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为什么12颗(佛珠手串为什么13颗)

佛珠手串为什么是12颗,13颗和108颗?
佛珠数是有含义的,
108颗这种数目的串珠较为普遍,大家在很多佛珠上都可以见到,暗指消除108种烦恼,求得身心安定,化做无欲无求的姿态,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选择的数目。另外,108也是道家文化中天罡地煞的数目总和,佩戴亦有护身之意。
13颗含义指十三力,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十三力分别代表: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法调伏诸众生力。
12颗在佛学中,常有“十二因缘”或是“二六之缘”一说,世间之事多为因缘而生又为因缘而去,而这12颗串珠就表明了这“十二缘起”。佛学里有着“十二因缘”的说法,即:无明、行、识、各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颗珠子就代表了这个“十二缘”,寓意着人生的际遇掌握在自己手里,适合对人生有目标、有把握、自信的人佩戴!
11颗含义指十一力:谓阿弥陀佛加持念佛行者之十一种力用。及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等,以此十一力故,尽除一切魔事。
10颗含义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例如乞食十利、禅定十利、粥有十利、精进十利、般若十利、多闻十利、布施十利、持戒十利、慈忍十利等。
9颗含义指九世:过去、未来、现在各具三世,合为九世。
8颗含义指八正道也,代表着达到佛教最高理想的八种方法和途径。佛陀一般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称为中道,意为解救苦难中的芸芸众生。
7颗含义指七妙法:又作七法、七知、七善、七善法。及知法、知义、知时、知足、知自、知众、知尊卑。
6颗分别代表了耳、鼻、舌、眼、身、意这“六根六情”,指代的是人的六种感官六种感知。这个一般较少。
5颗含义指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4颗含义指四缘:旧译曰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新译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3颗代表是“佛”、“法”、“僧”这三宝,多为虔诚的佛教信徒所持有。
手串13颗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佛教的十三力。
依《无量寿经》所说,十三力就是: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众生力。
手串也被称为“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本是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手串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配饰,佩戴手串,有一定的寓意,不同颗数的手串有寓意不同。不过,手串虽然是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但追其根源,却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所创,而佛教将其发扬光大。手串分为12颗,13颗和108颗及其他尺寸。
十二颗的手串表征佛教的十二因缘。“因”为种因,好种子;“缘”为助像,如阳光雨露。所谓“十二因缘”,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心”、“十二因生”,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若依《中阿含经》所说,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108颗表示十法界有108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所以佩戴108颗,是求正百八三昧,断除108种烦恼。 108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18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18种,总计36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108种烦恼。
除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佛珠手串外,还有其他尺寸的手串,也各代表不同的含义: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等等。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珠子 佛珠手串数量有什么含义?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080颗
1080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是: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08颗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54颗
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42颗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36颗
36颗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除三份。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27颗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21颗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8颗
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4颗
14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3颗
13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但是在佛教经典的记载中不存在13粒的佛珠。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2颗
12颗在佛学中,常有“十二因缘”或是“二六之缘”一说,世间之事多为因缘而生又为因缘而去,而这12颗串珠就表明了这“十二缘起”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10颗
10颗在佛教中指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佛陀制戒之十个理由:摄僧、极好摄、僧安乐住、折伏高人心、有惭愧者得安乐、不信者得净信、已信者得长信、遮今世恼漏、断后世恶、梵行久住。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珠子?上面盘点了常见的佛珠手串珠子数量及其含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佛珠都是12颗,13颗,14颗,18颗?
手串的颗数是由讲究的。不同颗数都有内涵在里面,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12颗:佛学里有着“十二因缘”的说法,即:无明、行、识、各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颗珠子就代表了这个“十二缘”。13颗:指十三力: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
10颗:在佛教中指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佛陀制戒之十个理由:摄僧、极好摄、僧安乐住、折伏高人心、有惭愧者得安乐、不信者得净信、已信者得长信、遮今世恼漏、断后世恶、梵行久住。
14颗:代表观世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让一切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让佩戴者面对苦难挫折,都能无畏面对,勇往直前。18颗这个数目也是比较常见的,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罗汉”或是佛祖的18种变化,数目吉利,便于携带,寓意着十八罗汉一样健康的体魄。
36颗:指的是三十六部神王,又作三十六善神,掌管人界,驱散人界的108种烦恼,36颗是108颗的精简版本,取其三分之一,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携带,和108颗意义相同,用善神驱散烦忧,也有着化繁为简,以小见大的哲理。
108颗:108颗的手串是比较常见的,相信很多玩友都有这个颗数的手串。108颗对应了人界的108中烦恼,戴着这个颗数的手串暗示着消除人们的108种烦恼,寓意着生活无忧,身心安定,是最适合送人的手串颗数了。
佛珠13颗12颗都代表什么意思?
佛珠13颗12颗都代表什么意思?
准确说是12颗,加上佛头才是13颗。用来计数的,记录念诵经文的数量。因为12这个数字很特殊。
12的三倍是36,9倍是108,90倍是1080。这些数字都是常用的数量,达到数量的多少代表功德,121081080算是个节点,就像我们日常十进制的10,100,1000,一样普遍,在佛教的说法里这些数字带有特殊的意义。
12颗佛珠代表什么意思
佛法里12这个数可以有许多的涵义...但是通常最多的比喻是12因缘法。
就是所谓的因果生灭循环的12个重要过程:由"无明"起、然后经过"形、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到"老死"
你可以从人的一生来充分理解:佛法认为时间是连续性不可间断切割的,既然如此那我们的生命起源於哪里?死后又真的是结束吗?总结之后发现生命是连续的,一段接著一段,只是生命型态转变而已,一般称之为轮回。那无始也无终要如何说明其连贯性的规则呢?
所以12因缘就告诉我们一切的起因就是"无明",另一种说法叫做"业力"...这个东西串连每一段生命型态的终点及起点。
其实说白一点,就是当人死后的灵徘徊时,因为生前对於"性"的执取,很自然的就会被正在交合的男女情境所吸引(无明因)而产生后续的变化,也就是将灵投入了受精卵中,开始形成具象的形体(形),然后渐渐发展能支配这个肉体的意识(识),然后完整形成人形(名色),然后具备感官及感受能力(六入)、接著出生之后开始跟包括家人、呼吸到空气...等与这个世界的种种接触(触)、然后有好恶的感受(受)及分辨,接著就只取自己喜欢的、排斥讨厌的(爱、取),然后一声中不断汲汲营营的建立累积并且拥有自己的财产(有),然后想著如何延续占有这一切(生)、直到"老、死"...
抱歉花了比较多时间解释这些,回到你的问题,12颗佛珠代表这12因缘,就是要你边念佛时,也编思维这12因缘,然后若你想永段轮回,获得彻底解脱的话,就得清清楚楚的看透这世间的一切,藉此协助你建立正念、正思维...我想这就是他的涵义及用意所在...提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佛珠21颗代表什么意思?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地:
(l)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10)法云地。
十波罗蜜: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著,是名檀那波罗蜜。(内即内身,谓头目身命等;外即外财,谓金银财物等也。) 〔二、尸罗波罗蜜〕,梵语尸罗,华言清凉。谓离热恼,得清凉故。亦云防止,谓调练三业,止过防非,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又戒经云:菩萨具持众戒,而无所著,是名尸罗波罗蜜。(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三、羼提波罗蜜〕,梵语羼提,华言忍辱。他人加恼为辱,于辱安受曰忍。谓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也。经云:菩萨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摇动,是名羼提波罗蜜。 〔四、毗梨耶波罗蜜〕,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练心于法曰精,精心务达名进。谓勤修善法,心无懈怠也。经云:菩萨普发众业,常修靡懈,诸有所作,恒不退转,是名毗梨耶波罗蜜。 〔五、禅那波罗蜜〕,梵语禅那,华言静虑。谓念虑皆忘,安心理境。又名智生,谓依定生智也。经云:菩萨于五欲境,无所贪着,诸次第定,悉能成就,是名禅那波罗蜜。(五欲者, *** 、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诸次第定者,谓于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等次第而入也。) 〔六、般若波罗蜜〕,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决定审理名智,造心分别名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能通达无碍也。经云:菩萨于诸佛所,善观诸法,得实相印,普入一切智门,是名般若波罗蜜。(实相,即一实相也,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印即印定一切法皆无相故。) 〔七、方便波罗蜜〕,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谓善巧方便,随机利物,称适缘宜也。经云:菩萨教化众生而不?倦,随其心乐,而为现身说法,是名方便波罗蜜。 〔八、愿波罗蜜〕,愿即誓愿,志求满足也。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尽未来际,成就行愿也。经云:菩萨成就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尽未来劫,证得如来智慧,是名愿波罗蜜。(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九、力波罗蜜〕,力即力用,谓行满功成,万境无动,能善办众事也。经云:菩萨具深心力,无有杂染,乃至具加持力,令信解领受,是名力波罗蜜。 〔十、智波罗蜜〕,智即智慧,谓决断无惑,证法怡神,善入佛慧,明了无碍也。经云:菩萨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普觉悟法界门,是名智波罗蜜。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15颗佛珠代表什么意思?
十五颗佛珠串在一起,这种情况可能解释为两种。
一种是不计算佛头的,还是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另一种就是指真言行者身上应安布之十五尊
佛珠19颗代表什么意思?
中间一颗是母珠,另外十八颗代表十八界.(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
一、佛珠的棵数有三种情况:
1、一般念佛以49、108的整数倍来计算,因此,佛珠是49棵或者108棵比较符合规格;
2、以适合戴在手上的长度设置棵数,便于携戴;
3、随便确定的棵数,没有章法的。
二、佛珠的开光:
1、到寺院直接请开过光的佛珠;
2、自已请佛珠,然后到寺院请师父开光。开光仪式主要是弘扬佛法,广为宣说诸佛菩萨的功德。 佛珠可开光,可以不开光。没有开光的佛珠也可以直接便用。
三、其实,佛珠的价值不在于收藏,而在于使用。使用的好,任何材质的佛珠都是无价之宝。 佛珠又叫念珠,念珠是用来念佛计数用的,只要精进念佛就行了,什么材质、棵数多少、价钱多少、款式怎样、以及怎样配戴都关系不大,只要能完成每天的功课就行了。
佛珠88颗代表什么意思?
佛珠88颗一般认为表示的是佛教所说的八十八佛。在佛教丛林中,晚课所诵之《大忏悔文》,也简称“八十八佛”。
佛珠手链一般都是带左手上,因为左手相对于右手来说,用比较少。是为了不妨碍做事。在佛教来说,左手也称为善手。
108颗佛珠,每颗佛珠都有含义。佛珠戴在手上,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学佛菩萨的慈悲,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在任何环境时候都能保持平稳不急不躁的宽裕心态。
第88颗佛珠的含义: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佛珠98颗代表什么意思?
佛珠98颗好像没有特殊的含义,以下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2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3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4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5三十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颗
6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7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8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9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佛珠16颗代表什么意思?
念珠是指以线贯串一定数量的珠子,用以计算称名称持咒数的法具。又称数珠、咒珠或诵珠。
在《牟梨曼陀罗尼经》中说:“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是引接普遍根机,牵课修业之具也。”在《本患子经》中说:“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寇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个,当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谄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王言:‘我当奉行。’”此即念珠的由来。
关于念珠的功德,在《木患子经》中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念珠颗数代表的意义
又据《陀罗尼集经》卷二所述,若诵经、念佛、持咒时,手持数珠一一掐之,则彼行者当得十种波罗蜜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
关于数珠的颗数,《木患子经》说一O八颗;《陀罗尼集经》列出一O八、五十四、四十二及二十一颗等四种;《数珠功德经》说一O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种;《金刚顶瑜伽念诵经》说上品一O八O颗,最胜一O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文殊仪轨经》说上品一O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O八O颗。上列颗数之来源,系一O八减半为五十四,五十四减半为二十七,二十七减半为十四,又一O八之十倍为一O八O。
由上所述,可知数珠的颗数,应以一O八颗为其基本数。不过《陀罗尼集经》所说的四十二及其减半的二十一,当另有别说。后世认为此等颗数,皆各有象征意义,一O八颗表示证入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
在《释氏要览》中说:“小乘见修合论,烦恼共有一百八数。且明见惑、三界、四谛下烦恼共有八十八。谓苦下具一切,即十使:贪、嗔、痴、慢、疑、身、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也。集灭离三见,谓集灭二谛下,各除身、边、邪三见也。道除于二见,谓道谛除身、边二见也。上界不行恚,谓上界四谛下各除嗔一,已上三界四谛,共有八十八也。修道所断惑,欲界有四,谓贪、嗔、痴、慢,上二界各除嗔,共有六,已上成十,计九十八也。更口十缠,谓无渐、无愧、昏沉、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合前都有一百八也。”
一O八O颗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刚界一O八尊中各具一O八尊;五十四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念珠的材质
关于数珠的资料,《陀罗尼集经》举出金、银、赤铜、水精(水晶)及木患子、菩提子、莲华子等类;《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列出菩提子、金刚子、金、真珠、莲华子等类;《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列香木、瑜石、铜、铁、水精、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列出铁、赤铜、真珠、珊瑚、患子、莲子、因陀啰佉叉、乌嚧陀啰佉叉、水精、菩提子等十种;《金刚顶瑜伽念珠经》列举砗磲、木患、铁、熟铜、水精、真珠、诸宝、帝释子、金刚子、莲华、菩提子等十一种;《苏悉地羯啰经》卷中列举菩提子、莲花子、噜梛啰叉子、木患、多罗树子、土、螺旋、水精、真珠、牙、赤珠、诸摩尼、薏苡珠及其余的草子等十四种;《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列举活儿子、莲华子、阿嚧陀罗阿叉子、水精、赤铜、锡、木患、琉璃、金、银、镔铁、高佉等十二种。
经典中亦有记载不同的念珠,有不同的念诵功德,《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曼殊室利告大众言:‘汝等谛听!受数珠校量功德差别如是: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若开乌卢阤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插念,或但手持此珠,不能依法诵佛名,等数难可拔。是诸善男子,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共,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得福无量。
《陀罗尼集经》以水精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说香木得一皆福,瑜石、铜、铁得二分,水精、真珠得一俱胝分,莲华子、金刚子得二俱胝分,间错种种诸宝及菩提子最胜,可得无量无骤不可说不可说分之福德。《守护经》说菩提子及种种和合之珠最胜;《数珠功德经》、《瑜珠念珠经》等亦以菩提子为最胜。
在密教行法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差别,所用数珠亦有不同。《苏悉地羯啰经》说佛部用菩提子观音部用莲花子,金刚部用噜梛罗叉子之数珠;《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金刚部用金刚子,宝部用金等诸宝,莲华部用莲华子,羯磨部用种种和合之数珠。
我国有关使用数珠的记事,首见于《续高僧传》卷二十:“人各掐珠,口同佛号。”道绰之专弘净土,始于隋末,于唐代贞观年间又以数珠教人念佛,可见数珠是在唐初才被当作称名记数之法具。其后,以《陀罗尼集经》为始,密部仪轨被大量传译出来,数珠亦为密教僧人所广泛使用。
在使用念珠时,通常一串念珠会有一颗母珠,方便计数。
在《陀罗尼集经》中说:“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为母珠,又更别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
除了母珠之外,颗数多的念珠,除母珠外,也会多加数珠记子。如《禅林象器笺》中后:“百八颗外,有十颗小颗为记子。”
佛家的佛珠手链有多少颗珠?代表着什么含义?
佛珠的颗数根据其不同的含义,有9种,分别是: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
1颗:一般来说,一颗珠往往比较贵重,挑选具有很高物质价值的珠子,表达了佩戴者的艺术审美品位,可以贴身携带或是悬挂在家中,体现了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3颗:代表是“佛”、“法”、“僧”这三宝,多为虔诚的佛教信徒所持有。
6颗:分别代表了耳、鼻、舌、眼、身、意这“六根六情”,指代的是人的六种感官六种感知。这个一般较少!
9颗:指九世:过去、未来、现在各具三世,合为九世。
12颗:在佛学中,常有“十二因缘”或是“二六之缘”一说,世间之事多为因缘而生又为因缘而去,而这12颗串珠就表明了这“十二缘起”。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各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14颗:同18颗一样,这一数目也很常见,尤其是现在很多青年人极其青睐这一种串珠,借用了其“十四无畏”的寓意。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14种无畏的功德。
18颗:这一数目现在比较常见,很多串珠都以此为准,数目吉祥而且便于携带,故而颇为常见。从佛学的角度上说,其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罗汉亦或是佛祖的18种变化。
21颗:覆盖了菩萨修行自大涅槃到成佛所经历的21处阶位,即“十地”、“十菠萝蜜”和“佛果”。
27颗:每一颗串珠代表一位佛学圣者,合计为佛家二十七贤圣,谓四向四果之二十七种圣者。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后阿罗汉果之九无学。
36颗: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份。是108颗的精简版本,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随身携带,另外也传达了以小见大、化繁为简的奥妙哲理。
42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的42个阶位,此数目和54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也说的是菩萨修行中所要感悟的阶位数目,只不过用“等觉”、“妙绝”两颗串珠代替了“十信”、“四善根”,同“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共成42颗串珠。
54颗:代表菩萨修行过程中的54个位次,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四善根。
108颗:108颗为主流颗数,为上品,相对而言,这种数目的串珠较为普遍,大家在很多佛珠上都可以见到,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也就是消除108种烦恼,求得身心安定,化做无欲无求的姿态,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选择的数目。
1080颗:佛珠中最上品是1080粒,这是目前可查的最大数量的串珠数目,1080颗串珠暗合了“前六后四”共10界间的1080种烦恼。
1080颗这种穿法更多地出现在法事大会或其他的重要场合之上,往往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上人所配,平日里难得一见。
扩展资料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
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
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时尚文化的符号。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752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