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造塔得道
从前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国教化众生时,曾派遣一位名叫须漫的罗汉,令他持佛的头发和指甲,到罽宾南山上建一座佛寺,并将佛的发爪供奉其中。
这座寺中有五百名罗汉常住,他们早晚燃香供佛,并绕著佛塔经行礼拜。当时,山上有五百只猕猴,由于它们时常看到罗汉们礼佛的模样,就有样学样的到深山溪谷旁,运来泥土沙石,依样画葫芦的建起了佛塔。它们用木头作支柱,再系上布幔,每天早晚对此礼拜。
后来,山中洪水暴发,这五百只猕猴因为逃生不及,全都被淹死了。幸而凭藉它们生前拜佛的功德,死后都升到忉利天上,化为天人。这五百天人以天眼观照过去生中种种因果事迹,于是拿著香花,演奏天乐,到他们前世的猴尸上方,诚敬的绕行七次。其他的天人遥望这一幕,也纷纷散花奏乐,围绕在猴尸旁边。这时,有五百位婆罗门外道,他们所学的是错误的邪见,对因果真相不能领悟。看到这一幕,便问天人:「你们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去供奉死猴呢?」天人回答:「你们有所不知,这猕猴就是我们的前世啊!从前在人世间时,因为看沙门的行为举止好玩,也就跟著建起了塔寺,没想到竟以此供佛的功德升上天道。今日来此散花礼拜,就是为了报答过去的恩情。而你们这些邪见外道,生生世世勤苦修道,却因所学不正确,而毫无所得。不如痛改前非,一同前往耆阇崛山,礼拜供养佛陀,这种功德才是不可限量的。」此时,婆罗门教五百位外道,顿悟真理,于是欣然前往佛陀居所,五体投地的虔诚礼拜,并散花供养。
法华经上曾言:若有童子戏造塔像,礼拜供养,亦可凭此因缘,而得解脱。童子如此,畜牲自亦如是。猕猴能升天,主要是因为它们因缘际会的亲近善知识,并效法其举止。即使只是「有口无心」的游戏之作,都能获福无量。荀子亦阐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众生的举心动念都是因果之源,业报之根,修道人怎能不慎选环境,亲近善知识,细心呵护这往生西方的因缘啊!(出自法句譬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