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什么样的人往生边地;疑城
三辈九品往生之外,还有一类往生者,或称边地往生、或名疑城往生,或称胎生。此类净业行人以疑惑心修诸,念佛生到西方净土界边七宝城中,于中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知菩萨声闻僧,类似此土八难中的边地之难。所以,比喻为边地。此边地七宝城乃疑人...
三辈九品往生之外,还有一类往生者,或称边地往生、或名疑城往生,或称胎生。此类净业行人以疑惑心修诸,念佛生到西方净土界边七宝城中,于中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知菩萨声闻僧,类似此土八难中的边地之难。所以,比喻为边地。此边地七宝城乃疑人...
问: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动,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为什么我们却更强调断恶修善,强调行善顺乎自性,行恶违逆自性?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合理性,请慈悲开示。 大安...
形,就是我们的业报的身体。如果我们执著这个身体为真实的,那么这个形体就成了众罪的薮,薮就是一个峡谷,它能够繁衍各种草木的这样的一种状态。那有这个形体呀,我们就会为了这个业报身去活着:我要买名牌的衣服来装饰自己的身体,我要知名度来我...
居士:我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示。 法师: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皈依三宝,持戒念佛的目的是圆成本具的正觉佛性,并不是为了人天福报。妄想一皈依、刚就要钱比别人赚得多,官比别...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感就愈加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德国) 康德身为一个影响西方的伟大的哲学家,他谈到一个观点,就是以道德作为自律性、普适性...
问: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个老师,才不是掺杂? 答:我们,应该常随佛学,要按照佛的教化来。佛从来没有说只能尊奉一个人。如果只能尊奉一个人,那就只能尊奉佛一个人了,其他的都不能担当这个重任。 儒、佛的圣人都谈...
我们念佛常常会生起一个问题:阿弥陀佛跟我是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关心我吗?阿弥陀佛认识我吗?甚至说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存在,都是一个大问题。 有个居士说他进关,他确实是有怀疑,但是有机会也就试试看吧。他出关的时候谈...
问:法师讲经当中,提到有个老和尚念了几十年佛,将要往生时,问其他比丘,他还可以带一个人往生,结果只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和尚愿意去,所以就带小和尚往生了。我对此事很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老和尚往生还可以带一个人往生?我也发愿,如果在助念的时候...
问: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 大安法师答:心空即佛性,佛性是我们本自具有的。无奈无明厚重,佛性无能透显。而执持六字洪名,正是开启佛性的金钥匙。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从...
的 《法华经》穷子喻,大富长者之子幼时,舍父逃逝久住他国。后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其家大富财宝无量,无人继承。五十年后,父子偶遇。父见子便识,遣傍人急追将还。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于使者执之强牵将还之际,惶怖闷绝躄地。经其父循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