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珠0.8单圈数量(佛珠单圈多少颗)

学佛百科2023-04-26110

佛珠一般多少颗?

“十八子”中的“十八”指的是佛教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意义非凡!

佛珠,又叫做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现在,很多喜欢时尚或彰显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佛珠个数不同所包含的意义也不同。首先说下,并不是所有的佛珠手链都是18颗或是108颗的,佛珠手链一般有多少颗,分别代表有不同的意义的。

对于女性来说,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链,以较小珠子为主,如10MM的直径19颗,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颗。手腕较细的,可以12MM16颗。佛珠手链戴在手上,就是时时刻刻提醒人们要慈悲,时时刻刻修行,从善去恶。佛珠手链一般戴在左手,因为左手相对于右手来说,用比较少,道教也认为左手是善手。佛珠的长珠,是固定数,即108颗,加佛头一颗,共109颗。

小叶紫檀佛珠顺纹108颗8mm 小叶紫檀手链念珠手串 一般来说,大家为了装饰而戴的佛珠手链是12颗、13颗或是16颗,这是根据男女手腕的粗细决定的,只要不是作为念珠来使用的话,戴多少颗都是可以的。 作为念珠来使用的话,一般的佛珠手链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

手串佛珠多少颗

首先,小叶紫檀手串常见的颗数有8颗,13颗,14颗,18颗,24颗,36颗以及48颗。只要是没有开光过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手围来选择尺寸, 男士佩戴手串最常见的规格是2.0,1.8,和1.5厘米。建议中等身材的男士选择18mm的手串,身材偏瘦的选择15mm的手串。身材魁梧的可以选择20mm或者20mm以上的,如2.5mm,3.0mm的手串。佩戴小叶紫檀关键是平时盘完的乐趣,盘完小叶紫檀一定要佩戴棉布手套,少盘多放,是少上手,轻柔盘玩。这样使珠子干净,有光泽。新入手的将小叶紫檀放置一周熟悉环境之后,每天盘30分钟,连续一周后再放置一天,然后如此循环,2~3个月之后,表面就会出现一层波波的包浆,长此以往,玻璃包浆不是梦。想要把自己心仪的小叶紫檀手串盘玩成漂亮的包浆效果,选择一串上品的小叶紫檀盘玩为首要条件,但是市面上大多是仿冒品居多,除了少数类似儿孙福这种大品牌,其他地方基本看不到真品。

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不同数量佛珠手链的含义

佛珠是一种常见于佛教弟子用于念诵计数的法器,不过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佛珠手链不仅仅是应用于佛教弟子手上。在市面上也有着许多的佛珠手链饰品,这仿佛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流行品。

佛珠手链,就是将天然材质精工打造的圆佛珠串联而成的手链,这种手链经高僧开光加持以后,具有安神定气、旺财纳福的功效。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含义,上面就依据普遍传播的讲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罕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懊恼,从而使身心能到达一种沉寂的形态。百八懊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讲法,总的来讲,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来、如今、将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懊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不自知着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

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认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实际,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懊恼,分解一千零八十种懊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天堂界,2、饿鬼界,3、动物界,4、修罗界,5、人世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前六界为凡夫的迷界,即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悟者的悟界,超陀人间。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进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四十二颗

是表示菩萨修行的42个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觉和妙觉。

五、三十六颗

含义与108粒相同,为携带方便遂三分之为36而制。

六、二十七颗

是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和第四果阿罗汉的“九无学”。

七、二十一颗

是表示本有十地与修生十地和佛果,或表示十地,十波罗密和佛果。

八、十八颗

意义与108粒同,为携带方便,遂六分之为18;或谓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10、14粒表示观音菩萨的14无畏。观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众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或也可表示《纯王经》所说的14忍。

佛珠的长珠,是固定数,即108颗,加佛头一颗,共109颗。小珠子,也有216颗的。但手珠或者说手链,因为是戴在手腕上的,数目就不固定,是根据珠子的直径大小定数目变化。一般来说,在手珠中,珠子直径15MM的是15颗(含佛头三通那一颗,下同)。

14MM的是16颗,12MM的是18颗,手珠珠子数目,没有讲究非要多少颗,以能正好戴手腕上为原则。以上是针对男性手腕而言。就女性来说,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链,以较小珠子为主,如10MM的直径19颗,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颗。手腕较细的,当然也可以12MM16颗。

【结束语】佛珠手链在市面上的普通商店中是没有什么规格的,不过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店铺,又或者是寺庙中,都是分清珠子大小以及规格包括含义的。

佛珠手串多少颗

佛珠手串常见的数目有: 一百零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三十六颗、二十七颗、二十一颗、十八颗、十四颗。

1、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3、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4、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5、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6、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

7、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8、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扩展资料:

在汉传佛教中,念珠最早的记载起源於唐代净土宗道绰大师。

佛教的念珠亦是礼敬法器的一种,佛教不同的念珠用于作不同法事,念珠珠数为108颗,代表断除108种烦恼,而证得108种三昧,作为修持念咒念佛时计算数字之用,108粒当作100计。

大正藏中有《佛说木患子经》,相传念珠起於波流离王,以无患子做成,相传此经是东晋时译出,但译出人不详,相传於梁朝译出的《牟梨曼陀罗咒经》中提到钵塞莫,注解中说它即是数珠。

单圈佛珠和多圈佛珠有区别吗?108颗。

单圈佛珠俗称“手串”一般为14颗,代表十四无畏

108是念珠,也称持珠,挂珠,代表一百零八种烦恼

佛珠一般都是多少颗?

上品的手串一般是108粒,这也是较普遍的手串数量。藏传佛教的密宗一般佩戴110粒的手串,但这些手串的粒数并不适合佛教弟子在修行中计数,所以他们一般都在修行中佩戴216或360粒的手串。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流传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中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771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