
2、一般来说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数量可以采用1到3颗不等,并且不计算在108颗之内。54颗的佛珠要在第27颗前加隔珠,27颗、18颗的佛珠则要在每9颗加一粒隔珠。每一颗珠子都有各自的含义。
用木患子佛珠诵楞严咒时,怎么计数?
佛珠计数都是固定的方式:
1、若有母珠,则按照数佛珠的时候不要跨过母珠,遇到母猪就掉过头了回头数,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弥陀也。”;
2、若没有母珠,则按照佛珠顺时针拨动计数
佛珠的颗数有什么讲究?
108 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 颗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及其代表的意义
(1)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3)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4)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6)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7)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8)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9)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一、简介
(1)佛珠是佛教徒用来念诵计数的法具,从其出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佛珠手链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很多佛学经文以及相关记载中,不同颗粒的佛珠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2)而事实上对于佛教徒而言佛珠的颗粒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心中是否有佛,尤其是一些那些修行身高的高僧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绝不存在说什么佛珠颗粒越多代表着僧人的修行越高之类的传言,这二者是毫无关联。
(3)单纯从佛学来讲,经书所记载僧侣所戴的挂珠、持珠以及念珠通常是108颗,当然现在看一些佛信徒以及僧侣他们佩戴的佛珠颗粒都比较少,往往都是十几颗、二十几颗。
(4)我们也可以看出佛珠的颗粒正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正如那句话,不管佛珠颗粒有多少,心中有佛就足矣!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5199.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