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佛网百科

弘扬正信佛法

藏民手中的佛珠(藏民手中的佛珠是什么)

学佛百科2023-03-1986

请教,藏式佛珠上的计数器和卡子怎么使用?

藏式佛珠上的计数器和卡子使用方法如下:

1、我们以一对计数器,一个卡子举例。计数器中一只做百位计,另外一只做千位计,卡子做万位计。 一般我们诵持的真言心咒都相对较短,佛珠一咒一珠,持佛珠诵咒一圈记数为100遍,此时百位计数器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百遍。

2、当佛珠持咒10圈,百计位的计数器十个记子皆挪完时,千位计数器的记子挪动一枚,代表一千遍。此时百位记子归零,只留千位代表一千遍的记子即可。

3、以此类推,当千计位的十个记子走完之后,已持咒一万遍,此时卡子自佛头一侧开始挪动一珠的位置,代表一万遍。计数器千计位十个记子归零,保留卡子的位置代表一万遍就好了。

4、然后从头开始,再用计数器计数,当念满一万遍时,卡子继续挪动。注意卡子挪动的方向,以免计数混乱,计数器的头子一般两个造型不同,不易混淆计数单位,如果计数头一样的计数器可以在下方坠以不同的饰物,以区别计数单位。

5、随着持咒数量的慢慢增多,卡子将会沿着108的佛珠逐个挪动一圈的位置,当108颗珠子都走过卡子之后,也就意味着持完了百万咒,此时功德无可计量。

最后,计数器和卡子的配置并没有确切的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去配置。只要可以准确计数,提醒自己精修佛法就可以。 佛家讲,发愿持十万心咒,百万心咒或者更多则功德无量,念佛计数可以增进佛子的精进之心。

藏民戴的佛珠包浆很厚,和普通盘的珠子有什么区别吗?

藏民戴的佛珠包浆很厚,和普通盘的珠子的区别在藏族人民手中的珠子的包浆浑厚是因为珠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而普通盘的珠子只是用来解闷的。

如果有去过西藏旅游的应该不难发现每个藏族人民手中都有一串珠子,而且藏民们佛珠不离身。而且再仔细一点可以发现藏民戴的佛珠包浆很厚与普通佛珠不一样。这个跟他们的信仰息息相关。

一、心诚则灵

在藏民的意识里面,佛珠是不需要借助外力清洗的,只需要心里“清洗”即可。由于藏族的饮食习惯,很多时候都是吃油脂含量很高的食物比如酥油糌粑、风干肉、奶茶等,所以随身携带的佛珠被长期盘,然后就会沾染油脂。但因为是高原,水资源很稀缺所以就没有洗手的习惯,佛珠的油脂和其它污渍也越裹越厚了。

而普通珠子则没有这么大的魅力,一般弄脏了,大家会选择清洗干净或者选择扔掉。如果贵一点的,大家用专业的手法清理。

二、一心一意

藏民的佛珠串是一生一串的存在,只要没有突发意外断裂遗失,那么这一串佛珠就会伴随一生。哪怕佛珠串可能因为岁月的缘故变松,或者缺少一两颗,但是藏民也不会遗弃或者换新。而普通珠子就没有这待遇了,一不留神就会被抛弃。只能说,不同珠,不同命。

三、保存久

个人觉得藏民的佛珠包浆厚是为了保存久一点。毕竟要伴随一生的物件,所以需要好好保护,包浆厚一点这是有利于保存的。普通珠子包浆薄的,一般都很容易损坏。

四、信仰原因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得是藏民的信仰问题,可以看到藏民的佛珠包浆跟任何同样的佛珠对比都是最厚的。这个是因为信仰的原因,普通的珠子无法承载这么大的信仰力和寄托。

藏民带的佛珠是什么材质的

戴佛珠一般是不太计较材质的。

戴佛珠主要是为了修福,能带来好运气就好。材质、年代、价钱、款式、戴法等都关系不大。

一、佛珠的棵数有三种情况:

1、一般念佛以7、49、108的整数倍来计算,因此,佛珠是7棵、49棵或者108棵比较符合规格;

2、以适合戴在手上的长度设置棵数,便于携戴;

3、随便确定的棵数,没有章法的。

二、佛珠的开光:1、到寺院直接请开过光的佛珠;2、自已请佛珠,然后到寺院请师父开光。开光仪式主要是弘扬佛法,广为宣说诸佛菩萨的功德。

佛珠可开光,可以不开光。没有开光的佛珠也可以直接便用。

三、其实,佛珠的价值不在于收藏,而在于使用。使用的好,任何材质的佛珠都是无价之宝。

佛珠又叫念珠,念珠是用来念佛计数用的,只要精进念佛就行了,什么材质、棵数多少、价钱多少、款式怎样、以及怎样配戴都关系不大,只要能完成每天的功课就行了。

四、功课就是修行人为了使自已能够精进念佛,给自已确定一个数量,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比如每天念三万遍“南无阿弥陀佛”,这就需要使用念珠或者计数器来计算自已念了多少遍,完成任务了没有。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持之以恒,形成习惯,是非常棒的修行行为。

五、可以用关键词“念佛感应”、“读经感应”、“读地藏经感应”、“放生感应”等等,在网上找到很多精彩的文章,都是真实例子。典型的文章有:《一个女孩隐形的翅膀》、《求姻缘的感应分享和理论方法大汇集》、《放生三年了》、《我同修工作搞定,我也加薪,三星期内我家年收入增加十四万人民币!》等。

六、信佛念佛修行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有一本书,叫做《了凡四训》,作者详细介绍了他自已求事业顺利、健康、财富、子女的经过,并写成书,网上有,找来看吧。原著是古文,但网上有现在文译本,可以找译文来看。

〈命自我立〉作者袁黄,明朝著名的全能天才。史书这样评论他:大明朝从来不缺天才,但象袁黄这样的全能天才是不多见的。他的造旨遍及行行业业、方方面面。无论什么学问,只要他想学,一学就通、一学就精。他把自已成功的经验总结为四点,写成书。袁黄法号了凡,因此,〈命自我立〉又叫〈了凡四训〉。

(心愉原创作品,欢迎转载,无需注明出处,功德无量)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259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