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珠不能过佛头哪里出处(念佛珠佛头能捻吗)

学佛问答:用佛珠念佛号的时候,是不是不能过佛头
不是这样的 根本没有佛头这个说法的 都是后人编的 计数就是计数 无所谓的
关于佛珠的问题。
佛经里面推荐用菩提子,念珠108是非常殊胜的了。
净空法师 开示
学佛的人,出家在家,常常挂一串念珠,念珠是最简单的一种璎珞。挂念珠是什麼意思?要懂得!第一个意思,提醒我们念佛,时时刻刻不要忘记念佛。第二个意思是计数,每天课定功课,我一定要念多少佛号,用念珠来计数。但是老修行,功夫纯熟的人,往往他用时间来计数,大概一个小时念多少声佛号,十分钟念多少声佛号,他有个数字。另外,念珠还有一个功德,让社会一般大众没有学佛的人,没有接近佛法的人,看到这串念珠,阿赖耶识里头印一个佛。一看的时候,这是佛教。那个「佛」字,佛的名号,甚至於佛的形像,落在阿赖耶识里头,给他种佛种,所以这个意义很大。
在家居士能不能挂念珠?就有很多人来问我。有些人说,这是出家人才可以,在家人不可以。那麼在家人就不要度众生,不要接引众生?哪有这种说法!你说在家人不可以,我们学佛的人依法不依人,哪一部经典上讲的,你找来给我看,没有!所以我们真正懂得这个意思,你就晓得在家人可以,接引众生!让人家看到你,这是佛教徒,那个佛教徒的印象落在他阿赖耶识里头,给一切众生做得度的因缘。不挂在身上,拿在手上,一样的,都可以。我们二六时中不能忘记念珠,常常佩在身上,常常拿在手上。他用意在此地。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No. 788 [No. 787]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以大悲心告诸大众言。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此即数珠法相差别。诸善男子。以何因缘我今独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诸人善听。我为汝等重说昔因。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信邪倒见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盛。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既是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佛是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著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必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其子乃得重苏。外道赞言。诸佛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诸外道等悉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知佛力不可思议。诸人咸号为延命树。以此因缘有其二名。应当知之。我为汝等视其所要。说此语已。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法王子。如汝所说一无有异。一切大众闻此持珠校量功德。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No. 787 [No. 788]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大唐三藏沙门释义净译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欲利益诸有情故。说受持数珠功德。校量福分利益差别。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佛告曼殊室利。善哉善哉听汝为说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成诸法而得验者。其数珠法应当如是作意受持。然其珠体种种不同。若以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宝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亿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亿倍。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时掏念或但手持。诵数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计难可校量。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曼殊室利菩萨言。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五十四。或二十七或但十四。此乃数珠功德差别。以何因缘我今偏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曼殊室利菩萨言。乃往过去有佛出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邪见坏心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之所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见。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今既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其实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应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子乃重苏外道欢喜。赞言诸佛有大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时诸外道闻此事已。舍邪归正发菩提心。信佛神力不可思议。以此因缘世人皆号为延命树。其菩提树遂有二名。一名菩提树。二名延命树
尔时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说是语已。佛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如汝所说。尔时大众闻说持珠功德经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曼殊室利校量数珠功德经
佛说木患子经
No. 786
佛说木患子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游罗阅只阇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无数。名称远闻。天人所敬。时难国王。名波流离。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勇贵。疾病流行。人民困苦。我恒不得安卧。如来法藏。多悉深广。我有忧务。不得修行。唯愿世尊。特垂慈愍。赐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来世中。远离众苦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信还启王。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云。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又作是念。世尊大慈。普应一切。若我此善。得免长沦苦海。如来当现。我身为我说法。愿乐迫心。三日不食。佛即应形。与诸眷属。来其宫内。而告王曰。莎斗比丘。诵三宝名。经历十岁。得成斯陀含果。渐次习行。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王闻是已。倍复修行。佛告阿难。何况能诵三宝名。经历万数。但能闻此人名。生一念随喜者。未来生处。常闻十善。说是法时。大众欢喜。皆愿奉行佛说木患子经
使用念珠时不宜越过佛头[母珠]吗?
藏人的传统信仰(非指藏传佛教),一如中国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迷信的成分比较多。藏人认为佛头代表佛,为了代表敬意,所以不越过佛头,越过不越过只是心理的障碍而已。佛是无所不在的, 佛门有一偈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数珠念佛的时候佛头那颗珠珠可以捻吗印光大师
可以的。佛珠首先是僧人计数的工具,然后才是坚定信仰的示现,所以佛珠就是一个象征,让我们始终感知佛就在身边,所以颗数多少,大小多少,材质怎样,那些都是形式而已,根本无需讲究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至于意义,其实可以说有或没有都对的,无非就是借助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一些含义,增进对佛法的了解罢了。不用太当真的。
因此,念佛就分两种方式:一是念佛计数的,这就会右旋念佛(向右边数,因为佛教以右为尊,和儒家以左为尊恰恰相反,你注意佛身上的卍符号就是右旋的),那颗佛头其实又称为“母珠”,假定你的佛珠是108颗,那么当你捻到母珠时就代表你念了108遍,因此就当成一个计数的强调符号,你若想念够1080遍,你就记10次母珠即可;二是不计数的,那么就不越过母珠,遇母珠则回转,如是循环不已。
念佛号时手串过佛头不
《印光大师文钞》当中有详解!净土行人应当反复看!
念佛珠子是捻来记数提醒用的,若是有个佛头还放在手里不管过与不过都是亵渎!所以不必理会,每一颗都是佛珠,都可捻!
此事岂容再蹉跎
快哉一语抵长歌
若要不堕蹉跎路
唯有弥陀念得多!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音拿摩,阿音a第一声
捻佛珠时的小问题
不应捻过佛头。拿念珠的方法是: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Y〉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轮到母珠时,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7281.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