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世界一词最初来源于佛教

我们经常说到的“世界”一词最初来源于佛教。佛法所说的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楞严经》卷四曰:“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世”为迁流义,属于时间的范畴。佛法认为,时间像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又从现在延续到未来,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为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则是对于方位的界定,属于空间的范畴。佛教对于宇宙的空间,有六方和十方之说。六方是指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则是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佛教又把世界称为世间,“间”为间隔义,世界就时间来划分,有三世的间隔;就空间来划分,有方位的间隔。我们常说的大千世界一词就是佛家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三千大千世界并不是三千个世界,而是集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佛法中所说的世界,古人称之为宇宙。《淮南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为空间,即东、西、南、北、上、下;宙为时间,即古往今来的变化过程。就其基本定义而言,与佛教关于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佛教文化网 » 世界一词最初来源于佛教
分享到: 生成海报

学佛文章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