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弘扬正信佛陀智慧

清辩论师

清辩论师

佛入灭后约一千多年,在南印度有一位清辩论师,他胸襟广大,德行高深,表面上他是示现数论外道的仪态,擅长分别智慧,分析万物,其实是在弘扬龙树菩萨「心境俱空」的空宗思想。

他听说摩揭陀国的护法论师宣扬「唯识无境」的有宗思想,门下弟子有数千人之多,于是他就柱著锡杖,前往护法论师住所,期望能与他辩论唯识理论。

到了波吒釐城时,他打听知道护法论师正在菩提道场,便命令弟子代为传达说:「清辩对护法论师宣扬佛陀遗教,教化迷惑的众生,这样崇高的功德,真是虚心仰慕已久。但是由于我还有些事未能办完,因此暂时不能亲自前往礼拜进见。而对菩提道场,我立誓绝不白来一趟,到了这个地方,就一定要证到佛果。」

护法论师对使者说:「人生就如梦幻一般,生命短暂而脆弱。我每天只求诚心精进,没有多余的时间和人交谈辩论。」

因此,这两位论师只有透过使者的传达,终究未曾见面。

清辩论师回到本国以后,静静的思考著:「除非等到弥勒佛出世,否则谁能解答我的疑惑呢?」于是他到观自在菩萨像前诚心的诵念随心陀罗尼,不吃不喝,一直诵念下去。三年之后,观自在菩萨受了感动,示现微妙色身,询问清辩论师:「你这样精进诵念,有什么志愿吗?

「愿保留此身,亲见弥勒菩萨出世成佛。」清辩论师回答。

「人命是这么脆弱短暂,世间虚幻无常,你应该修行更殊胜的佛法,求生兜率天,在那拜见弥勒菩萨,这样还比较快速。」观自在菩萨劝他说。

「我的志愿不可夺,心不能改了。」清辩论师回答。

「如果是这样,你应该前往南印度的驮那羯磔迦国城南的一个山洞,山洞中有位执金刚神,你到那里至诚诵持执金刚咒,这样就能完成你的心愿。」观自在菩萨指示清辩说。

因此,清辩论师遵照指示,前往执金刚神处所,至诚诵念。经过三年以后,执金刚神现身问他:

「你这么精进诵念,是想达成什么心愿吗?」

「愿留此身,拜见弥勒佛。观自在菩萨指示我来这里祈请您指引,您是否能帮助我达成心愿呢?」论师回答道。

「这个岩石里面有一座阿素洛宫,你只要依法修行,发愿祈请,精诚所感,石壁就会打开。打开以后你就可以进入宫中,等待弥勒佛出世。」执金刚神传授他一个秘方说。

「那么我深居石壁之中,见不到外面的世界,怎么知道弥勒佛出世了没有?」论师问道。

「等到弥勒佛出世后,我自然会通知你。」执金刚神说。

于是清辩论师专心精进的持诵,再经过三年心无旁骛的修行。三年后,许多人都来山洞观看,清辩论师口中持咒,以一颗小芥菜子击向石壁,石壁竟应声豁然开启,出现了一个山洞。大众看得目瞪口呆,流连忘返。清辩论师走向山洞,回头向徒众宣告:「我长久以来一直祈请,恳求能等到弥勒佛出世,如今佛菩萨神通庇祐,使我的心愿得以实现。你们也应当一同进入这个洞穴,日后可以见到弥勒佛出世。」

当时,大众听到论师的话,都害怕恐惧,没人敢进入洞中,他们认为里面是个毒蛇洞窟,进去了会亡命丧身。论师再三保证劝说,最后只有六个人愿意跟随进入。于是论师向大家道别,石壁又重新合起,恢复原来的样子。那些没有跟进去的大众才开始怨叹悔恨,平白失去见佛闻法的大好机会。

佛经上说:见佛闻法的障碍有八种,称为「八难」。八难中就有一条是「佛前佛后」,例如我们现在所处的娑婆世界,正值释迦牟尼佛入灭而弥勒佛尚未出世,即是八难之一。故事中的清辩论师为了解决知见上的疑惑,如此精进修行,诚心祈请,尚须等待五十六亿年后弥勒佛出世才能求得解答。但是,在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我们若愿速得成就,便应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亲见阿弥陀佛演说妙法,等到「花开见佛悟无生」,便能速得成就佛道,这正是净土法门易行易成之处啊!(出自大唐西域记)

(明伦月刊 290期)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佛陀网 » 清辩论师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