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大安法师:黄叶止啼非究竟宝珠换糖大愚痴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皆须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印光法师

三宝,持戒念佛的目的是圆成本具的正觉佛性。并不是为了人天福报。妄想一但皈依后,钱就得比别人赚得多,官比别人当得大,身体比别人健康等,用这些来能证明学佛的成效,这个是有偏颇的。固然学佛为了出世间的解脱,也是能获得世间利益。然业力不可思议,因果错综复杂,所以不可平面线性地看待此事。

对净业行人来说,对世间顺逆等事,应作如理的。无论逆境还是顺境都是梦幻泡影,最终都是一场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如意的事情会成就。如果天天都是很顺利,日日都过得舒舒服服,就感觉到世间蛮不错,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何必求往生西方净土!念佛行人宜应随高就低,随缘而过,逆增上缘更能增加我们的道心。

心理学有个实验,将青蛙放进沸腾的池水中,这个青蛙会蹦地一下跳出来,侥幸逃一命;如果把这个青蛙放在凉水里面慢慢地加热,直至沸腾高温,青蛙在这过程中出不来,会被煮死。

三界火宅,众苦充满,冤家对头,常常碰面,苦不堪言,赶紧出离。人要以八苦为师,成就,斯言不虚。念佛行人对苦难要有敏锐的感受,即使在所谓成功快乐中,也要看到其本质上苦空无常。对现世的福报不必过于贪恋,应利益众生、惜福培福,这样便不至于在福报中迷惑颠倒。而人往往在顺境中容易骄逸造业,在忧患中或能令我们生起一种出离心,从三界苦域中超拔出来。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佛教文化网 » 大安法师:黄叶止啼非究竟宝珠换糖大愚痴
分享到: 生成海报

学佛文章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