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珠吧(藏传佛珠搭配图解)

藏民戴的佛珠包浆很厚,和普通盘的珠子有什么区别吗?
藏民戴的佛珠包浆很厚,和普通盘的珠子的区别在藏族人民手中的珠子的包浆浑厚是因为珠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而普通盘的珠子只是用来解闷的。
如果有去过西藏旅游的应该不难发现每个藏族人民手中都有一串珠子,而且藏民们佛珠不离身。而且再仔细一点可以发现藏民戴的佛珠包浆很厚与普通佛珠不一样。这个跟他们的信仰息息相关。
一、心诚则灵
在藏民的意识里面,佛珠是不需要借助外力清洗的,只需要心里“清洗”即可。由于藏族的饮食习惯,很多时候都是吃油脂含量很高的食物比如酥油糌粑、风干肉、奶茶等,所以随身携带的佛珠被长期盘,然后就会沾染油脂。但因为是高原,水资源很稀缺所以就没有洗手的习惯,佛珠的油脂和其它污渍也越裹越厚了。
而普通珠子则没有这么大的魅力,一般弄脏了,大家会选择清洗干净或者选择扔掉。如果贵一点的,大家用配唯专业的手法清理。
二、一心一意
藏民的佛珠串是一生一串的存在,只要没有突发意外断裂遗失,那么这一串佛珠就会伴随一生。哪怕佛珠串可能因为岁月的缘故变松,或者缺少一两颗,但是藏民也不会遗弃或者换新。而普通珠子就没有这待遇了模卖察,一不留神就会被抛弃。只能说,不同珠,不同命。
三、保存久
个人觉得藏民的佛珠包浆厚是为了保存久一点。毕竟要伴随一生的物件,所以需要好好保护,包浆厚一点这是有利于保存的。普通珠子包浆薄的,一般都很容易损坏。
四、信仰原因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得是旦茄藏民的信仰问题,可以看到藏民的佛珠包浆跟任何同样的佛珠对比都是最厚的。这个是因为信仰的原因,普通的珠子无法承载这么大的信仰力和寄托。
藏传佛教佛珠和汉佛佛珠区别
汉传佛珠风格比较内敛袜铅,形制简约,配饰少而且讲究色调的统一,以圆珠为主,佛塔是多层宝塔形,材质多用木质或者菩提子,一般不会采用动物材质。
藏传佛珠风格粗犷狂放,链好橘形制复杂多样,配饰多而且棚团比较随性,突出的顶珠、腰珠、佛头、背云只是基本配置,还有隔珠、隔片、计数器、卡子、各种法器、色彩斑斓的绳子等等,珠子以桶珠、算盘珠为主,佛头桶形佛塔锥形或以佛像代替,材质不拘一格,而且比较推崇动物材质比如骨、牙等。
最近想买藏传佛教佛珠,求推荐在哪里买好呀?
淘宝吖!可以去好州淘宝买。选一个你喜欢的答弯108颗念珠,然后买两个藏传佛珠的计数器挂上面,不就是了吗!水晶的,或者是什清袜闷么材质,都很好看的,不贵的。
藏式佛珠和汉式佛珠有什么区别?能随便佩戴?
佛珠大家都不陌生,现代有越来越喜欢和佩戴佛珠,市面上佛珠的种类很多,材质也有不同。最常见的佛珠分为藏式和汉式两种,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藏式与汉式佛珠的不同
先主藏式佛珠,上面会有牛皮绳,钥派明匙,铜片,蜜蜡,甚至还有几块贝壳。藏族人对念珠十分的重视,他们认为万物之尘瞎告灵,祈愿都拴在这小小的佛珠上,会为自己带来好运。
而汉式的佛珠种类也是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普提子,玉石,玛瑙等等做的,话说佛祖菩提树下顿悟成佛。菩提梵语觉悟。菩提子佛珠也就成了佛家法具。汉式佛珠不同粒串成的佛珠也代表不同的宗教。最常见的18粒代表禅宗,36粒代表净土宗等等。
二、佛珠戴法大的讲究,不可以乱戴
佛珠是佛家的圣物,不可以乱戴,戴左戴右也都很有讲究。比如不要戴佛珠去不洁净的地方(比如:卫生间,如果去的话,请取下来放在衣物口袋中);佩载时不要吸烟,喝酒,或吃葱蒜类及肉腥类的食物;不能放在裤子口袋更不可以放在屁股后的口袋中;夫妻同床不可以佩戴,也不可以放在床头上;佩戴时更不可以让其他人随意触摸。至于戴哪个手,一般我们右手要活动,所以通常戴左手,戴右手一般是辟邪,祛除不好的信息。所以佛珠不可以乱戴神橘。
无论是哪种佛珠,藏式佛珠还是汉式佛珠虽然形状有不同,但大家都是同一个心愿:希望日子越来越好,祖国昌盛富强。无论是哪个民族,我们的血脉都是一体的,我们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只要双手合十祈祷,只要坚定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一定会实现。
藏传佛珠、汉传佛珠、流珠、朝珠,到底区别在哪里?
市面上常见的文玩珠串
市面上常见的文玩念珠分别是汉传佛教的念珠、藏传佛教的念珠和道教的流珠。
从年限上来看,2000年前汉传佛教从印度传入内地,1400年前藏传佛教从印度传入藏区。虽说同属一个源头,然而单佛珠法器而言相差还是挺大的。
——汉传佛教的念珠
汉传佛珠风格较朴素,形制简约,枝嫌配饰少;
珠子的选择上讲究色调统一,一般为108颗圆珠;
大多佛珠只有3颗隔珠(每27颗加一颗)或者没有;
材质多用木质或者菩提子。
这种类型的文玩款式戴在手上给人以内敛、清净,而藏传佛珠就显得隆重,重视仪轨,佛珠花样很多。
——藏传佛教的念珠
藏族佛珠形制多样,给人以粗犷豪放感,配饰多而且比较名贵;
佛珠数量很多是110颗,而民间很多是100-108粒不等,珠子形状椭圆,扁状等都有;
佛珠的隔珠可以是3、9、11等多颗隔珠;
材质多用凤眼,宝石,蜜蜡等,民间最多的是老椰壳和老紫檀,而藏地独有骨质佛珠,比如用高僧的眉间骨做成念珠,穿佛珠的线藏地可以用皮绳等。
——道教的流珠
大家都知道佛家有珠子,不知道道教也有,《太玄金锁流珠引》有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其实念珠并不只属于某一个派别,在很久之前的中西文明宗教中就已经出现过了,如天主教用59颗玫瑰念珠来念诵《圣母玫瑰经》。)
道教流珠蕴含了道教的宇宙观念,如12颗代表十二雷门,24颗代表二十四气,28颗代表二十八星宿,32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36颗代表天罡生煞之数,81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流珠与佛珠很大不同的一点是,道教流珠的首珠“诸星之首的北斗”是不可跨过的,拨动到它时要掉头,不像佛珠念经时朝别外一个方向轮回转动。
朝珠
清朝的皇家笃信佛,因此梁纳出现了朝珠,作为高贵的礼仪配饰,通常在朝堂使用个,或是重大的仪式上。
朝珠一般是108颗,每27颗穿入一粒大珠,共4颗,据说代表四季;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向皇帝跪拜时,只要朝珠碰地,即表额头触地,因此珠串越长,俯首叩头的幅度就越小,算是皇家对高官的恩赐。
其上有小挂珠3串,一猛渣手边一串,另一边两串;男女佩戴有别,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反之为女;中间的长坠垂于背部,这一点更佛珠完全不一样。
朝珠的样式多而纤巧,是所有珠子里最美丽的,静静的来欣赏一下。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662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