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佛珠一般多大规格好(佛珠多大尺寸的合适)

学佛百科2023-05-2066

佛珠用多大尺寸 做功课

①腰珠。一般腰珠直径尺寸比主珠直径尺寸大1-2mm即可,所以直径8mm的108佛珠在腰珠直径尺寸的选择范围宜在9mm-10mm,如果喜欢粗狂感,可以在2mm的基础上再加一些,但是不能大太多。需要注意的是:腰珠直径的尺寸不要没如比主珠的小,如果顶珠和腰珠镇芦大小与珠子尺寸大小保持一致,那么形制最好与主珠的形状相同,看起来会更佳。

②顶珠。选择上一定要比主珠本身要大才美观,顶珠的选择范围是直径9mm-15mm最合适。不要大于15mm,否则整体搭配显示不协调。顶珠的尺寸一定要比腰珠的大,不然主体就不够突出。形制上可选择圆珠、苹果圆、桶珠、瓜珠、老型珠等,最终的定夺还是需要遵从您个人的喜好,自己所喜爱的,一定是最好的。

③佛头(三通)。佛头尺寸主要是看对孔尺寸,就是佛头的宽度,佛头的宽度选择范围就比较广了,因为佛头中等大小或很大都会很好看,所以8mm的主珠,佛头对孔的选择范围在12mm-21mm合适。

④其他配饰。搭配原则:弟子珠可以与主珠枯旅启大小一样,也可以比主珠小(以1mm为标准加减);背云尺寸一般比佛头小一些,背云和雕件吊坠的选择上没有过多的要求,适合就好,形制可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搭配。

男孩子带佛珠手链多少mm的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目前文玩市场上男士主流尺寸是20mm的单圈手串,这个尺寸升值保值空间也是最大的,烂枯一般卖家有好料首先也会考虑做20毫米清历埋的珠子,如果单纯为了佩戴的话文艺青年我建议选答蚂15mm的珠子,不影响用鼠标和写字,18和20适合手腕比较粗的文玩爱好者和收藏爱好者。

小叶紫檀佛珠手串购买多大尺寸才好

小叶紫核余檀佛珠手串购买其实根据自己手腕大小来定的,不是多大尺寸就一定好,在购买之前可以先薯羡简单的测量一下手腕大小,因为手串是松紧绳所以也不用太准确,一般女士佩戴15毫米以下的手串,男士佩戴12毫米以上是手串,这边说的毫米是手串的规格不是你手的尺寸哦,现在的木材市场比较混乱,很多商家为了赚钱都会鱼目混珠的忽悠新手,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名檀外,其他地方很难看到有改手滚保障的正品。

男士佩戴佛珠108颗多大较好

108个的佛珠,不是佩戴的。

正式的皈依佛弟子,一般都不带,都是出家人、主持才带。

这个是念珠,念佛、念珠,计腔轮数的工具。

手感好,自己拿着舒服,就可以。

一般带在衣服里面锋圆前,或者手腕上、手持,不带在衣服外,不挂脖银清子上。

一般男性,可以选择:10MM左右的。

随喜,阿弥陀佛

如何确定佛珠手串佩戴尺寸

用尺子测量。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在经典困枝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2.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嫌迟来与佛有缘的人。佛陀早有明示:“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3.朝珠:由佛珠衍化而来的,它是清代官吏特有的一种饰物。朝珠与普通挂珠最大的区别是,朝珠将佛头穗的样式改成了由阔丝带系缀、用银丝珐琅裹着、被称作“背云”的大坠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组成。因近世有仿制朝珠样式来充当挂珠者,所以在佩戴朝珠样式的挂珠时,应当注意以胸前的三颗隔珠为中心对称,将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中心汪者敏,而三串弟子珠是左侧一、右侧二的形制,切不可乱挂一气,有悖礼仪。

组成部分

拓展材料: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中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2]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3]

百度百科——佛珠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1096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