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形状(佛珠形状要求)

佛珠的种类有哪些?
就材质而言有:菩提类,宝玉石类,果实(核)类,竹木类,珍宝类等。
就其使用而言: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信仰佛教的男女亦可佩戴)。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多采用珍贵材料制成,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佛珠最早是方形的吗
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一般佛珠如菩提子之类都是树的种子,形状都是圆形的。珠子一般都不会是四四方方之物,所以不见得佛珠一开始就是方形的。这样的想法就好比原始人的自行车轮胎一开始就一定是方形的一样。
佛珠一般是老行还是圆珠
圆珠。
圆珠是佛珠手串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经典的珠子形状,圆珠光滑圆润。老型珠手串其实从工艺上来说,比圆珠更费事,也更难一些。
藏传佛珠、汉传佛珠、流珠、朝珠,到底区别在哪里?
市面上常见的文玩珠串
市面上常见的文玩念珠分别是汉传佛教的念珠、藏传佛教的念珠和道教的流珠。
从年限上来看,2000年前汉传佛教从印度传入内地,1400年前藏传佛教从印度传入藏区。虽说同属一个源头,然而单佛珠法器而言相差还是挺大的。
——汉传佛教的念珠
汉传佛珠风格较朴素,形制简约,配饰少;
珠子的选择上讲究色调统一,一般为108颗圆珠;
大多佛珠只有3颗隔珠(每27颗加一颗)或者没有;
材质多用木质或者菩提子。
这种类型的文玩款式戴在手上给人以内敛、清净,而藏传佛珠就显得隆重,重视仪轨,佛珠花样很多。
——藏传佛教的念珠
藏族佛珠形制多样,给人以粗犷豪放感,配饰多而且比较名贵;
佛珠数量很多是110颗,而民间很多是100-108粒不等,珠子形状椭圆,扁状等都有;
佛珠的隔珠可以是3、9、11等多颗隔珠;
材质多用凤眼,宝石,蜜蜡等,民间最多的是老椰壳和老紫檀,而藏地独有骨质佛珠,比如用高僧的眉间骨做成念珠,穿佛珠的线藏地可以用皮绳等。
——道教的流珠
大家都知道佛家有珠子,不知道道教也有,《太玄金锁流珠引》有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其实念珠并不只属于某一个派别,在很久之前的中西文明宗教中就已经出现过了,如天主教用59颗玫瑰念珠来念诵《圣母玫瑰经》。)
道教流珠蕴含了道教的宇宙观念,如12颗代表十二雷门,24颗代表二十四气,28颗代表二十八星宿,32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36颗代表天罡生煞之数,81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流珠与佛珠很大不同的一点是,道教流珠的首珠“诸星之首的北斗”是不可跨过的,拨动到它时要掉头,不像佛珠念经时朝别外一个方向轮回转动。
朝珠
清朝的皇家笃信佛,因此出现了朝珠,作为高贵的礼仪配饰,通常在朝堂使用个,或是重大的仪式上。
朝珠一般是108颗,每27颗穿入一粒大珠,共4颗,据说代表四季;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向皇帝跪拜时,只要朝珠碰地,即表额头触地,因此珠串越长,俯首叩头的幅度就越小,算是皇家对高官的恩赐。
其上有小挂珠3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男女佩戴有别,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反之为女;中间的长坠垂于背部,这一点更佛珠完全不一样。
朝珠的样式多而纤巧,是所有珠子里最美丽的,静静的来欣赏一下。
佛珠的含义 佛珠的含义是什么
1、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2、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3、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
4、名字的含义,佛珠,从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体地说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摄心一念而拔动计数的工具。当然,佛珠也逐渐扩大成为一种佩饰,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大多数人选择佩戴佛珠手链。
5、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6、形状的含义,佛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们总是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佛教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和功德,只因为自己无谓的烦恼,而将这些本有的圆满智慧覆盖了,不能显现出来。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意运用。
7、结构的含义,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对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身心。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8、数目的含义,佛珠中,数目较多的是18粒(加上主珠是19粒)和108粒(加上主珠是109粒)。18代表着十八不共法,这是佛的十八中特有的功德,是其他圣贤所不具备,所以说是不共的;18也代表着十八界:内六根界,外六尘界,加上六识界,共十八界,十八界包含的宇宙中所有现象。108代表着百八烦恼,也就是人的一百零八种烦恼。简单来分这一百零八种烦恼不外乎五盖:贪、嗔、痴、慢、疑,也就是贪婪、怨恨、蠢痴、傲慢、疑惑。人之所以身心有疾病,之所以本有的无量智慧功德不能显现,就是因为这些烦恼的存在,之所以叫五盖,就是这些烦恼盖着了本有的智慧功德。如果化解了这些烦恼,就同于佛。
9、功能的意义,虽然佛珠日益扩大为一种佩饰的作用,也就是成为人们一种时尚的饰品,但佛珠本来不是这个功能,而是拔珠计数、念佛掇心的作用。
藏式佛珠为什么事桶状的
藏式佛珠也有圆的,现在很多上师和喇嘛身上的佛珠都是圆的。桶珠和鼓珠,算盘珠藏族民间用的更多一些。有说法是由于受手工制作条件和材料的限制而产生的。首先,藏族几乎是全民信奉佛教,而且自古一直如此,每个人的身上差不多最少都要有一条或几条佛珠,由于古时候交通不发达,工艺也没那么精湛,所以车成圆珠一来比较费精力,二来也不一定那么圆,所以鼓珠和桶珠就很流行,很多藏眼一类的菩提子自己就可以加工成鼓珠了。所以你现在看到真正的老藏式桶珠鼓珠都不是很规则,大小也不均匀,但反而有一种古朴朴实的美感。二来,藏族制作佛珠的很多材料也决定了制作圆珠子比较困难,比如老椰壳磨成的佛珠几乎都是扁的,很少有圆的,另外有些骨头制作的佛珠要磨成圆珠也很困难,随形状制作成桶珠更合适(嘎巴拉里的指骨念珠很具代表性),珊瑚也是这样,本身就是长条型的材料比较多见,所以中间打孔后稍加磨制就可以佩戴了。所以藏式的鼓珠桶珠就这样形成了一种传统,即使在工艺发达的今天仍然不乏其魅力,而被约定俗成了一种代表性的佛珠。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66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