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在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一个人想修行的时候,一定会碰到障碍。碰到障碍的话,不要在它面前退却,你得想方设法超越、克服这个障碍。那具体的障碍就具体分析了。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居士他来东林寺闭关,没有报名时还觉得不...
问:在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一个人想修行的时候,一定会碰到障碍。碰到障碍的话,不要在它面前退却,你得想方设法超越、克服这个障碍。那具体的障碍就具体分析了。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居士他来东林寺闭关,没有报名时还觉得不...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师在当年是很了不起的大老,那他的大施主就是一个姓曾的大户人家。那草堂青禅师圆寂,就到曾家去投胎了,这就是后来一个作宰相的,就是曾鲁公,叫曾公亮,北宋时期的一个著名的宰相。 那海印信禅师,一个...
四十八大愿 第二讲 第三愿是“各得真金色身愿”,就是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国中天人”——这四十八大愿讲的天人就是指他见、思惑没有断,是带业往生的凡夫——国中天人他的身色都像佛一样的是紫磨真金色,如果这一愿不能实施的话,我就不成佛。这叫各得真金...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 “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知道,但是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 他一念一念,还不是至诚心,还不是恳切心,还是带着很多世间的名利心, 或者虚假的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以这样的心...
问:有时非常恶的念头会突然闪现,这是为什么? 大安法师答: 俗话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为什么是自己呢?你看到自己今生这个样子好像很单纯,像个人模人样的样子,但是无量劫以来,我们在各个道里面都待过,每一个道里面的这种行为、业力,都在我们的阿...
《西方确指》净业课诵 菩萨又示无朽曰:“《弥陀经》十二卷、佛名一万二千,不要增,不要减,只依着我行去。但经要匀匀净净,不缓不急,不疾不徐。佛要声声心心,不涩不掉,不浮不沉念去。至于,不是但诵旧文一过,须从自己心中,发出真正大愿,至诚恳切,普...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示生人间,说种种法,度脱,无非为了怜愍我等凡夫,迷昧自心,沉没六道,妄受生死剧苦。佛陀兴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救拔我等,观机施教,应病与药,为对治众生无量,广说无量法门,总括起来,不外乎律、教、...
居士:发是往生条件之一,能不能等同菩提心?若不相同,应当如何将出离心长养成菩提心? 法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是三辈往生共同的条件。对菩提心的诠释,有通途佛法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次第上又有发心菩提、伏心菩提、证道菩提等等这些层次,...
问: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做不到那么坦然。习惯于把小问题扩大,总喜欢想太多。拿得起,可是放不下来,往往导致越是在意越是伤害,这些都让我感到很累很矛盾。我想请问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