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妄心即真心(妄心与真心)

学佛百科2023-03-1184

佛说的真心和妄心是什么?

真心和妄心是一个心,没人能有两个心,迷时就是妄心,悟时就是真心,所以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无所得。迷时就是众生,觉时就是佛,但是一般来说,觉了的时候就是明心见性,即入初地,而后就看自度的功夫了。没有善知识的(须有佛学基础)同修,可观看行法法师出家前的讲课视频——搜360——‘佛教开悟明心之悟门’,望同修们珍惜。

真心与妄心

妄心就是我们那个能看能听能够思维感受并做出反应和判断的意识。古人说的妄心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意识。

为什么古人会把这个意识叫做妄心呢?

因为古人见道之后发现,原来意识并非是“我”,真心才是我的本来面目,我一直在执妄为真。这是见到真心之后的自然理解,所以即使我们看很多的佛经理解了意识并非实有也没用,内心依然会执著意识投射出去的种种幻相,必须见到真心后,在这种见道的体验中自然的理解实相与幻相的差别,然后自然会放下对幻相的执著,见道之后尚有余习已不足为惧,日深月久自然抖落干净。

那何为真心?

真心有很多名字:道、禅、觉性、空性、自性、真我、如来藏、梵。古今中外的大德对他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但都是指同一样东西。真心的特质有很多,古书也写得很清楚,他是亘古长存、不生不灭、无有杂染、遍布诸法界的。

他是不可言传、不可思议。

为什么真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你身边,你却没有察觉呢?

原因是被妄心所遮蔽。好比乌云密布的天空,并非天空消失了,而是乌云厚重遮挡住了天空,倘若乌云消散天空便不隐自现。那厚重的乌云便是你的妄心即意识。比喻天空便是你的真我即本来面目。

认真思考上面的逻辑关系,并且理清真心与妄心的关系,那所谓的修行就很简单了,无非四字:除妄见真。

无论修何种法门,最终的目的必须是见性,内心的动机也必须是渴望见性。

为什么动机和目的都必须是见性,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明心开悟后才能够见性,我对开悟的定义就是明心,明心的意思就是了悟意识之中并没有一个“我”,即妄心之中并没有一个叫做我的“主体”。

这个是需要亲证的而不是智力上的理解,你如何亲证你的意识之中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你呢?

除非你对亲见真我的渴望超过你对你自己的维护与爱惜,否则所有的修行都会沦为壮大你的“自我”,你极其强烈的渴望见到真我的热望便是破除我执的工具。

破除我执之后见性便是水到渠成之事。这也就是古人说的悟后真修。

也有人是直接一步到位,直接明心见性的,但是毕竟万中稀有。

什么是妄心,真心和妄心的关系是什么

妄为不实,是相对真而说的。

严格的来说,真心所生出的一切念都是妄念。找到真心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通过妄念去寻找真心。

在海量的妄念里,提取某一念设定成“正念”,其他的统统就是“杂念”。通过正念与杂念之间的运行关系和运行特点,去窥测真心的样子。

杂念太强太乱,覆盖压倒了正念,这时就是掉举了;正念太强,压死了杂念,慢慢的正念就失去了活力,于是进入了昏沉;让正念占据上风,保证杂念在正念控制之内,同时不去压死杂念,保证杂念的活性。正念与杂念,共而不同,动而不乱,搏而不害,明明朗浪,交替有序。如同天地间阴阳二气的和谐的运转,万物活泼生机勃发,有序不乱。

(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873.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