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功德与意义(佛珠的功德与意义是什么)

佛珠的含义
1、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2、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3、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
4、名字的含义,佛珠,从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体地说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摄心一念而拔动计数的工具。当然,佛珠也逐渐扩大成为一种佩饰,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大多数人选择佩戴佛珠手链。
5、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梁好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丛渣旦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6、形状的含义,佛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们总是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佛教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和功渗扰德,只因为自己无谓的烦恼,而将这些本有的圆满智慧覆盖了,不能显现出来。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意运用。
7、结构的含义,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对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身心。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8、数目的含义,佛珠中,数目较多的是18粒(加上主珠是19粒)和108粒(加上主珠是109粒)。18代表着十八不共法,这是佛的十八中特有的功德,是其他圣贤所不具备,所以说是不共的;18也代表着十八界:内六根界,外六尘界,加上六识界,共十八界,十八界包含的宇宙中所有现象。108代表着百八烦恼,也就是人的一百零八种烦恼。简单来分这一百零八种烦恼不外乎五盖:贪、嗔、痴、慢、疑,也就是贪婪、怨恨、蠢痴、傲慢、疑惑。人之所以身心有疾病,之所以本有的无量智慧功德不能显现,就是因为这些烦恼的存在,之所以叫五盖,就是这些烦恼盖着了本有的智慧功德。如果化解了这些烦恼,就同于佛。
9、功能的意义,虽然佛珠日益扩大为一种佩饰的作用,也就是成为人们一种时尚的饰品,但佛珠本来不是这个功能,而是拔珠计数、念佛掇心的作用。
佛珠多少颗代表什么意义呢?
12颗:代表十二因缘,是因果循环的十二个重要过程。
13颗:代表十二因缘与缘主本元因果轮回的关系。
14颗:代表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令众生同享共得。
15颗: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与缘主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16颗:代表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赋予众生相。
18颗:代表十八界,俗称十八子,六根,六尘,六识。
21颗:代表十地十菠萝蜜与佛果共二十一个位次。
27颗:代表小乘修行四向果的碰型拿二十七贤位。
36颗:代表以小见大的义理,三十六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
42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四十二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五十四个阶位,十信、十住等五十阶位,加四善根位。
108颗:代表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使身心达到寂静入定的状态。
216颗:代表前后两世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根除,共合二百一十六种断除本元心无妄念。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一并断除,心神归元。
佛珠解释: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租局。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笑搭提、成就涅盘了。
戴佛珠有什何讲究
也许,有的人以为,戴佛珠手链就像佩戴普通的手镯、戒指、项链等首饰一样,仅仅是升陵慧装饰而已。
但要告诉大家的是,佛珠和一般首饰不同,佩戴者也不可以对待一般首饰的心态来对待佛珠。
一、佛珠的意义
说起佛珠的不同,就要从佛珠的起源说起。
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吵答都以《木槵子经》中记载的说法为准。
据载,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就是佛珠的起源。所以,最初佛珠被称为“念珠”。
也由此,佛珠成为了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
并在僧俗间广泛使用。
而佛珠与“弗诛”谐音,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佛家第一大戒不杀戒,佩戴佛珠,意在时时在提醒要爱惜物命。
二、佛家对戴佛珠意义的解释
佛家认为,佩戴首饰和佩戴佛珠对人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佩戴金银珠宝不仅不能让人觉悟,
不能断恶修善,不能舍弃对物欲的追求,反而增加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贪爱和执著。这,会把人引到恶道的歧途上去。
这是因为,金银珠宝首饰满足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容易使人沉迷在物欲的享受当中。普通人一看到这些首饰,就会想到如何拥有它,佩带上它有多好看,会受到人们的赞美、羡慕、甚至嫉妒。从而为了拥有它,造作出许多罪业,在“苦海”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而佛珠则不同。
对于想觉悟的人,想脱离六道轮回的人来说,戴佛珠自然很有意义;对于不信佛的人,戴佛珠似乎不能立刻起到什么作用,但佛珠毕竟是法物,是得到佛菩萨加持的,带久了就会得到感应,人就会慢慢觉悟,从中汪让悟到一些道理。
它是会把人引上解脱之路的,这就是法物的殊胜不可思议之处。
佛珠等法物,可以使我们觉悟,提醒我们断恶修善。这是法物和世俗物品的区别。
三、佛珠的颗粒数字是有讲究的
佛珠,根据形状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其质料更是不胜枚举。但不论是什么种类、材质,佛珠的颗数都是很有讲究的。
佛珠的颗数,以108颗为其基本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
佛珠的颗粒数位不同,有不同的含义。
据佛经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
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等。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671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