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道珠(道家 佛珠)

道珠和佛珠有什么区别?
心中有道,便是道珠.佛珠是从道珠发展而来的,不信佛,就不要装佛塔,可以装葫芦(福禄),花瓶。
道教流珠与佛珠的区别
区别:
1、宗教意义不同
由于道教固有的“天人相应”思想,流珠在人的身体当中也另有所指,如《上清黄庭内景经》云:“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由此可知,道教的念珠在早期,尤其在上清宗的修持中,主要是内炼和充当法信之用。
佛珠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2、作用不同
道教经典黄庭经里面,明确了流珠的使用方法,流珠是作为法器和法信使用。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
3、数量不同
念珠一般是81颗,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道教流珠的数目,蕴含了道教的宇宙观念,如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颗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佛珠一般是108颗,代表除灭108种烦恼。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数目的区别,赋予了念珠独特的含义。
扩展资料:
道教经典《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道教流珠的首珠是不可跨过的,因为代表诸星之首,诸星之首是北斗,北斗不可动,故得掉头重新波动。
佛珠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
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对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身心。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参考资料:
佛珠—百度百科
流珠—百度百科
道珠有多少颗
道珠有12颗。
因为12颗的道珠有“十二因缘”或是“二六之缘”一说,12颗珠子就代表了这12种因缘,寓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一般道珠就是有12颗。
道珠无论作为一种宗教修持的法器,还是作为追求时尚的人们的一种装饰品,都非常流行。那么说起念珠,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佛珠,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道教的修持也经常用到念珠。
扩展资料:
不同颗数手串的不同含义:
108颗:
一百零八颗珠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一百零八颗珠戴在手上,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在任何环境时候都能保持平稳不急不躁的宽裕心态。
54颗:
五十四阶位,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加上四善根。所以,佩戴54颗佛珠,是对自己人生修行的护佑,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提点,能够帮助你度过劫数,得到人生和心灵的完满。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79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