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法师佛珠(法师佛珠后面垂的是)

学佛百科2023-03-1774

佛家的佛珠都有几颗一串呀?

直径14MM手链,一般是16颗,佛珠的长珠,是固定数,即108颗,加佛头一颗,共109颗。小珠子版,也有权216颗的。

但手珠或者说手链,因为是戴在手腕上的,数目就不固定,是根据珠子的直径大小,而数目变化。

一般来说,在手珠中,珠子直径15MM的是15颗(含佛头三通那一颗,下同),14MM的是16颗,12MM的是18颗,手珠珠子数目,没有讲究非要多少颗,以能正好戴手腕上为原则。

扩展资料: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时尚文化的符号。

定弘法师用什么佛珠

定弘法师一般都佩戴白色的砗磲项挂式佛珠。

砗磲,佛家七宝之首,和珍珠一样怕酸碱物质。砗磲具极高的药用价值,有锁心、安神之效,能凉血、降血压、安神定惊。砗磲可护身健体,延年益寿,佛教视其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故被佛教作为镇教之宝。

法师戴佛珠的正确长度?

佩戴佛珠的意义

佛珠,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专心一念,而拔动记数的随身法具。现在佛珠也逐渐扩大成为一种佩饰,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

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佛教强调恭敬心诚的目的,是通过恭敬佛菩萨,真诚待人,目的是为了改正我们的傲慢、自以为是的缺点,如果去除了这些缺点,我们就会变得平和理智。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在经典中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这就说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作。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在冬季里就应选用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

此外,尚有一类挂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那便是“朝珠”,它是清代官吏特有的一种饰物。朝珠与普通挂珠最大的区别是,朝珠将佛头穗的样式改成了由阔丝带系缀、用银丝珐琅裹着、被称作“背云”的大坠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组成。因近世有仿制朝珠样式来充当挂珠者,所以在佩戴朝珠样式的挂珠时,应当注意以胸前的三颗隔珠为中心对称,将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中心,而三串弟子珠是左侧一、右侧二的形制,切不可乱挂一气,有悖礼仪。

为了更好地使人了知佛珠的种类,下面介绍一下佛珠各部位的名称。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

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数珠功德

掐捻念珠而诵咒念佛,能产生诸种功德。

据木患子经载,若念诵佛陀(佛)、达磨(法)、僧伽(僧)之名,满二十万遍,而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则命终之后,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而得,常安乐行。

另据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载,若以金、银、赤铜、水晶等诸宝物所成之念珠,掐之诵咒、诵经、念佛,当得十种波罗蜜之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遍知、佛无上之觉智)之果。此外,由所用念珠材料之不同,所获功德亦有异说。陀罗尼集经谓各种

和尚戴的佛珠是什么材料的?

使用佛教中的七宝用来制作念珠。

有玛瑙石、砗磲、紫檀木、翡翠、白玉、田黄石、鸡血石、水晶等等。

其实和尚们胸前所佩戴的佛珠也是有多种类型的,而种类不同,颜色也就会有所差异。

1. 菩提类佛珠:菩提类佛珠可以说是和尚们戴的最多的一种了,常见的主要是天竺菩提、天台菩提等。当然也有根据纹理命名的,比如说凤眼菩提、星月菩提等。如果长时间携带一串菩提佛珠的话,就会给人增加无数的福报。

2.宝玉石类佛珠:宝玉石类佛珠也是比较多见的,一般主要的宝石种类是水晶、孔雀石、绿松石、金沙石、橄榄石以及东陵石等,可以说种类是异常丰富的,而且雕刻出来的佛珠都是十分精美的,戴上去也可以增加无量的福报。不过上面的这些宝石一般都属于次等,和蓝宝石、红宝石、金刚石、祖母绿这四种名贵宝石还是不能相比的。

3.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里面,其实果实(核)类佛珠也占据着很大的一个比例。我们其实随口就可以说出很多种这样的种类,比如说核桃、皤桃核、橄榄核、椰蒂、莲子、天薏子、太阳子等等。而在这所有的果实(核)类佛珠里面,果核类的代表主要就是桃核、橄榄核,果实类的代表主要就是椰壳(蒂)和木槵子。

4.竹木类佛珠:竹木类佛珠戴上去对身体也有很大好处的,一般常见的箭竹、文竹、篁竹、桃枝竹、棕竹等,都是制作佛祖的上等材料。

5.木制佛珠:木制佛珠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说常见的一般材质的木材主要有松、柏、梓、桐、桂等,而珍贵木质佛珠主要有檀香、伽南、沉香以及乌木,这些都是比较珍贵的材料,制作出来的佛珠都是很名贵的。

和尚们其实戴的佛珠也就是上面的几个种类,其中以菩提类、宝玉石类以及竹木类佛珠最为常见。当然了,那些法师们知名度越高,“级别”越高,一般佩戴的佛珠就越珍贵,这也代表着他们为佛教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法师的佛珠什么意思

佛珠主要是用来计算念佛的次数的。一般来说,念佛都是以49、108的倍数来计算,因此,佛珠的棵数也是49棵或者108棵比较合理。为了养成念佛的习惯,修行人往往给自已规定每天要念多少佛号,作为功课,促使自已能够精进修行。把佛珠戴在手上,是便于随时随地取下来念佛,计算念佛数量。长时间伴随着修行人修行念佛,因此用了较长时间的珠佛便有了灵性,有人便请来随身戴着,祈求能够给自已带来运气。从这个角度来讲,既然自已有佛珠,倒不是自已亲自念佛更棒?那怕每天花几分钟,念百来遍佛号,力量也比光戴佛珠不念佛强多了。所以,佛珠的款式、材质、棵数都不重要,养成念佛的习惯才是重要的;春夏秋冬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都念佛,使用佛珠念佛也是在加持佛珠,使佛珠越来越有灵性呢。自已可以每天念佛加持佛珠了,多棒呀。

法师做佛事带的佛珠是多少颗珠子

108颗,脖子上的念珠一个寺院只有三个人可以带,方丈、住持和当家三人。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2397.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