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珠类型(佛珠有哪几种)

学佛百科2023-04-0978

佛珠有哪些分类?

就材质而言有:

菩提类,宝玉石类,果实(核)类,竹木类,珍宝类等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般若经》说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

就其使用而言: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信仰佛教的男女亦可佩戴)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多采用珍贵材料制成,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和尚戴的佛珠是什么材料的?

使用佛教中的七宝用来制作念珠。

有玛瑙石、砗磲、紫檀木、翡翠、白玉、田黄石、鸡血石、水晶等等。

其实和尚们胸前所佩戴的佛珠也是有多种类型的,而种类不同,颜色也就会有所差异。

1. 菩提类佛珠:菩提类佛珠可以说是和尚们戴的最多的一种了,常见的主要是天竺菩提、天台菩提等。当然也有根据纹理命名的,比如说凤眼菩提、星月菩提等。如果长时间携带一串菩提佛珠的话,就会给人增加无数的福报。

2.宝玉石类佛珠:宝玉石类佛珠也是比较多见的,一般主要的宝石种类是水晶、孔雀石、绿松石、金沙石、橄榄石以及东陵石等,可以说种类是异常丰富的,而且雕刻出来的佛珠都是十分精美的,戴上去也可以增加无量的福报。不过上面的这些宝石一般都属于次等,和蓝宝石、红宝石、金刚石、祖母绿这四种名贵宝石还是不能相比的。

3.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里面,其实果实(核)类佛珠也占据着很大的一个比例。我们其实随口就可以说出很多种这样的种类,比如说核桃、皤桃核、橄榄核、椰蒂、莲子、天薏子、太阳子等等。而在这所有的果实(核)类佛珠里面,果核类的代表主要就是桃核、橄榄核,果实类的代表主要就是椰壳(蒂)和木槵子。

4.竹木类佛珠:竹木类佛珠戴上去对身体也有很大好处的,一般常见的箭竹、文竹、篁竹、桃枝竹、棕竹等,都是制作佛祖的上等材料。

5.木制佛珠:木制佛珠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说常见的一般材质的木材主要有松、柏、梓、桐、桂等,而珍贵木质佛珠主要有檀香、伽南、沉香以及乌木,这些都是比较珍贵的材料,制作出来的佛珠都是很名贵的。

和尚们其实戴的佛珠也就是上面的几个种类,其中以菩提类、宝玉石类以及竹木类佛珠最为常见。当然了,那些法师们知名度越高,“级别”越高,一般佩戴的佛珠就越珍贵,这也代表着他们为佛教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朝珠和佛珠的区别

小伙伴们知道什么是朝珠吗?与佛珠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佛珠与朝珠的区别

佛珠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在经典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这就说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佛陀早有明示:“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作。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在冬季里就应选用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

佛珠的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使人了知佛珠的种类,下面介绍一下佛珠各部位的名称。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108颗佛珠的穿法:

佛珠一般由108颗念珠组成,在第7颗、21颗、54颗、87颗、101颗用其他颜色或大小的珠子隔开,称为:隔珠或数取。一般来说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数量可以采用1到3颗不等,并且不计算在108颗之内。54颗的佛珠要在第27颗前加隔珠,27颗、18颗的佛珠则要在每9颗加一粒隔珠。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

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朝珠是什么

朝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是清代官吏特有的一种饰物,官员等级的区分物,以及由此来的社会地位的区分等。

朝珠与佛珠不同的是增加了许多装饰附件。 朝珠每隔27颗珠子夹入一颗“佛头”加以间隔,使其在色泽上与朝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

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然後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为一。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上端还垂有一块宝石,称之为“背云”。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称为“纪念”。

据说这三串纪念,当时美其名为“三台”。按《五经异议》的解释:天子有三台,即“灵台,以观天象;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龟”。 还有一说,“三台”为官称,即尚书、御史、谒者之统称。 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补台。 备挂时将朝珠挂於颈项之中,以佛头紧贴後颈与後脑相垂直,前胸出现的三颗佛头作中心对称,後背的“背云”紧靠後背心。 下垂大坠子,尺寸大致在65至70厘米间(即二尺),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短相符,亦可相互遮掩。 朝珠的备挂不可乱挂一气,乱了方寸,有悖礼仪。

猜你喜欢

1. 佛珠的养殖方法

2. 佛珠怎么种

3. 佛珠的使用方法

4. 佛珠14颗代表什么

5. 佛珠10颗代表什么意思

6. 佛珠的用途和不同含义

7. 佛珠的鉴赏与收藏的方法

8. 佛珠216颗手链代表什么

9. 念珠基础知识

10. 12颗佛珠手串代表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575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