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教念佛珠(念佛珠的意义)

学佛百科2023-04-2276

佛珠多少颗代表什么意义呢?

12颗:代表十二因缘,是因果循环的十二个重要过程。

13颗:代表十二因缘与缘主本元因果轮回的关系。

14颗:代表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令众生同享共得。

15颗:代表十四种无畏功德与缘主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16颗:代表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赋予众生相。

18颗:代表十八界,俗称十八子,六根,六尘,六识。

21颗:代表十地十菠萝蜜与佛果共二十一个位次。

27颗:代表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

36颗:代表以小见大的义理,三十六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

42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四十二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五十四个阶位,十信、十住等五十阶位,加四善根位。

108颗:代表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使身心达到寂静入定的状态。

216颗:代表前后两世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根除,共合二百一十六种断除本元心无妄念。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一并断除,心神归元。

佛珠解释: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盘了。

佛教的念珠有哪些象征意义?

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 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珠。其梵文原语凡有四: (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珠鬘之义。 (三)japa-ma^la^,念诵鬘之义。 (四)aksa-su^tra,意译为珠之贯线。 “念珠”的种类,就质料而言:有菩提子珠、金刚子珠、莲华子珠、金珠、银珠、铜珠、铢珠、水精(晶)珠、木患子珠、香木珠、瑜石珠、真珠珠、珊瑚珠、砗渠珠、帝释子珠、螺旋珠、牙珠、赤珠、诸摩尼珠、薏苡珠、草子珠、活儿子珠、阿嘘阿啰阿叉珠、锡珠、琉璃珠、商佉珠、种种杂宝珠。--以上是依据陀罗尼集经第二作数珠法相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九、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供养次第法品、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除障分品等经所举述。诸经所说,品质数目不等。 又据金安一居士密宗辑要一书、及师范大学教授闻汝贤有关修密之释疑一文举述,有“水晶珠、菩提子珠、珊瑚珠、人头骨珠、凤眼菩提子珠、琥珀珠”。 就数目而言:据木患子经说有一百八颗珠。陀罗尼经说有一百八颗珠、五十四颗珠、四十二颗珠、二十一颗珠。数珠功德经说有一百八颗珠、五十四颗珠、二十七颗珠、十四颗珠。金刚顶瑜伽念诵经说有上品一千八十颗珠。最胜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说上品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说上品一百八颗珠、中品五十四颗珠、下品二十七颗珠、最上品一千八十颗珠。” 珠数的意义,通常都认为珠数以一百零八颗为基数;将一百零八减半则为五十四、五十四减半则为二十七,二十七减半则为一十四。又将一百零八以十倍之,则为一千零八十。一般认为这一说法,颇有道理。至如四十二与二十一之数,想必也有说辞。 晚近以来,对于那些珠数、都已演绎出了一些诠释。那些道理虽然没有典据可明,但仍然被传述着。那些诠释是:一百八颗,意味着证成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之意义。一千八十颗,意味着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 之意义。另有一说是:意味着金刚界一百八尊,各具一百八尊之意义。五十四颗,意味着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之五十四位。四十二颗,意味着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二十七颗,意味着十八学人及九无学。二十一颗,意味着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之二十一位。十四颗意味着观音菩萨之十四无畏。 “念珠”的用途及功德:木患子经略说:“若欲减除烦恼障报障等,当线贯木患子一百八颗,常自随带。若行若坐若卧,恒使一心,捏珠称念,佛法僧名。……若能满于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命终当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行安乐。若复能满一百万遍,当得断除百八结业,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之根,获无上果。”(译自日文版望月佛教大辞典) 陀罗尼集经第二作数珠法相品略说:“行者若持此诸宝数珠,诵经持咒念佛,当能满足十种波罗蜜之功德,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译自日文望月佛教大辞典) 又数珠功德经说:“若有人手持数珠,虽不念诵佛名及陀罗尼者,此人亦获福无量。” 金刚顶念珠经偈云:“若安顶髻净无间,由戴顶上减四重,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人速清净。” 又一字顶轮仪说:“若用嚂字真言,加持数珠七遍,用持课时,一遍成千遍。” 再者;随“念珠”的种类不同,其念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之差异。--据陀罗尼集经说,以水精珠,最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说:香木珠获一分福,瑜石珠铜珠铁珠二分,水精珠真一俱胝分,莲华子珠金刚子珠二俱胝分。杂宝珠(众宝珠)及菩提子珠最为珠胜,能获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分福德。又据守护经说,菩提子珠及种种和合之珠,最为殊胜。又据数珠功德经及瑜伽念珠经说:菩提子珠最为殊胜。 再者:根据“密宗”三部五部法之不同,其所用之念珠,随有差异。--据苏悉地羯啰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观音部(莲华部)用莲华子珠,金刚部用噜梛啰叉子珠。又据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刚部用金刚子珠、宝部用金等诸宝珠,莲华部用莲花子珠,羯磨部用种种和合珠。又时人金安一所著密宗辑要及师大教授闻汝贤“修密释疑”一文说: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及观音法用水晶珠,修怀法及长寿法用珊瑚珠,修诛法及一切法用人头骨珠,修观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 佩带“念珠”,可以提醒道念。佩带“念珠”,可以庄严威仪。持用“念珠”,可以记取念诵数目,不使功夫减退。

佛门弟子手中的“念佛珠”,不同珠数都有什么含义?

不同的珠数代表不同的劫难,而且不同身份的高僧使用的珠数也是不同的。念佛珠有1080颗、108颗、54颗、36颗等,不同的珠数有不同的含义,但是主要都是代表了修行过程中的各种劫难。但是这些鸟佛珠也不是所有的人想用就能随意使用的,不同的珠数代表这个人的地位,珠数越多,地位越高。

佛教的弟子喜欢使用念佛珠,是因为他们在念经的时候用来计数的。佛经都是太长又繁琐的,用来锻炼佛门子弟的心性的。为了锻炼心性,他们每天对于诵读经文是有次数规定的,而念佛珠就是用来计数的。念佛珠中间有一颗母珠,一旦划过母珠,那就代表一圈了。所以念佛珠在佛门子弟的手中的时候,是一个在念经的时候的计数工具。

一般的僧人修行都是要经过很多的劫难的,而念佛珠上面的佛珠就代表了修行途中所会遇到的各种劫难。1080颗的念佛珠是最高级的,是一些道行比较深的僧人使用的,也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才拿出来使用的。108颗的佛珠是佛门子弟最常使用的,是人世间所会使用遇到的108种烦恼。也是希望在修行的时候,僧人们能摆脱这些烦恼。

佛珠的质地也是有讲究的,可以使用铁、铜、珍珠、木槵子等材料。在这些材料中,菩提子所制成的念珠的功效最好,其次是莲子,最次的是铁。但是佛门子弟用佛珠主要是在念佛经的时候使用的,念珠的质地决定了念珠的功效。一般为了达到更好的功效,佛门子弟还是很注重念珠的质地的。

佛珠的意义

佛珠的数量不同,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佛珠的数量以及所代表的意义分别是:

1、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四十二颗

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3、三十六颗

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4、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5、十四颗

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珠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708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