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寺庙的由来(山东省的寺庙)

本文导航:
怎样叙述泰山庙的由来
根据明代胡缵宗《秦安志》和清代孙海《秦安县志》考证,泰山庙始建于元大德之前。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泰山庙多次遭受灾害和自然侵蚀,也多次修整和扩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四月,武帝巡东莱,过祀泰山。于泰山庙中植柏千株,夹庙之两阶,是为岱庙汉柏之由来。后赵建武十三年(347年),后赵永贵侯张余向泰山庙献金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供奉于庙中神器库。
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四月,武帝巡东莱,过祀泰山。于泰山庙中植柏千株,夹庙之两阶,是为岱庙汉柏之由来。 后赵建武十三年(347年),后赵永贵侯张余向泰山庙献金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供奉于庙中神器库。
岱庙由来 岱庙创建于汉代,为泰山信仰的祖庭,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年),汉廷于博县境内建泰山庙(又名岱宗庙,后世习称东岳庙,即今岱庙的前身)。
泰山庙神诞生日,又称祈嗣日,人们素有“四月十八,奶奶庙上祈娃娃”的说法。当时人们到奶奶庙烧香祭祀,领请泥娃娃,以祈求福禄双全,多子多孙。然后赶庙会,购物看演出,热闹非凡。
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山东很受欢迎的寺庙,曾是皇家甲等寺院,你知道是哪吗?
1、太平禅寺太平寺建于唐朝武周时期,据传是一个法号为洪智的东游僧因感念太平公主所建。太平禅寺殿宇巍峨、依山涵水,终日云雾缭绕,虽偶遇劫难,然寺运经久不衰,千百年来香火尤为旺盛,至今已有1300多年。
2、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地处泰山西北,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岩寺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 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
3、湛山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芝泉路2号,门票10元。湛山寺于1933年筹建,1945年正式落成,占地面积23亩,属佛教天台宗的寺庙,是中国最年轻的佛教名刹。
曲阜孔庙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1、孔庙是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
2、曲阜孔庙(Temple of Confucius, Qufu),又称“阙里至圣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历代增修扩建。
3、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各地都有。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4、曲阜孔庙是我国现存建筑时间最早的祭祀孔子的古代祠堂建筑群,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王朝不断扩建,至明、清两代,逐渐形成目前规模,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5、曲阜市是孔子的诞生地,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
山东的寺庙有那些啊
1、赤山法华院法华院是胶东半岛最大最早的佛院之一,也是目前威海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寺院,公元824年由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天台宗派,诵法华经,故此院命名为法华院。
2、山东寺院--最大的:青岛湛山寺;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济南郊县的灵岩寺;最有名气的:济南兴国禅寺;最没压力的:威海某某寺;最便于真修实学的:苍山灵峰寺;最规矩的济南郊县的元音寺;最能吃苦的:费县丛柏庵。
3、修复正法道场 利益无边众生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始建于东晋,宋金年间重修。南北朝时宝志公禅师(观世音菩萨化身)于此出家,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四祖道信大师皆曾在此住锡修行。文革浩劫中,千年名刹毁于一旦。
4、比较有名的寺院有:慧圆寺、普照寺、弥陀寺、观音寺。慧圆寺:慧圆寺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玉黛湖风景区内,始建于北宋,由高僧“道弘大师”创建,初创时殿宇辉煌,规模宏大,是盛极一时的佛教圣地。
5、山东最灵验的寺庙排行:济南灵岩寺。灵岩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唐代起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
6、千佛阁主要有牌坊、千佛大殿、罗汉堂、城隍庙、文庙、四公祠、文山和动物园区。千佛殿塑有千手千眼菩萨,有善财、龙女、韦驮、散脂随侍。三庙用巧制的模型再现庙宇旧制,在殿外摆有唐代、宋代文物,使人眼界大开。
岱庙的历史沿革
岱庙创建于汉代,为泰山信仰的祖庭,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年),汉廷于博县境内建泰山庙(又名岱宗庙,后世习称东岳庙,即今岱庙的前身)。
岱庙历史沿革:岱庙创建于汉代,为泰山信仰的祖庭,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年),汉廷于博县境内建泰山庙(又名岱宗庙,后世习称东岳庙,即今岱庙的前身)。
冶底岱庙的始建年代不详,最晚宋代就已有之,庙内最早的建筑遗存为正殿天齐殿的宋代石基、文形覆莲柱础与石柱,石柱上有宋元丰三年(1080年)题记。后历金、元、明、清等各朝又屡加修葺,终成今日所见之形制格局。
巍巍泰山脚下有座岱庙,岱庙中的天贶殿是我国三大殿宇之一(另为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岱庙位于泰山之南的泰安市北,又称泰庙或岳庙,属于中国古代坛庙一类的建筑(亦可归属道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举行大典之地。
岱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都充分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simiao/14028.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