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法务(寺院法务组义工的介绍)

本文导航:
佛学知识#什么是佛教义工
1、圣严法师在佛学入门一书中提到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点 苦(包括苦苦、坏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和爱离别苦) 空 无常 无我 原文 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经典,实在太多,多得使你无法以业余的时间来读完它。
2、何谓慈善?《大般涅槃经》云: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慈善。慧远大师,对因果报应的看法。《明报应论》云:圣人因其迷滞以明报应之对,不就其迷滞以为报应之对也。何者?人之难悟,其日固久。
3、必须知道的常识是:佛教是佛陀多元文化教育的简称。三教九流的三教指儒,释,道。古时没有学校。民众的知识教养就靠三教。如果把佛教当迷信。已经南辕北辙了。就是求锤得锤了。
4、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解释 :念佛就是念佛,念佛不与健康相挂,不求无病长寿。
5、西方极乐净土:无情欲,极乐世界的人民则在莲花化生、寿命无限、具六神通、国土清净的净土,不在六道轮回。 药师佛净土:无情欲,琉璃净土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东方。佛土纯一清净,无诸欲染。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6、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
去寺院做义工可以做些什么
1、可以。寺庙的义工分为两种,一种是随喜义工,当天去当天回,另一种是长期义工,可以免费长期住在寺院里。寺庙义工主要负责发香,打扫卫生,刷碗做饭,经书发放等。
2、业障很重,先去寺院做义工,打扫卫生,清理佛大殿,越脏越累的活,越要做。这样子消业障才快,菩萨会看在眼里。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施,所以义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
3、思想礼仪。应该学习掌握基本礼仪,学习在寺院饮食起居的一些规矩。遵守五戒。到寺院做义工,无论是否受过五戒,都应该遵守。守好口业。在寺院做义工,不管是对寺院师父,还是对十方信众,都要用柔软语亲切语、慈爱语、慰勉语。
4、帮助寺院建设塔寺,捐款捐物扶助贫苦,助印经书发给居士,精研佛经,介绍给初学。常和佛友随缘放生。随缘就是看到众生受苦,随缘就去做。保障这些小动物都能有生存的能力。
5、寺庙义工是什么?其实就是体验寺庙生活的一种方式。
6、可见这是一个极具现代化特色的寺院。领队小姐姐带着我们去找了寺院的义工部做对接。给我们发了义工服,讲解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就给我们安排住宿。因为寺院是新建的,住宿的环境挺好。
寺院义工的责任和制度
有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的补偿。所以如果你在庙上意外受到了伤害,就就应该由庙里面的人来赔偿。
遵守寺院各种制度和规定‘2进入寺院,要遵守基本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3听从寺院师父的指挥调度。
第一,所谓义工,是学雷锋性质的,没有报酬,自愿到寺院做活积累功德消除业障的佛弟子的称呼。第二,义工非寺院招工,一般不会有合同。第三点,因为并非寺院是主家,或者说责任承担方,因此,出现工伤,安全责任不在寺院。
本文链接:https://www.sjxfo.com/bk/simiao/2209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