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每颗含义是什么(佛珠每颗的名称)

108粒佛珠的意义
108粒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运帆108个数乱芦;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
据说,世间有很多烦哗悄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经常把玩佛珠,可以使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108粒佛珠的材质和其他佛珠的粒数:
108粒佛珠通常用高级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为什么要108颗 你知道它每一颗的含义吗?
佛珠中108颗的含义是指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并不是每一颗都有含滚宏义。
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也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扩展资料:
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
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佛珠如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大兄册条缠身之风俗,,是后来演变成佛珠的尘哗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佛珠,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产生的。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开始有记载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佛珠。
佛珠的颗数代表什么?
手串不同颗数的喻意不尘神同:
1颗:民间派银亏称为“转运珠”,寓意一帆风顺、一生好运。
3颗:象征搏态“佛法僧”、“身口意”,寓意诸事圆满顺遂。
12颗:象征“十二姻缘”,寓意善因结善果,旗开得胜。
18颗:民间称“十八子”,寓意吉祥万安、富贵有余。
21颗:象征'成佛的21处阶位,寓意步步高升、功成名就。
27颗:象征佛家27圣贤,寓意学富五车、样样精通。
36颗:象征36位善神,寓意好运幸福。
54颗:象征修行感悟的54处阶位,寓意智慧圆明。
108颗:寓意消除108种烦恼,祈愿离苦得乐、平安喜乐。
民间称“十八”,寓意
佛珠108颗每颗的含义
108颗佛珠,代表着108种烦恼,而佩戴108颗佛珠,旨在消除这108种烦恼李激,让自身的心态进入一种平和的状态,达到天人合一效果。
人们常说的六根,过去,现在,未来等存在的108种烦恼,都可以通过佛珠来“消除”,这种佛珠是非常有利于佛教漏轿信徒的日常修行的。
108颗佛珠,每一颗都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像第一颗一般表示慈悲是最好的武器,而第二颗是学佛学做人,第三颗是沉默,是毁谤最好的器物,诸如此类,每一颗的佛珠有其特定的含义,当使用者悟透以后,大概也就能消除大多数的烦恼了,进入一个平静如水的心态境界。
戴佛珠手串的好处
1、愉悦心情
佩戴佛珠有愉悦心情的好处,它的主要材返扰肆质为菩提子,含有淡淡的清香。将它佩戴在手上,长久接受菩提气味的熏陶,能够使人的心绪保持平和,有缓和焦虑、放松精神的作用。
2、按摩肌肤
佩戴佛珠有按摩肌肉的好处,它拥有圆润顺滑的质地。将它握在手中进行把玩时,珠子会与皮肤进行接触摩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疏松筋骨的作用,能够使局部的肌肉得到放松。
3、提升气质
佩戴佛珠还有提升气质的好处,它是一种时尚文化的符号。将其佩戴在身上,能够显得人的皮肤更加细嫩白皙,凸显佩戴者文雅、高洁的气质特征。
佛珠颗数的含义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信模、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运坦喊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
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旁野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扩展资料: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所以历来大德高僧莫不巧用佛珠。在经典当中特别强调,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其念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的差异。如《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中,佛告大众言:
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
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
若用乌卢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珠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6996.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