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有17颗的吗(佛珠有17颗的吗为什么)

请问一下佛珠17颗什么意思
17颗佛珠有寓意的,代表着17种净土。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盘了。
更多关于佛珠17颗什么意思,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手串17颗有忌讳吗
手串十七颗珠子,没有特殊的含义,也没有忌讳。
手串就是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17颗手串千万不能乱戴,这种说法不是真的。但如果按照佛珠来说,17颗是比较罕见。佛珠颗数一般是偶数的,不是奇数。如果是佛珠可以加一颗,戴18颗,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佩戴爱好
如果仅是普通的手串,其实戴多少颗都无所谓。因为手串的主要作用是装饰,手串作为一种饰品,在颗数上并没有多大的讲究。佛珠手串是生活中常见的手串饰品,一般适合男女老少佩戴的,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佩戴。佩戴佛珠手串是好的,长期佩戴佛珠手串,手串和手腕进行磨擦或碰撞,这实际就是给肌肤进行按摩。
手串珠子的颗数能够按照自身的爱好,及其手腕子大小度独立挑选佩戴的珠子数。在佩戴手串时,可按照手腕子的大小挑选颗数。假若手串太长得话能够除掉几个珠子,过短则应该加几颗珠子,使手串戴上去更舒服。不论是手串的珠子有多少颗,手串装潢效果都始终不变。
17颗佛珠代表什么?
17颗佛珠代表我们含着泪水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泪水和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中间的过程被叫做人生。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所以,不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意义,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还要继续。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手串17颗什么意思
手串十七颗珠子,没有特殊的含义。
手串就是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手串部位名称: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有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络绳和一些饰物组成。
1、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或流苏的作用。
2、隔珠。又称作 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3、弟子珠。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系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佛珠的数目。
4、记子留。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5、络绳。即系串佛珠的线绳。根据子珠的规格以及孔洞直径的大小,以独股、双股或者三股为绳,穿珠而过。络绳,一般分为有弹性、非弹性两种,汉传佛教佛珠使用络绳,要求一般比较宽松,只要自己喜欢并且能够穿得进去的都可以。
6、配饰。指的是佛塔下部、记子以上部分系坠的各种饰物,主要用以佛珠的装饰和美化作用。
扩展资料:
佩戴佛珠注意事项:
1、当佛珠不使用和不佩戴时,应将其放在佛堂里或者佛像前。有熏香的佛教信众,每天早上起来使用佛珠之前,应该用熏香熏一下。
2、当将佛珠挂在脖子上或者挂在墙上时,应该将母珠佛头、佛塔向上。
3、佛珠一般除了诵经念咒之时,应该非时不用。持用时,应该在腰部以上的位置,郑重严肃地记数。不要在持念时随意抡动或摆动佛珠。
4、不可将佛珠用于统计人数或计算金额等。
5、密宗行者,用于正念诵等盛仪修法时所持用的佛珠,念诵既毕,须将佛珠于掌中蟠妥,顶戴发愿,其后则连同金刚杵等法器置于宝盘中或银盘上,不得与日常生活随身携行佛珠相混用。
6、不可将佛珠随意放置,也不可使佛珠接触地面。
7、在触摸佛珠之前,应当洗手。不要用触摸过葱、蒜、韭菜、肉、鱼等荤腥以及不洁净东西的手触摸佛珠。饮酒时,最好也不要佩戴佛珠。吸烟时,应该注意不要将烟雾喷吐到佛珠。
8、不要将自己的佛珠轻易展示与别人,也不要随意触摸他人的佛珠,更不可将其交托他人保管。
9、从事粗重劳动、体育活动或涉水、洗澡、洗头时,请不要佩带佛珠,以免使其受损。
10、夫妻同房时,应将佛珠摘下,并使其远离床边。
11、不要将佛珠随意放在裤子口袋中。去卫生间方便时,应将佛珠取下,或放在上衣口袋中,或贴身挂在脖子上。
12、倘若发现自己所持用的佛珠有破损等缺陷,应及时更换,或置于火炉中供养智慧本尊,或将其投入江河湖海中供养水神。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手串
今天买了串佛珠,17颗,17颗代表什么啊?可以戴吗?
一般的佛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还未曾听说过有17颗,要么就是做的时候不那么讲究吧。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指:
(l)信心, (2)念心,
(3)精进心, (4)慧心,
(5)定心, (6)不退心,
(7)护法心, (8)回向心,
(9)戒心, (10)愿心。
十住:
(l)初发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贵住,
(5)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王子住, (10)灌顶住。
十行:
(1)欢喜行, (2)饶益行,
(3)无恙恨行,(4)无尽行,
(5)离痴乱行,(6)善现行,
(7)无著行, (8)尊重行,
(9)善法行, (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2)不坏回向, (3)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8)如相回向,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l)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现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
(l)暖位 (2)顶位 (3)忍位 (4)世第一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已见上文,兹不赘述。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姚秦)鸠摩罗什泽《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指:(1)随信行者,(2)随法行者,(3)信解者,(4)见至者,(5)身证者,(6)家家者,(7)一间者,(8)预流向者,(9)预流果者,(l0)一来向者,(l1)一来果者,(12)不还向者,(l3)不还果者,(14)中般者,(15)生般者,(16)有行般者,(17)无行般者,(18)上流般者。
九无学指:(l)退法,(2)思法,(3)护法,(4)安住法,(5)堪达法,(6)不动法,(7)不退法,(8)慧解脱,(9)俱解脱。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十地”“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佛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l)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l)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念佛或持咒为什么要数念珠?
(1) 可以收摄心意,使不驰。
(2) 有些修持的行人,希望能持念某一最高数目,因而以之为计数工具。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诸善男子。以何因缘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诸人善听。我为汝等重说昔因。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信邪倒见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盛。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佛是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着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必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其子乃得重苏。外道赞言。诸佛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诸外道等悉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知佛力不可思议。诸人咸号为延命树。以此因缘有其二名。应当知之。我为汝等视其所要。说此语已。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汝所说一无有异。一切大众闻此持珠校量功德。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由此可见持念珠功德是很大的,但是你若实在不想带了是可以摘下来的,但最好不要随意丢弃,应该放好,保存好。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358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