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果宁(宣化上人 演员的果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这四句偈,我们听过《金刚经》的人,都应该常常念的。“一切有为法”:甚么叫“有为法”?“有为法”,甚么都是有为法;你说甚么不是有为法?你吃饭是有为法,穿衣服是有为法,你行住坐卧,这都是有为法。这是往外边讲。你做你的生意是有为法,你一切一切的行动是有为法,这都是有为法;这个有为法,这是外边的。我们所讲的这个“有为法”呢,五蕴--色受想行识,这是有为法;四大--地水火风,这有为法;六根、六尘,这有为法。十二入,又叫十二处,这是有为法。十八界,这都是有为法。这“一切有为法”,就包括这所有的一切法;一切有为法都包括在内。一切有为法像甚么似的呢?这说得明明白白,“如梦幻泡影”,像这四种;又,“如露亦如电”,这六种。“应作如是观”:这一切有为法,都应该有这六种的想法。
你们各位,现在告诉我,甚么叫梦?我对这个梦,是不太清楚的。你们做过梦的人,和没有做过梦的人告诉我,甚么叫梦? Everybody understands what is dreaming? Talk to me. 甚么叫 dreaming (梦) ? What is called dreaming?
弟子: …… 。
上人:嗯?甚么叫梦?有没有人讲啊?
弟子: Maya, mother of Buddha.
上人: Quickly talk to me. 他说甚么?
弟子: …… 就是像那个佛的母亲, Maya (音)那种化来化去的。
上人:玛雅?嘿,玛雅就是果进,啊! … 。
弟子: Dream was you see things that when you were awaken, you realize were not there. You know you didn't actually.
翻译者:做梦就是所见的东西啊,是醒了以后才知道那个所见的是不存在的。
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叫梦。我们要知道甚么叫梦啊,就不梦了!这个梦,我们人生就是梦;不要说做梦的时候是梦,有的人哪,昨天晚间,那个 Lancaster 说是啊,前生是怎么回事,他想不起来了。我们在梦里边,做梦的时候,醒的事情我们想起来想不起来呀?也一样想不起来。我们在梦中,在醒著的时候所行所作都想不起来了,我们前生的事情,所以就想不起来了。为甚么呢?我们前生那个事情啊,又走到今生这个梦里边来了。所以走到今生这个梦里边,把前生那个梦的事,所做的梦,怎么会想起来呢?!
“梦”,我再给你讲一讲这个梦。有一个人做个梦。做个梦啊,也发了财了,也当了官了,哦!甚至于将要做国王了。这时候来一个人,告诉他,说是,你呀,先生!你现在是正在做梦呢!这一个做梦发财、当官,将要做总统、国王这个人不相信!我现在都是实实在在的,又发财又当官,又要做总统,又要做国王,你怎么说我做梦呢?这岂有此理!等他这个梦醒了,没有人告诉他,他自己也知道了,哦!原来我这个发财、当官、做总统、做国王,这是在梦中做的。那么他知道了;知道这个,没有人告诉,他也知道了。
就好像,我们人生好像做梦似的。我现在对你讲,说,这是做梦呢!嘿!实实在在就在这儿摆著的事情,你怎么说是做梦呢?这真是骗人呢!等到修行成了,这个梦醒了,不需要有人告诉他,他也知道,哦!原来我以前所行所做,所有的经过;我又做过某某地方的长官,又做过某某的国王,又做过总统,又做过这个外交部长啊,国务卿之类的。哦!原来这都是做梦哪!这个,但是他还想这个梦的回忆。说,这个梦真是一个甜蜜的梦!可是,再想到这个梦里边又不容易了。我们等到开悟了,知道我们所行所做都是梦了。为甚么现在我告诉你是梦,你还不相信?就因为你这个梦还没觉悟呢!你要觉悟这是梦了,那时候,你就说,对的,这是梦!那么这是个梦。
“幻”,甚么叫幻?幻是虚幻,就像那幻术师似的。他念一个咒,水里就生出一棵莲花。本来这水里没有鱼,他念一个咒就有了鱼了。本来这是一盆火,他在这个火里头栽一朵莲花,生出来了。他有这种神通妙用。其实,这都叫幻术,幻妄不实的。你看著,是好像有,那么你往真了研究,没有了。这就是,在这个小孩子,那个愚痴的人一看,哦!这有一条鱼--他不知道这个鱼是假的。这火里有一棵莲花--他不知道这个莲花,也是虚妄的,是一种幻术变成的。那个大人,一看,哦!这是耍戏法呢。耍戏法就是耍魔术的,魔术啊,原来这不是真的。所以大人才能知道,小孩子就不知道。
佛法,你这个明白的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的,这个世界也是虚幻的,也是这个因缘和合而成的;那么不明白佛法的,就等于小孩子一样,就等于那些个愚痴人一样。不明白佛法的人,的确是愚痴,的确是小孩子。我这不是轻看人。那么他就认为这都是实在的--发财也是真的,哦!当官也是真的。其实,都是一个,发财也是这个人,受穷也是这个人,没有甚么分别的。你要是明白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就不会被它所迷,不会执著这个虚幻不实的境界了。
如泡,那个“泡”,也是虚而不实的。如影,这个“影”,是随著人而有的这个影。有形,然后有影;这个形是实体,这个影是个虚的。那么再往深了一层讲,就连这个形也都是虚的,并不是个实有的。你不信?那你不信,你就执著你这个形,你就保持你这个形,看它死不死?
“如露亦如电”:就好像那个露水似的。露水,一早起,你看著是有露水,太阳一出来,一照就没有了。“电”:电光石火也是不常的。“应作如是观”:应该像这样子来看法。你要能这样的看法,哦!天空地阔。你那心量,有天那么大,有虚空那么广泛,无拘无束,无挂无碍;无挂碍就无有恐怖。你为甚么怕?怕的是甚么?我怎么不怕?我生来我就甚么都不怕。我告诉你,无论是死人,是活人,是妖精,是甚么鬼怪,甚么我都不怕的。甚至于老虎、狮子,你放这一个老虎,我敢把它毛给拔下来。你试一试!为甚么呢?我就因为无挂碍,我无所挂碍,怎么样都可以。所以我去年就对你们讲,我是 Everything OK 。为甚么能这样子?就是一切都是像如露如电,如梦如幻泡影了嘛!那么你还挂碍甚么?无挂碍,所以就无有恐怖。
今天果宁对我讲,说是大家又想请法,请讲这个《心经》。这是《心经》;讲《心经》最好了。所以我不等你们请,我就答应了,说:“好,我一定给你们讲。”那么这个讲《心经》。《心经》上就说,无挂碍,甚么也不挂,甚么也不碍,所以就无有恐怖了;无有恐怖才能远离巅倒呢!远离颠倒,也就远离梦想了。所以我说,我不怕老虎。不是说,我口头上讲不怕老虎。你就老虎,你不信?你要有办法,你拿一只老虎来,我就可以和这个老虎在一起来打坐!参禅!
——作者:宣化上人 时间:2007/3/10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旧金山佛教讲堂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
怎么快速背熟咒?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
摘自:《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经前悬谈-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就好像我们新出家的果宁说:“唉!这〈楞严咒〉对我可是一个大障碍,我怎么样读也记不住。”你不要望洋兴叹,不要以为这是大海:“喔!这么多!怎么办呢?”我教你一个方法,你不要全读,你一句一句地读,一行一行地读;记得这一句,再读那一句。那一句记住了,再往下读;如果记不清楚,就不往下读,就单念这一句。譬如“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读多几遍,你把眼睛闭上,“哦!记得了!”再读第二遍,并加上第二句:“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南无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这么样地把它读到完,more、more、more (越来越多),就会背了,就能背得出。你不要贪多,你要是贪多了,就嚼不烂了。
... ...
那么你读〈楞严咒〉,不要贪多,贪多是嚼不烂的;你一口要吞头牛,那没法子嚼的,牛骨头也嚼不碎的。学〈楞严咒〉,要慢慢地学,不要望洋兴叹,不要以为:“大海这么大,这么多海水,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喝尽了?”〈楞严咒〉虽然是很长的,但是你若专心,也会背的。
... ...
妙法就是不思量、不分别这个境界,就是妙法。现在果宁学〈楞严咒〉,就落到思量和分别上,越思量是越学不会,越分别是越不明白。你不要想“为什么就记不住〈楞严咒〉”,什么也不想,就只是念;“念〈楞严咒〉就是我的本份”,你不要用分别思量心去读〈楞严咒〉。这“分别”就是第六意识,“思量”就是第七识;第七识就专门思量,第六识就专门分别,这正是阿难所犯的毛病。阿难为什么犯这个毛病?就因为阿难一向多闻,未全道力。你若要记得住〈楞严咒〉,就要把你这思量、分别心赶走了它、撵跑了它;不要存这个分别、思量的心。不要用识心去学佛法,要用这个真心;真心,就是不要思量!
宣化上人:自性自度
徒弟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徒弟。迷的时候,就是没有开悟,没有得到自性的本体,这个时候,应该师父来指示,修道用功,好开悟。开悟后,就应该自己度自己。
各位听到没有?这自性自度,就是你没有明白诵〈楞严咒〉的时候,要有人教你诵;你已经会诵〈楞严咒〉了,要你自己教自己诵。不是人家勉强你说:「喔!你要诵〈楞严咒〉啊!」你还要人家这样子去教,那就不是自性自度。你不必人家教你去诵〈楞严咒〉,你就诵〈楞严咒〉,这就是自性自度。
你没有明白念经的时候,要师父教你念经;等到你把经学会,就应该你自己念。不是要师父说:「哎!你今天念经没念经哪?」不是这样子的。好像拜经,果前和果宁听说智者大师在天台山拜了十八年《楞严经》,又拜《法华经》,然后就开悟了;他们大约也想要开悟,所以也就天天晚间拜《法华经》。不论想开悟、不想开悟,这总是好的,这也叫自性自度。
你有烦恼,师父教你不要有烦恼,这烦恼有火气,最伤身体的,你要变过来!变什么呢?变菩提。教你这个方法,你要自己变。你若不变,那还不是自性自度。你变了,噢!师父教我不要生烦恼,有人对我不好的时候,我也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这一切事情,都是镜花水月嘛──镜中的花,水里的月──没有实在的,如幻如化,如梦如露。你这样一想,烦恼也没有了。遇着境界,你看得破、放得下,这就是自性自度。
还有,你有一些毛病、愿意抽香烟。师父说抽香烟在修道上,是最没有益处,你要把它戒了。有一个徒弟就说:「试试看!」果然就把它断了。这一断,就叫自性自度!有一个人学佛法,欢喜喝酒,学了佛法后,要把这喝酒的习气断了!你若断了,这就叫自性自度;没有断,那没有自性自度。说:「那我迷著,没有开悟。」你若断了,就开悟;你不断,就是迷。开悟、不开悟,在你自己。你自己明白这个不对的事情,不做了,这就是开悟,这就是自性自度。你若不明白,说:「我吃 *** ,法师说不好,我就偏吃多一点,我再加倍;我以前吃一粒,现在吃五粒,看看这功效大一点,一定会开悟的。」吃多一点,毒死了!连命都搭上了!这就叫没有自性自度。
你能自性自度,就是自己在没有明白佛法以前,不妨做糊涂事;明白佛法之后,切记不可以再做糊涂事!你再做糊涂事,就是佛教的罪人。佛教罪人,怎么样呢?将来堕地狱,一点客气都没有的;因为你知法犯法,罪加三等。你明明知道,佛教是不应该做颠倒的事情,你还做颠倒的事情,这就一定下地狱的!你做,你下地狱;我做,我下地狱;他做,他下地狱。任何人也不能避免的,除非你不做。
所以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旁人不能代替的!假使百千劫,你所造的业,无论杀业、盗业、婬业、妄语业、酒业,这杀盗婬妄酒,你造什么业,将来就受什么果报。所作的业若不能没有的话,等到因缘成熟了,这个受果报的,就是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fozhu/834.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