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用多少颗佛珠好(念佛珠一般多少颗一串)

念珠多少颗为宜
问题一:念珠多少颗为好? 18,因为十八罗汉
问题二:佛珠都能穿多少颗的含义 佛珠,又叫做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现在,很多喜欢时尚或彰显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佛珠个数不同所包含的意义也不同。首先说下,并不是所有的佛珠手链都是18颗或是108颗的,佛珠手链一般有多少颗,分别代表有不同的意义的。小叶紫檀佛珠顺纹108颗8mm 小叶紫檀手链念珠手串一般来说,大家为了装饰而戴的佛珠手链是12颗、13颗或是16颗,这是根据男女手腕的粗细决定的,只要不是作为念珠来使用的话,戴多少颗都是可以的。作为念珠来使用的话,一般的佛珠手链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另外,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佛珠手链)也叫做“清心珠”。佛珠念珠手串的颗数及其代表的意义依然是文玩,学问太多了,就一个手串多少颗珠子,都是有说法的,不是随便穿上就带的。既然是有规矩,最好还是按照规矩来吧。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引文来源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 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问题三:穿佛珠最多能穿多少颗 每串佛珠,都有一定数量的珠子串成,而各种特定的数量都有渊源和含义: 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届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种。 一百零八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谓众生的烦恼有一佰零八种,烦恼能生种种恶业。一百零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综合的说。六根(耳、眼、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成一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共三十六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五十四阶位,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四善根位。 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位、十行、十回向、十地。 三十六颗:与一百零八颗相同,为便于携带,逐三分一百零八颗为三十六颗,其含义以小见大。 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地二十七贤位,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修罗汉的‘九无学’。 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十八颗:谓‘十八’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观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谓功德。
问题四:佛珠一般都是多少颗? 佛珠的颗数一般是。十四。二十七。五十四。一百零八。
对一般的佩戴者来说。没做严格要求。只要带着长短松紧合适就行。
总之。不要过于纠结于佛珠的颗数。
佛珠持戴在手腕上随时提醒学佛人精进修行。
多用它念佛。随缘行善布施。
以一颗恭敬仁爱。平等慈悲的心对待生活。必得诸佛菩萨护念加持。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问题五:佛珠戴多少颗比较好 佛珠颗数有什么讲究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据藏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共9种。 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
问题六:佛珠应该是多少颗才对,佛珠多少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5分 早上好!这个问题专门问了“古韵人”的张掌柜,对小叶紫檀来说
1,首先如果你是玩家,佛珠的颗数,是根据实际的佩戴方便来定的(人的手腕的大小)。比如常见的小叶紫檀
直径是10mm为19颗;
直径是12mm为18颗;
直径是14mm为16颗;
直径是15mm为15颗;
直径是16mm为14颗;
直径是18mm为13颗;
直径是20mm为12颗,
2,如果您是佛教徒,根据经典的描述佛珠的颗数有着不同的含义,佛珠多少颗代表什么意思,都是有来源的:
在通常情况下,以一百零八颗为宜。
佛珠的颗数各本佛经所记戴也有不同, 古韵人张掌柜现举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参考:
1. 金刚顶瑜伽佛珠经 1080, 108, 54, 27 颗
2. 木[木患]子经 108 颗
3. 陀罗尼集经 108, 54, 42, 21 颗
4. 数珠功德经 108, 54, 27, 14 颗
5. 文殊仪轨经 1080, 108, 54, 36, 27, 18 颗
(注意,这些数目都是不包括母珠、隔珠、弟子珠的)
以前在“古韵人”张老师那里请了一串手串,准备戴一辈子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大家也可以直接请教他。
问题七:佛珠手串颗数含义,手串戴多少颗合适 佛珠手串最常见的是108颗,祛除108种烦恼,每一颗都代表对应的含义。【108颗佛珠的含义】
1.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2.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3.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5.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6. 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7.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8.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9.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0.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1.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2.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3. 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4.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5.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6.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7.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8.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9.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0.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1.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22.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3.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5.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6.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7.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28.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9.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0.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1.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2.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33.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34.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5.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36.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37.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38.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39.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40.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41.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42.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43.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4.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45.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6.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7.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48.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49.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50.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1.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
52.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3.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54.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55.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56.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57.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8.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59.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60.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61.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62.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
问题八:佛珠手串多少颗比较合适 这个没有规定吧,多少颗都有啊,
问题九:佛珠一般多少颗 佛珠的颗数有着不同的含义:《桑布扎续》与《金刚空行续》等续部中云:“息业为一百,增业为一百零八,怀业为五十,诛业则为六十颗。”在通常情况下,以一百零八颗为宜。(四业,是佛教密法中的四种事业,即:息灾法,消除疾病、灾害祸患等;增益法,增长财富、寿命、名望、官位等;怀爱法,获得他人的敬爱;诛杀法,摧伏甚至诛杀怨仇、魔怪。这都是属于密教的范畴,所以有些东西大多数人不常听闻或接触。)佛珠的颗数各本佛经所记戴也有不同, 现举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参考: 1. 金刚顶瑜伽佛珠经 1080, 108, 54, 27 颗 2. 木[木患]子经 108 颗 3. 陀罗尼集经 108, 54, 42, 21 颗 4. 数珠功德经 108, 54, 27, 14 颗 5. 文殊仪轨经 1080, 108, 54, 36, 27, 18 颗(注意,这些数目都是不包括母珠、隔珠、弟子珠的) 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现将常见的颗数意义简述如下: 1080 颗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108 颗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 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份。 27 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六份。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佛珠常附有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颗 (亦有二颗), 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 (亦叫隔珠, 间珠) 用以分隔一定颗数的佛珠。记子又称**珠, 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 多以十颗为一小串, 表示十波罗蜜, 捻珠念佛满一百零八次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纪数。如在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称为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记子留是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佛珠多少颗有什么讲究和说法呢?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具体分别如下:
1、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3、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4、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6、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7、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8、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9、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扩展资料:
佛珠如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产生的)。
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佛珠。中国有关佛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佛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佛珠的记戴。
而佛经记戴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却是极受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珠
念佛用的佛珠是多少颗?为什么?
108颗。 因为包括经,律,论在内的三藏书共有108部;而且佛教又认为,人们只有消除108种欲望,才能入佛门。所以,念佛用的佛珠是108颗。其目的是要信佛的人不要忘记释迦牟尼的教诲,也不要忘了破除种种的贪欲。
佛珠多少颗代表什么意义呢?
12颗:代表十二因缘,是因果循环的十二个重要过程。
13颗:代表十二因缘与缘主本元因果轮回的关系。
14颗:代表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令众生同享共得。
15颗: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与缘主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16颗:代表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赋予众生相。
18颗:代表十八界,俗称十八子,六根,六尘,六识。
21颗:代表十地十菠萝蜜与佛果共二十一个位次。
27颗:代表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
36颗:代表以小见大的义理,三十六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
42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四十二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五十四个阶位,十信、十住等五十阶位,加四善根位。
108颗:代表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使身心达到寂静入定的状态。
216颗:代表前后两世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根除,共合二百一十六种断除本元心无妄念。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一并断除,心神归元。
佛珠解释: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盘了。
佛教手持念珠一般是多少颗佛珠?
佛教手持念珠颗数一般是81,108,59,33不等。佛珠数目据《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所载以1080颗为最上。最常用的108颗,表示断除108种烦恼,证得108种三昧。
作为修持念咒念佛时计算数字之用,108粒当作100计。还有54颗、42颗、36颗、27颗、21颗、18颗、14颗等数目。
扩展资料
佛珠如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产生的)。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佛珠。
中国有关佛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佛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佛珠的记戴。 而佛经记戴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却是极受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念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珠
大家好,请问念佛用的念珠一般用几颗的好呢?感谢!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可见用多少颗的都可以,只要你觉得用起来方便就好,数字只是表法而已。
佛珠的种类繁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一、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二、佩珠,戴在手腕或手臂上的佛珠;三、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根据《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记载,佛珠助人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若修行日久功深,就可以增加智慧,利己利人,还能收获无量功德。
佩珠,俗称手串。普遍十八颗珠为一串。根据《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记载,如果人们手持此菩提珠,但是不依法念诵佛号以及陀罗尼名号,但能随身手持,行动坐卧都能如理如法,也能如称诵诸佛名号一样,收获无上功德。
挂珠,子珠的直径大约在一厘米左右,每二十七颗子珠之间嵌入一颗隔珠,通常在母珠的下方会配有精美的结饰、玉饰等,称作“佛头穗”。在重大的法会或大和尚礼佛拈香之时,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维持平衡的作用,不致珠串随意滑动而保证整挂珠者在整个佛事中仪态庄重。
一百零八颗的佛珠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能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五十四颗的佛珠,表示修菩萨行的五十四个位次。根据《阿毗达摩俱舍论·分别贤圣品》,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第这五十个阶位,再加上四善根。
四十二颗的佛珠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四十二阶位。根据《仁王般若波罗蜜多经·受持品》,分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十八颗的佛珠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根”、“尘”、“识”。
还有一千零八十颗的佛珠,它的意义来自与天台宗“十界互具”的理论。天台宗认为众生之性皆巨善恶,而满十方界有十界众生: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按上所述,每界众生都有百八烦恼,则十界便是一千零八十烦恼。故有一千零八十颗佛珠。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可见用多少颗的都可以,只要你觉得用起来方便就好,数字只是表法而已。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556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