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教与大自然的敬畏

这周我们学习了佛教的环保思想,学习之后感触还是很大的,因为这堂课的内容对应了今年全球的开局之年的灾难:美国的流感、中国的新型肺炎、澳洲的大火、加拿大的暴雪封城、非洲的蝗灾和猪瘟、中东的禽流感、还有世界多地的地震。其实看新闻还有很多灾难我都没有一一列举,如果人类有觉醒,会发现在人类的肆意妄为之下,地球已无法承受这种过度破坏。佛教网-我佛道学佛网

现在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欲望就像永动机一样催化着我们对地球的索取越来越多。与急剧增长的欲望相对应的是地球日益贫乏的资源储备,和已失去平衡的生态环境。贪嗔痴蒙蔽了世人的双眼,忘记了我们和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自然像母亲一样对待人类,从不要求回报,无私的奉献。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些,用感恩心,尊重心,慈悲心来回馈它,减缓对它的毁灭速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保的问题。

导师从五个方面的观点让我们重新正视环保问题,一克服欲望和贪婪、二纠正幸福的观念、三改变生活方式、四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五培养良好的心态。

从我们身边的事举例来讲,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改变空气质量,现在推出车辆限号限行等举措,人们遵守只是为了不被扣分和罚款。但是有多少人向内寻求原因呢?从最开始的自行车、公交车出行,变成了每个家庭有车是刚需。慢慢变成了一种身份象征,人人有一辆车,甚至是有的为了爱好、为了彰显身份拥有多辆车。如果我们能辨不清内心方向,任其欲望发展永无止境,那么会向这个地球索取的越来越多,但是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索取等于从我们后代的手里抢资源。

曾经我认为物质上丰足,衣食无忧就是幸福,但是今天我有房有车,却经常觉得自己过得特别辛苦,由于内心焦虑,失眠过敏症状伴随我多年。而且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例子证明物质并不会决定我们的幸福。通过学习我现在明白了只有正确的认识到幸福是由良好的心态与健康的身体构成,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来自于内心需求,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更要正确认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佛法里讲世界是依报,我们人类是正报,如果依报被败坏了,那么我们正报将无法生存。就像前几天我看了师兄转发的视频,各大明星替大自然发声表白,看完了以后我内心十分震撼,里面说了大自然其实并不需要人类,但是我们人类,没有了大自然是不能生存的,所以我们要感恩它珍惜它。

我们必须改变人类中心论的观点,大自然对我们是无私的给予,我们享受了它给的福利,我们必须就得要有保护他的义务。破除我执,放弃一切为我所用的思想,贪嗔痴就会相对减弱,那么我们从内心真正的尊重、不破坏大自然的生长规律,并且用慈悲心来关切一切有情的众生。

以前的环保意识是局限于口号,通过学习让我从心态上改变,让我重新认识了的自然与我的关系。从现在起我要时刻怀揣环环保意识,不做破坏者,要当守护者,从身边点滴做起。更要安住于三级修习,培养自己的正知正念,让佛法给我力量,把良好的心态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让世界更美好,不应只是口号,更应该是行动。

以上是我的本课分享,感恩导师,感恩师兄们!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佛教文化网 » 佛教与大自然的敬畏
分享到: 生成海报

学佛文章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